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黄坚原针对心理健康,于1976年提出以下标准()

题目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黄坚原针对心理健康,于1976年提出以下标准()

  • A、心理健康的人是有工作的
  • B、心理健康的人是有朋友的
  • C、心理健康的人对于他本身应有适当的了解
  • D、心理健康的人应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目前,世界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是美国心理学家()和米特乐曼提出的10条标准。

  • A、加德纳
  • B、福禄贝尔
  • C、孟德斯鸠
  • D、马斯洛

正确答案:D

第2题:

黄坚厚教授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心理健康的人是有工作的,而且他能把他本身的智慧和能力在工作中发挥,并能从工作中得到满足。 (2)心理健康的人是有朋友的,能和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3)心理健康的人对于他本身应有适当地了解,并有悦纳自己的态度。
(4)心理健康的人应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第3题:

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最经典的是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条标准。


A.8、8
B.8、10
C.10、8
D.10、10


答案:C
解析:
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最经典的是马斯洛(Maslow)和米特尔曼(Mittelman)提出的心理健康十条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内容包括如下:

(1)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并能正确客观地反映事物;

(2)心理与行为特点和生理年龄相匹配;

(3)情绪稳定,积极与情景相适应;

(4)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

(5)社会适应良好,人际关系和谐;

(6)行为反应适度,不过敏,不迟钝;

(7)在遵循基本社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能实现个人动机,满足个人合理要求;

(8)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基本保持一致。

第4题:

分别阐述当今社会的心理健康判别标准提出发展标准的意义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具体评估标准。


正确答案:当今社会中,心理健康的“生存标准”(心理健康与否)和“发展标准”(心理健康的水平如何)是当今社会判别心理健康及其水平的两大基础标准。发展标准的提出能更好地理解心理咨询的内涵:(分“发展性心理咨询”和“调适性心理咨询”),发展性心理咨询是要帮助来访者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重视可能的或已经出现的各种发展性心理问题并提供处理方法。鼓励来访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已经具有的各种现实能力,充分挖掘潜在的能力,更好的适应环境,更健全地发展自我。
心理健康水平的具体评估标准:适应能力、耐受能力、调控能力、社交能力、康复能力。

第5题:

简述台湾学者黄坚厚提出的四条心理健康标准?


正确答案: 第一,心理健康者有工作,而且能够把本身的智慧和能力,从其工作中发挥出来,以获取成就,他乐于工作,能够从工作中得到满足。
第二,心理健康者有朋友,他乐于与人交往,能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且在于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常多于反面的态度。
第三,心理健康的人对于他本身有适当的了解,并进而能悦纳自己,他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作无谓的怨尤。
第四,心理健康者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环境能做出正确的、客观的观察,并能够做健全的、有效的适应,他对生活中各项问题能以切实的方法处理,不企图逃避。

第6题:

“五快“的标准是针对人的心理健康而言的。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一般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者”标准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简述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了心理健康的6条标准。
①力争自我成功。
②能客观地看待自己。
③具有内在统一的人生观。
④与他人关系融洽。
⑤具备人生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专注于工作。
⑥具有同情心和对一切有生命的事物的爱。

第9题:

1988年提出衡量心理健康三种标准(内省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的是我国学者()

  • A、马建青
  • B、许又新
  • C、陈仲庚
  • D、钟友彬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我国学者季浏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和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正确答案:智力正常;适当的情绪控制能力;对自己能做出适当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