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俄罗斯人口迁移对流入地的主要意义。

题目

简述俄罗斯人口迁移对流入地的主要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人口迁移?如何对人口迁移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个体或群体)在地理空间上的移动。人口迁移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地理距离,一个是停留或居住的时间长度。人口迁移分析是指用人口社会学的方法和理论对迁移者、迁移动机、迁移过程和迁移结果等问题的研究。
(1)迁移者分析。一,有关迁移者的选择性理论;二,迁移者网络理论。
(2)移民文化。移民文化理论强调移民是某个社会群体的成员,是结构中的行动者,其迁移活动必然与社会文化有各种联系,会引各种冲突和融合。
(3)迁移动因的推拉理论。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存在着两种动因,一是居住地存在着推动人口迁移的力量,二是迁入地存在吸引人口迁移的力量。推动人口迁移的力量主要有生存环境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4)人口迁移过程理论。人口迁移过程理论认为,人们从渴望到真正采取迁移行动是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人口迁移是发生在特定的文化和经济条件中的,人们关于迁移时间、迁移方面的决定受到文化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第2题:

简述1993年《俄罗斯联邦宪法》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宪法规定俄罗斯联邦是实行共和制、联邦制的民主与法治的国家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
2、规定了俄罗斯联邦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宣布“俄罗斯联邦平等地承认和保护私有制,国家所有制,地方所有制及其他所有制形式”。
3、承认并保障公民地权利与自由。
4、国家权力的行使实行立法权、执行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和相互独立。
5、宣布司法审判权只能由法院行使。

第3题:




【师生共同总结】因此我们将空间移动、居住地变更、时间限度(通常为一年)这三者称之为人口迁移的三要素,而其他的人口在空间上的变动称之为人口流动。
【过渡】我们知道人口迁移分为两种,一种是国际范围内的移动,一种是在本国范围内的移动。展示素材《殖民主义扩张》记录片。
【问题】请同学们结合影片并阅读课本中的第二、三段,了解国际范围内的移动。四人小组共同解决以下问题。
【师生共同总结】按照时期、特点、流入地、流出地、原因等几个方面对比分析国际范围的人口移动。
【展示素材】《民工潮》纪录片、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问题】请同学们结合影片、图片并阅读课本中的第四、五段,了解我国范围内的移动。
【师生共同总结】随着经济发展、交通便利、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口迁移现象。人口迁移能够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等,对我们的生活意义重大。
环节三:巩固拓展
结合身边的事例,总结归纳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及迁出地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简要总结本节课内容,并着重对国人口迁移进行回顾和梳理。
作业:课后搜集人口迁移的相关资料,并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加以分析。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述新中国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请谈一谈你对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解。


答案:
解析:
1、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人口迁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的人口迁移;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的人口迁移;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的人口迁移;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的人口迁移;新修水利和水库库区移民而引起的人口迁移;压缩城市人口规模而引起的人口迁移;少量的自发迁移。

2、地理课程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具体表现在:
①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②学会地理思维;③培养地理科学研究能力;④形成环境伦理观念;⑤培养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⑥养成良好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趣。

第4题:

简述人口迁移的主要机制


正确答案: 迁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一类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主要有:
(1)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钱
(2)政治因素:如驱逐出境,流亡国外
(3)国际战争或国内战争
(4)社会秩序的变革和文化因素
(5)生态环境的变化此外,接受良好的教育方式,逃避种簇歧视,结婚或离婚,退休,避寒,避暑,疗养等都可能成为国内迁移的因素

第5题:

简述人口迁移的分类。


正确答案:按国界分:
(1) 国际移民:疆界变动产生的移民;劳务输出;难民;智力外流、人才外流。
(2) 国内移民:开拓型移民;城市化移民;城市间移民。
按时间分:永久性,周期性。
按社会组织分:个人,集体,自愿,被迫/强制,自发,有组织。

第6题:

简述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变动)。


正确答案: 人口在空间上的迁移,通过人口的迁入和迁出来改变人口的地区分布。
人口机械变动受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人口的地域变动愈来愈决定于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

第7题:

简述人口迁移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 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人口迁移,按涉及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按迁移的时间,可分为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等;按人口迁移的社会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被迫迁移、自发移民和有组织移民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总体来讲是有积极影响的。

第8题:

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把学前教育建立在扎实的科学研究基础上。
(1)俄罗斯学教育科学院学前教育研究所是这方面的最权威的机构,学前教育专家每隔几年就根据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来制定新的教学大纲,从而使全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俄罗斯联邦在学前教育专家的指导下,以有关理论作为依据,定期对学前教育机构进行专门的鉴定,提出资格认证标准,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学前教育标准,对学前教育大纲进行宏观指导。

第9题:

简述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世界性的国家人口迁移已经接近尾声;外籍工人逐渐成为人口在国际间移动的主要形式;国际难民数量增多,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人口迁移的流向表现为:欧洲称为人口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拉美则相反,北美洲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迁入区。

第10题:

简述“基辅罗斯”对俄罗斯的贡献。


正确答案: (1)确立了俄罗斯的基本的疆土:
版图东起喀尔巴阡山,西迄顿河,北起波罗的海南岸,南到黑海北岸。公元1000年左右,总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
(2)10世纪,封建关系在基辅罗斯逐渐建立。大土地所有制形成。
(3)公元988年,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把基督教(东正教)定为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