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学习动机和策略的结合构成学生的学习取向,试举例说明学生学习取向的三种类型,并分析其特点。

题目
问答题
学习动机和策略的结合构成学生的学习取向,试举例说明学生学习取向的三种类型,并分析其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学习动机和策略的结合构成学生的学习取向。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需要。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心理学把学生的学习取向分为三种类型:表层型、深层型和成就型,每一个类型都包括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两个方面。
(1)表层型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外部的
①外部动机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这时人们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学习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如有的学生是为了得到奖励、避免惩罚、取悦老师等。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一旦达到目的,学习动机就会下降。为了达到目标,他们往往采取避免失败的做法,或者是选择没有挑战性的任务,或是一旦失败就一蹶不振。
②表层型学生的学习是由外部奖惩推动的。他们的学习目的是只求及格、拿到文凭,由此便决定了他们的学习策略是机械记忆,精确再现教材中最重要的题目、成分,而不是想弄清它们的深刻意义和含义。
(2)深层型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内在的
①内部动机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动力。例如,有的学生喜爱数学,他便在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复习。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满足,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且在教师评估之前能对自己的学业表现有所了解;他们具有好奇心,喜欢挑战,在解决问题时具有独立性,即对学习的内容本身感兴趣,只有弄懂了学习的内容,发现了其深层的意义,才能满足其兴趣和好奇心。
②他们的学习策略是寻求意义,发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及其应用意义。有时他们的学习并不一定取得好成绩,他们对考试分数看得较淡薄。
(3)成就型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成就动机
①成就动机即学生趋于努力获得成功,达到理想目的的倾向。以成就为动机的学生坚持学习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即使遇到挫折,也往往会归结于自己不够努力。他们一心想获得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因此学校里成就动机强的学生一般会取得较好成绩。
②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即成就动机涉及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例如:一项试验中,让学生从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一项任务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另一项任务答案多种多样。试图获得成功者一般选择前者,而试图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后者。试图获得成功者在遭到挫折后,动机增强,往往更努力,以求得到成功。而试图避免失败者在遭到失败后,动机水平降低。他们学习重在结果而不是过程,在这一点上与表层型学生相似。
③成就型学生对考试分数看得很重,追求高分、争得奖学金。由此决定了他们的学习策略是最大限度地扩大获得高分的机会,因而用最适当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任务。如果教师鼓励精确回忆,他们将采用表层学习策略;如果教师鼓励深层学习,他们就会采用深层学习策略。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要描述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生的学习结果。()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并运用有关动机理论,分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学习动机理论主要有:
(1)强化动机理论。强化动机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在环境中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建立和形成的,而动机则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
(2)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是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他强调人类的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组成的,他把人类纷繁复杂的需要归为七类,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成就动机理论。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成就动机理论是以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为基础,在德韦克的能力理论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习动机理论。
(4)成败归因理论。韦纳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个人对成败的解释不外乎以下四种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或运气。不同的归因倾向会使人对成功和失败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应,并由此影响个体对未来结果的预期和努力。
(5)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由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
实际教学中,我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相比传统的教学有极大的优势,要想进行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能否完成问题情境,主要看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适合程度。如果完全适合(太易)或完全不适合(太难),均不能构成问题情境;只有既适合又不适合(中等难度)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问题情境。要想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要求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此外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知识与学生的已有水平构成适当的跨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地控制学生学习的动机水平。在学习任务较容易时,则应尽量创造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的学习氛围;而在学习较为复杂、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所以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表扬而非批评。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这对学校教育工作是有实际意义的。在学生完成某一项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无论对于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提示:阐述学习动机理论。可以详细阐述一种学习动机理论,也可以简述多种学习动机理论。运用所阐述的理论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措施。可以以一种学习动机理论为基础进行深入的论述;也可以以多种学习动机理论为基础进行概括性论述。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论述。可以使用一个实例贯穿始终;也可以使用多个实例进行论述和说明。)

第3题:

在教师指导下发现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追求新知,寓求知于生活的教学活动属于( )。

A.教师主导取向

B.学生自学取向

C.形式型策略

D.方法型策略


正确答案:A

第4题:

结合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试论述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


答案:
解析:
答:(1)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包括:①学习动机的多元性;②学习动机的复杂性;③学习动机的见接性;④学习动机的社会性;⑤学习动机的职业性。
(2)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即由潜在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成为学习活动中的积极因素。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大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把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入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之成为实际而持续地推动其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朝着成才的目标前进。维持我们要做到:①创设问题环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②增强学习材料的科学性

