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韧皮部运输机制的压力流动学说,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题目

有关韧皮部运输机制的压力流动学说,下列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 A、维持筛管中液流靠源端和库端间的膨压差推动
  • B、该机制无关渗透势的变化
  • C、韧皮部运输机制完全不耗能
  • D、源库端的装载是耗能的主动运输过程
  • E、源库端的卸出是不耗能的被动运输过程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实验证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这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了证据。

A.环割

B.蚜虫吻针

C.蒸腾


参考答案:B

第2题:

下列有关脂肪栓塞的机制,正确的是( )

A.药物学说
B.机械或血管外源学说
C.化学或血管内源学说
D.梗阻学说
E.开放学说

答案:B,C
解析:

第3题:

简述韧皮部同化物运输的压力流动学说。


正确答案:

(1)韧皮部筛管中同化物以集流的方式运输。

(2)推动运输的动力是源和库间的压力势梯度。

(3)同化物在源端不断装载,库端不断卸出,产生并维持源库间的压力势梯度。

第4题:

()实验证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这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了证据。

  • A、环割
  • B、蚜虫吻针
  • C、蒸腾

正确答案:B

第5题:

下列有关脂肪栓塞的机制,正确的是()

  • A、药物学说
  • B、机械或血管外源学说
  • C、化学或血管内源学说
  • D、梗阻学说
  • E、开放学说

正确答案:B,C

第6题:

( )实验表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这压力流动学说提供发证据。

A.环割
B.蚜虫吻针
C.伤流
D.蒸腾

答案:B
解析:

第7题:

下列关于维管组织运输途径的论断正确的是()。

  • A、木质部、韧皮部的运输途径都是单向的
  • B、木质部、韧皮部的运输途径都是双向的
  • C、木质部的运输途径是双向的,韧皮部的运输途径是单向的
  • D、木质部的运输途径是单向的,韧皮部的运输途径是双向的

正确答案:D

第8题:

()实验表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了证据。

A、环割;

B、蚜虫吻针;

C、伤流


参考答案:B

第9题:

何谓压力流动假说?实验依据是什么?该学说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正确答案:由德国人明希提出来的(30年代),这个假说的基本点是:有机物质在筛管内的流动是由于筛管的两端(即供应端和接纳端)之间所存在的压力势差推动的。压力势在筛管内是可以传导的,因而就产生了一个流体静压力,这种压力推动筛管的溶液向输出端流动。
实验证据是:
(1)溢泌现象,表示有正压力存在;
(2)筛管接近源库的两端存在浓度梯度差。
(3)植物生长素的运输只能随筛管内物质集体流动;
(4)用蚜虫吻刺法直接测定筛管中液流速度,约为100cm/h。
不足之处:
(1)无法解释筛管细胞内可同时进行双向运输;
(2)物质集体快速流动所需的压力势差,远远大于筛管两端由有机物浓度差所引起的压力势差。

第10题:

1930年E、Münch提出了解释韧皮部同化物运输的()学说。该学说的基本论点是,同化物在筛管内是随液流流动的,而液流的流动是由()两端的膨压差引起的。


正确答案:压力流动;输导系统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