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14岁,因发热、头痛、呕吐2天,于3月10日入院,初

题目

患者,女性,14岁,因发热、头痛、呕吐2天,于3月10日入院,初步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该患者的皮疹为()

  • A、斑疹
  • B、丘疹
  • C、斑丘疹
  • D、玫瑰疹
  • E、淤点和淤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性,36岁,因绒毛膜癌住院。入院后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偏瘫。该患者发生上述症状的可能原因是

A.肺转移

B.脑转移

C.阴道转移

D.肝转移

E.肾转移


正确答案:B

第2题:

患者,女性,14岁,因发热、头痛、呕吐2天,于3月10日入院,初步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该患者的皮疹为

A.斑疹

B.丘疹

C.斑丘疹

D.玫瑰疹

E.淤点和淤斑


正确答案:E
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脑膜炎双球菌侵袭皮肤血管内皮细胞,并释放内毒素,作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引起局部出血、坏死等,临床可出现皮肤黏膜淤点和淤斑。

第3题:

  患者女性,30岁,因畏寒、发热、厌油、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就诊,诊断为乙型肝炎,收入院治疗。应采取

A 严密隔离

B 消化道隔离

C 呼吸道隔离

D 血液-体液隔离

E 接触性隔离


D

【解析】

  血液—体液隔离

  是对病原体经血液—体液而传播所致的传染病进行的隔离方法。

  适用于: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具体措施

  1.患同种疾病的病员要置一室,但出血不能控制的患者应单人隔离。

  2.接触血液—体液污染物时,须戴手套。工作时尽量避免损伤皮肤。

  3.其他人员受到病员的血液—体液污染,和不宜用其他方法消毒的物品受浸染时,立即用5.25%次氯酸钠擦拭消毒。

  4.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输液器须经严格的消毒处理,才能送供应室处理,或装入耐刺容器内作特殊标记后送出集中销毁。

第4题:

患者,女性,48岁,8月初由外地来京探亲,因"发热、头痛5天,神志不清2天"于9月18日入院,经查后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该病人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最主要依据是
A.血培养
B.骨髓培养
C.脑脊液常规检查
D.脑脊液涂片检查
E.特异性IgM抗体

答案:E
解析: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最主要诊断依据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2.流行性乙型脑炎虽为病毒性传染病,但其血象的表现类似于细菌感染的特点,即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因此,正确答案为E。

3.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脑脊液的特点为:外观清亮或微混;细胞数多在50~500×10/L;蛋白轻度升高,糖正常或升高,氯化物正常。因此,正确答案为C。

4.该病人有呼吸加快、呼吸音粗及痰鸣等表现,因此给予吸痰、翻身拍背、体位引流及保持空气新鲜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病人有颈强直及球结膜水肿,提示有颅内压增高,因此,遵医嘱给予甘露醇脱水治疗也是恰当的。病人有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不宜过快。因此,答案C的处理是错误的。

5.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为支气管肺炎。

6.呼吸节律不整是中枢性呼吸衰竭的最可靠体征。呼吸困难及呼吸急促可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肺通气不足或需要量增加等情况。\"三凹征\"是吸气性呼吸困难的典型表现。呼吸浅促常见于因胸廓及膈肌运动受限而代偿性呼吸加快。

第5题:

患者男,65岁,因“反复头痛,呕吐2个月”入院,经检查诊断为脑星形细胞瘤,患者男,65岁,因“反复头痛,呕吐2个月”入院,经检查诊断为脑星形细胞瘤,

A: 脱水治疗
B: 激素治疗
C: 冬眠低温疗法
D: 脑脊液外引流
E: 手术切除肿瘤

答案:E
解析:

第6题:

(2005)女性,5岁。因发热、头痛、呕吐2天于2月3日入院。体检:神志恍惚,口唇单纯疱疹,皮肤上有大小不等

女性,5岁。因发热、头痛、呕吐2天于2月3日入院。体检:神志恍惚,口唇单纯疱疹,皮肤上有大小不等的瘀斑,少数融合成片。本病例的诊断应首先考虑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钩端螺旋体病脑膜脑炎型

C、流行性出血热

D、脑型疟疾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参考答案:E

第7题:

患者,女性,48岁,8月初由外地来京探亲,因“发热、头痛5天,神志不清2天”于9月18日入院,经检查后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该患者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最主要依据是

A.血培养

B.骨髓培养

C.脑脊液常规检查

D.脑脊液涂片检查

E.特异性IgM抗体检查


正确答案:E

第8题:

患者男性,12岁,因发热、头痛入院治疗,疑诊为乙型脑炎,需做脑脊液检查,请你施行腰椎穿刺术。


参考答案:(1)患者准备(2分)①穿刺前先测量血压。(1分)②模拟人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考生对面一手挽住模拟人头部,另手挽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1分)(2)选择穿刺点(1分)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在皮肤上作一标记,此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3)常规消毒(1分)常规消毒皮肤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直径约15cm。(4)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6分)①穿手术衣双手提起衣领两端,抖开全衣,两手臂同时伸入袖筒;提出腰带双手交叉向对侧后,让他人系结。(3分)②戴无菌手套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其余4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处,左手顺势戴好手套,两手分别把反折部翻至手术衣袖口上。(3分)(5)穿刺方法(5分)①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做局部麻醉。(1分)②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缓慢刺入,针尖稍斜向头部(考生口述:成人进针深度约4~6cm,儿童约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防止脑脊液流出过快造成脑疝)。(2分)③口述并模拟操作测压与抽放液,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做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2分)(6)术后处理(1分)完成采集脑脊液后将针芯插入,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再次测血压,去枕平仰卧4~6h。(7)提问患者存在哪些情况时应禁忌穿刺?(2分)答: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者,禁忌穿刺。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均禁忌穿刺。

第9题:

共用题干
患儿,女性,5岁。因发热、剧烈头痛及喷射状呕吐12小时入院治疗。临床初步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

当日对患儿病情观察的重点是
A:意识情况
B:呕吐情况
C:脑疝征象
D:发热情况
E:生命体征

答案:C
解析:
本例患儿出现发热、剧烈头痛及喷射状呕吐,提示颅内压增高,应警惕脑疝的发生。故选C。

为防止患儿受伤,应避免声、光等一切刺激;侧卧位抬高患儿头肩部,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造成误吸;拉好床档,避免躁动及惊厥时坠床,为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护理操作不可随时进行,故选B。

第10题:

女性,52岁,因发热、皮肤紫癜伴头痛、呕吐1周来诊,化验Hb80g/L,WBC3.2×10/L,PLT35×10/L,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该患者头痛、呕吐最可能是由于
A.颅内出血
B.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脑血栓形成
D.发热所致
E.脑供血不足

答案:B
解析:
1.ALL易伴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2.腰椎穿刺脑脊液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