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采用起搏方法进行食管电极定位时,最合适的起搏位置应是()。A 能够稳定夺获心房的部位B 能够稳定夺获心房且起搏电压最低的部位C 稳定夺获心房后,起搏电压降低2~3V仍能够起搏的部位D 稳定夺获心房后,起搏电压提高2~3V仍能够起搏的部位E 以上都是

题目
单选题
采用起搏方法进行食管电极定位时,最合适的起搏位置应是()。
A

能够稳定夺获心房的部位

B

能够稳定夺获心房且起搏电压最低的部位

C

稳定夺获心房后,起搏电压降低2~3V仍能够起搏的部位

D

稳定夺获心房后,起搏电压提高2~3V仍能够起搏的部位

E

以上都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食管心房调搏起搏阈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经食管心房调搏的起搏阈值常≥15V

B、起搏电极导管的位置与起搏阈值无关

C、药物和体位均可影响起搏阈值

D、测定起搏阈值时,采用的刺激频率一般比自身心率快10~20次/分

E、起搏阈值是指能全部有效起搏心房的最低电压


参考答案:B

第2题:

AAI起搏器是指

A.心室起搏+心房感知+感知后触发

B.心房起搏+心室感知

C.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感知后触发

D.心室起搏+心室感知+感知后抑制

E.心房起搏+心房感知+感知后抑制


参考答案:E

第3题: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DDD工作方式代表

A、心房感知、心室起搏和感知后起搏

B、心房感知、心室起搏和感知后抑制

C、心房和心室感知、心房和心室起搏和感知后起搏和抑制

D、心室和心室感知、心房起搏和感知后起搏和抑制

E、心室感知、心室起搏和感知后起搏


参考答案:C

第4题:

患者女性,57岁,因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图4-8-17A为植入起搏器后3个月复查的心电图,图4-8-17B为植入起搏器后6个月复查的心电图。

图4-8-17A提示A、右心房起搏

B、右心室起搏

C、左心房起搏

D、左心室起搏

E、双腔起搏

图4-8-17B提示A、右心房起搏

B、右心室起搏

C、左心房起搏

D、左心室起搏

E、双腔起搏

该患者心电图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能是A、起搏功能异常

B、感知功能异常

C、电极脱落

D、电极移位

E、电池耗竭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D

第5题:

关于食管心房调搏起搏阈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食管导管电极放置的部位不当,可使起搏阈值增高

B、食管导管电极间距越大,起搏阈值越低

C、食管导管电极面积越大,起搏阈值越高

D、为保证有效起搏,实际应用的起搏电压应比起搏阈值稍高

E、某些药物可影响起搏阈值


参考答案:C

第6题:

食管心房调搏时,造成心房起搏失败的原因是

A、起搏频率不合适

B、起搏电压过低

C、食管电极导管折断

D、食管电极导管的位置不适当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E

第7题:

采用起搏方法进行食管电极定位时,最合适的起搏位置应是

A、能够稳定夺获心房的部位

B、能够稳定夺获心房且起搏电压最低的部位

C、稳定夺获心房后,起搏电压降低2~3V仍能够起搏的部位

D、稳定夺获心房后,起搏电压提高2~3V仍能够起搏的部位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B

第8题: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VVI工作方式代表

A、心房感知、心室起搏和感知后抑制

B、心室感知、心室起搏和感知后抑制

C、心房感知、心房起搏和感知后抑制

D、心室感知、心房起搏和感知后抑制

E、心室感知、心室起搏和感知后起搏


参考答案:B

第9题:

患者女性,60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AAI起搏器,下限起搏频率设定为800ms(频率为75次/分)。近来有心悸症状就诊,心电图检查见图4-8-19。

心电图上可见长、短两种心房起搏间期,最可能的原因是A、起搏器电池耗竭

B、频率滞后功能

C、感知过度

D、感知不良

E、电极脱位

避免发生上述现象的简单而可行的解决方法是A、更换起搏器

B、关闭频率滞后功能

C、提高感知阈值

D、降低心房起搏输出电压

E、重新放置电极

避免发生上述现象的另一种解决方法是A、缩短心房不应期

B、调整滞后功能参数

C、降低心房起搏输出电压

D、将起搏器心房感知电极极性设置为双极

E、增加心房起搏脉冲宽度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D

第10题:

SSI起搏器

A、只能起搏右心房

B、只能起搏右心室

C、只能起搏左心房

D、只能起搏左心室

E、根据电极导线植入部位可起搏相应的心房或心室


参考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