第5题:

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析促进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措施。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在教学中,教师促进学生形成学习策略的教学措施有以下几种:
(1)指导教学模式。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解释所学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在具体应用中不断提示,让其口头叙述和明确解释所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以及报告自己应用学习策略时的思维,通过不断重复这种内部定向思维,可加强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感知与理解和保持。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每种策略来选择恰当事例说明其应用的可能性,使学生形成对策略的概括化认识。提供的事例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由简到繁,使学生从单一策略的应用发展到多种策略的综合应用,从而形成一种综合应用能力。此模式训练低年级的学生比较有效,因为儿童自己很难发现策略知识,即便发现了也可能无法自动地运用这些知识。
(2)程序化训练模式。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如解题技能、阅读技能、记忆技能等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基本步骤是:①将某一活动机能,按有关原理,分解成可执行、易操作的小步骤,而且使用简练的词语来标志每个步骤的含义;②通过活动实例示范各个步骤,并要求学生按步骤活动;③要求学生记忆各步骤,并坚持练习,直至使其达到自动化程度。
(3)完形训练模式。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例如,教学生列提纲时,教师可先提供一个列得比较好的提纲,然后解释其如何统领材料的,再给学生一个不完整的提纲,分步对学生进行训练。完形训练的好处就在于能够使学生注意每一个成分或步骤,而且每一步训练所需的心理努力都是学生能够胜任的,更为重要的是,每一步训练都会给学生以策略应用的整体印象。
(4)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是由教师和一小组学生(大约6人)一起进行的。旨在教学生这样四种策略:①总结——总结段落内容;②提问——提与要点相关的问题;③析疑——明确材料中的难点;④预测——预测下文会出现什么。一开始,教师做一个示范,朗读一段课文,并就其核心内容进行提问,直到最后概括出本段课文的中心大意。提问是为了引起讨论,概述大意则有助于小组成员为阅读下一段课文做准备。然后,教师制定一个学生扮演“教师”,彼此提问。教师先树立一些榜样性行为,示范四种主要策略,然后改变自己的角色,在学生不会使用策略时给以必要的帮助,起一个促进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5)合作学习模式。同学可能发现,当自己和同学讨论所读到的和所听到的材料时,受益匪浅。在这种学习活动中,两个学生一组,一节一节地彼此轮流向对方总结材料,当一个学生主讲时,另一个学生听着,纠正错误和遗漏。然后,两个学生彼此交换角色,直到学完所有材料为止。关于这种学习方法的一系列研究证明,以这种方式学习的学生比独自总结的学生或简单阅读材料的学生,其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的保持都好得多。有意思的是,合作性讲解的两个参与者都能从这种学习活动中受益,而主讲者比听者获益更大。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论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策略的教学,都要结合学科知识。研究认为,学习策略的知识不是孤立的,不能脱离专门知识。专门领域的基础知识是有效利用策略的前提条件,脱离知识内容的单纯训练容易导致形式化倾向,难以保证学生提高学习策略水平。教师要善于不断探索优化自己的教学步骤,为学生提供可以仿效的活动程序,同时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路,让其有意识的内化有效的学习策略。

第6题:

在学习某一技能几次都失败后,最容易放弃这一学习任务的是( )

A.具有掌握学习目标取向的学生
B.具有表现目标取向的学生
C.具有趋于表现目标取向的学生
D.具有逃避表现目标取向的学生

答案:D
解析:

第7题:

分析归因理论,并结合实际论述这一理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启示。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人们在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之所以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不同的人对自己行为结果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归因。
(2)归因与学习动机的研究表明,个体对成功和失败原因的解释影响着与成就有关的行为。
(3)它把人们对成败的原因按照内外性、稳定性、可控性等维度进行分类,具有很强的概括性。
(4)它对归因成就动机和行为的影响作用的研究结论也是有相当的科学性的。

第8题:

学习经验取向强调的是:决定学习质和量是学生,而不是教材。()


参考答案:√

第9题:

从旧经验引导新学习,系统讲解教材内容即时练习与反馈校正属于(  )。


A.教师主导取向

B.学生自学取向

C.形式型策略

D.方法型策略

答案:A
解析:
从旧经验引导新学习,系统讲解教材内容及时练习与反馈校正,是一种教师占主导的教学形式,教师在其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回顾,掌握知识体系。

第10题: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你认为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应关注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


答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新课标的解读。

具体步骤: 1.把握题干,将题目涉及相关理论进行完善并完整论述; 2.举例阐述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具体应该关注的方面。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