试论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与宪法条文的关系。

题目
问答题
试论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与宪法条文的关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宪法规范逻辑结构的完整性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是相互统一的。由宪法规范调整内容的广泛性与调整方式的多样性所决定,它们之间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关系:
(1)宪法规范的三要素在宪法条文中得到完整的体现,这类规范所占的比重不大,但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在这类规范中我们可以找出假定、处理与制裁三要素,寻求其与相应宪法条文之间的联系。
(2)宪法规范中的假定与制裁要素隐含在处理部分,但并不具体表现在宪法条文之中。从实质内容看,宪法条文体现宪法规范包含的三要素,但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处理部分是主导性因素。尽管宪法条文没有直接体现假定与制裁部分,但其行为模式的确立本身包含着两个因素,构成宪法规范实际上的逻辑结构。
(3)宪法规范三要素各自以独立或分散的形式表现出来。宪法规范中的假定部分一般隐含于处理之中,有关制裁部分则通过其他部门法得到体现。在宪法规范的行为模式中,即在权利与义务关系中,实际包含着规范所规定的行为的假定部分,因而可以从规范的完整意义上把握假定。
(4)具体宪法规范中只表现处理部分,假定与制裁部分在规范中没有具体体现。这类规范在宪法条文中比较多。具有纲领性、原则性或概括性的宪法规范一般以某种行为模式表现,起到指引人们行为的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宪法规范的价值并不仅仅表现在对现实社会关系的调整,它还可以对未来发生的行为作出预测性规定。但由于对未来发生的社会关系首先需要确定人们遵循的行为准则,因而不宜直接规定行为的假定与具体的制裁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宪法关系有关原理的判断是()。

A.宪法关系以宪法规范为调整依据,是宪法规范的抽象化

B.宪法关系确定了国家法治生活的唯一范式

C.宪法关系既是宪法主体之间的事实关系,也是宪法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D.宪法关系调整人民、国家、公民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C

第2题:

我国的哪一部宪法结构体系有严重缺陷,全部宪法仅有30个条文()。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参考答案:B

第3题:

2018年我国现行宪法修正后,宪法结构不变,宪法条文由138条增加至()条。

A、143

B、145

C、153

D、155


答案:A

第4题:

从逻辑结构上,宪法规范与一般法律规范一样,是由下列()组成的。

A.条件

B.假定

C.制裁

D.处理


参考答案:BCD

第5题:

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由条件、模式、后果组成。条件(或称假定)是指宪法规范中指出适用法律规范的条件或情况的部分。(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第6题:

试论述宪法规范的特点?


参考答案:

宪法规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规范是最高的法律规范。这一特点是由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与效力决定的。宪法的一切规范都是最高的法律规范。
第二,宪法规范的包容性和概括性。宪法规范的包容性,是指宪法内容的范围十分广泛,而且它容纳了执政者以外各个阶层和群体的利益。这是由其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点所决定的。其概括性特点是与宪法规范的包容性和原则性特点相联系的。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既然内容广泛,具有包容性的特点,而更多为原则性的规定,因而简明扼要,具有概括性。
第三,宪法规范的制裁性具有特殊的表现形式。
主要表现为:
(1)公民对政治过程的监督。
(2)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人员的违宪行为规定了追究责任以至罢免的权力。
(3)实行违宪立法审查制度。维护宪法除需依靠法律手段外,更需依赖从政者政治道德观念和公民宪法意识的增强。


第7题:

试论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与宪法条文的关系。


参考答案:

宪法规范逻辑结构的完整性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是相互统一的。由宪法规范调整内容的广泛性与调整方式的多样性所决定,它们之间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关系:
(1)宪法规范的三要素在宪法条文中得到完整的体现,这类规范所占的比重不大,但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在这类规范中我们可以找出假定、处理与制裁三要素,寻求其与相应宪法条文之间的联系。
(2)宪法规范中的假定与制裁要素隐含在处理部分,但并不具体表现在宪法条文之中。从实质内容看,宪法条文体现宪法规范包含的三要素,但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处理部分是主导性因素。尽管宪法条文没有直接体现假定与制裁部分,但其行为模式的确立本身包含着两个因素,构成宪法规范实际上的逻辑结构。
(3)宪法规范三要素各自以独立或分散的形式表现出来。宪法规范中的假定部分一般隐含于处理之中,有关制裁部分则通过其他部门法得到体现。在宪法规范的行为模式中,即在权利与义务关系中,实际包含着规范所规定的行为的假定部分,因而可以从规范的完整意义上把握假定。
(4)具体宪法规范中只表现处理部分,假定与制裁部分在规范中没有具体体现。这类规范在宪法条文中比较多。具有纲领性、原则性或概括性的宪法规范一般以某种行为模式表现,起到指引人们行为的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宪法规范的价值并不仅仅表现在对现实社会关系的调整,它还可以对未来发生的行为作出预测性规定。但由于对未来发生的社会关系首先需要确定人们遵循的行为准则,因而不宜直接规定行为的假定与具体的制裁方法。


第8题:

在解释某个概念或条文时,应当与宪法中的其他概念、条文或者原则结合起来理解,以免片面甚至错误地理解宪法。这种宪法解释方法称为()

A.文义解释

B.逻辑解释

C.体系解释

D.目的解释


参考答案:C

第9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了宪法规范与宪法条文之关系的是:()。

A、一条宪法条文即是一个宪法规范

B、同一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因素可能表现在不同的宪法条文之中

C、同一宪法条文可能表现宪法规范的不同内容

D、一条宪法条文不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宪法规范


参考答案:BC

第10题:

所谓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就是不与具体的()相抵触。

A、宪法精神

B、宪法原则

C、宪法规范

D、宪法条文


参考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