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试验有什么临床意义?

题目

糖耐量试验有什么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本试验主要用于辅助诊断某些内分泌疾患和肝病。也用作可疑糖尿病患者的明确诊断。
如临床能排除调节糖代谢的其它激素的失常(如垂体前叶等)或肝功能严重受损,则可说明胰岛功能不足,即使食糖后血糖浓度增高,也不能有效地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则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空腹血糖已明显增高的重症病例,已经确诊的糖尿病人,不要再做此试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参考答案: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一种口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人体对进食葡萄糖后的血糖调节能力。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可以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诊断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应在不限制饮食和正常体力活动2~3天后的清晨(上午)进行,避免使用影响糖代谢的酒精和药物,实验前禁食至少10 小时,期间可以饮水。空腹抽血后,饮用含有75 克葡萄糖粉的水溶液250~300 毫升,在5 分钟内喝完,儿童按每千克体重 1.75克葡萄糖服用,总量不超过75克。在服后1小时和2 小时抽血化验。

第2题:

试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于清晨空腹抽血,然后将75g(儿童1.75 g/kg)葡萄糖溶于200 ml温水内口服,分别抽取O.5、1、2、3小时时的静脉血标本,连同空腹血标本一并送验血糖,同时定性测尿糖各1次。临床上对有糖尿病可疑而空腹及饭后血糖正常或轻度升高,不能作出肯定诊断者可采用此项试验。

第3题: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1.隐匿糖尿病者,空腹血糖正常或稍高,服糖后急剧上升大于140mmol/L,3小时后不能降至正常水平。尿糖阳性。2.甲亢、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疾病使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糖耐量减低,尿糖阳性。3.肝源性低血糖病人,空腹血糖低,服糖后血糖水平超过正常水平,2小时不能降至正常水平,尿糖阳性。4.胰岛β细胞瘤患者,胰岛素分泌过量,导致空腹血糖降低,服糖后血糖上升不明显,2小时仍处于较低水平,糖耐量升高。5.功能性低血糖患者,空腹血糖正常,服糖后血糖高峰也正常,服糖后2~3小时出现低血糖反应。

第4题:

请简述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参考值]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0.5~1h血糖水平达到峰值,位于7.8~8.9mmol/L(140~160mg/dl)。2h不超过7.8mmol/L(140mg/dl),3h恢复至空腹血糖值,每次尿糖均为阴性。
[临床意义]其意义是:
①糖尿病的诊断;
②糖耐量减低:多见2型糖尿病、生长激素异常增高、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肥胖病;
③葡萄糖耐量曲线低平:指空腹血糖低,口服葡萄糖后血糖上升不明显,主要见胰岛B细胞瘤。

第5题:

什么是休克指数,有什么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判定休克有无或反映休克轻重程度
2.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表示血容量正常 0.5为正常 =1为轻度休克,失血20%-30% >1为休克 >1.5为严重休克,失血30%-50% >2为重度休克,失血>50%

第6题:

何谓浮髌试验?有何临床意义?


答案:
解析:
被检者仰卧位,下肢伸直放松,检查者双手分别置于膝关节上方和下方,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放在两侧并略用力向中间挤压,然后用一手示指将髌骨向下方连续按压数次,压下时有髌骨与关节面的触碰感,上抬时髌骨有浮起感,称浮髌试验阳性。见于关节腔内积液。

第7题:

什么叫糖耐量试验?


正确答案:在正常情况下,人的血糖含量维持动态平衡,这主要是由于血糖的调节机制协调的作用。即使1次进食大量的糖,血糖含量也仅暂时升高,大约2h后即可恢复到正常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耐糖现象。据此,给被检查者l次食用一定量的糖,观察血糖变化情况,以了解其血糖调解机制是否健全,临床上把这种试验称为糖耐量试验或耐糖试验。正常人食糖后,血糖在3Omin或血升至高峰,但不超过8.8mmol/L,一般无糖尿。以后逐渐下降,2h恢复正常范围。

第8题:

药敏试验报告中敏感(S)、中介(I)、耐药(R)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案:每种解释清楚才得满分,其余按正确比率得分
a)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通常采用S、I、R分别表示受试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其临床意义如下。
b)高度敏感(S):表示该菌所致的感染,采用药物常用剂量治疗有效,即常规剂量时达到的平均血药浓度超过该药对细菌MIC的5倍或5倍以上。
c)中介(I):表示该菌所致的感染需用高剂量药物时才有效,或细菌处于体内抗菌药物浓缩的部位或体液(如尿、胆汁、肠腔等)中时才能被抑制,采用常规剂量时达到的平均血药浓度相当于或略高于该药对细菌的MIC。
d)耐药(R):药物对某种细菌的MIC高于治疗剂量的药物在血或体液内可能达到的浓度;或该菌能产生灭活抗菌药物的酶,则不论其MIC值大小如何,仍应判定该菌为耐药。

第9题:

请简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参考值以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参考值:
①FPG3.9~6.1mmol/L;
②口服葡萄糖后30分钟至1小时,血糖达高峰(一般为7.8~9.0mmol/L),峰值<11.1mmol/L;
③2小时血糖<7.8mmol/L;
④3小时血糖恢复至空腹水平;
⑤各检测时间点的尿糖均为阴性。
2.临床意义
(1)诊断糖尿病:临床上有以下条件者即可诊断糖尿病:
①具有糖尿病症状,FPG>7.0mmol/L;
②OGTT血糖峰值>11.1mmol/L,OGTT2hPG>11.1mmol/L;
③具有临床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伴有尿糖阳性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者,需要另一天重复检测确诊,但一般不主张做第3次OGTT。
(2)判断IGT:FPG<7.0mmol/L,2hPG为7.8~11.1mmol/L且血糖到达高峰时间延长至1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延长至2~3小时后,同时伴有尿糖阳性者为IGT。IGT常见于2型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甲亢、肥胖症及皮质醇增多症等。
(3)平坦型糖耐量曲线:FPG降低,口服葡萄糖后血糖上升也不明显,2hPG仍处于低水平状态。见于胰岛β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也可见于胃排空延迟、小肠吸收不良等。
(4)储存延迟型糖耐量曲线: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急剧升高,提早出现峰值,且>11.1mmol/L,而2hPG又低于空腹水平。见于胃切除或严重肝损伤。
(5)鉴别低血糖:
①功能性低血糖:FPG正常,口服葡萄糖后出现峰值时间及峰值均正常,但2~3小时后出现低血糖,见于特发性低血糖症。
②肝源性低血糖:FPG低于正常,口服葡萄糖后血糖高峰提前并高于正常,但2hPG仍处于高水平,且尿糖阳性。见于广泛性肝损伤、病毒性肝炎等。

第10题:

骨盆挤压分离试验的操作方法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骨盆挤压分离试验:患者仰卧位,检查者双手将两侧髂骨翼向中心相对挤压,称骨盆挤压试验。反之,检查者双手将两侧髂骨嵴用力向外下方挤压,称骨盆分离试验。这是诊断骨盆骨折的特征性检查方法,能诱发疼痛,多为阳性,见于骨盆环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