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发酵液PH值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

题目

控制发酵液PH值遇到矛盾时如何解决?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控制发酵液PH时,有时会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例如糖量低需要补糖,却遇到菌丝形态非常年轻并不适宜补糖时,应权衡各种利弊采用最适宜的调整方法,或可适当降低空气量,一方面控制代谢的速度,使糖的代谢缓慢,再等待菌丝略趋衰老后再行补糖调整,如果发酵液PH偏低,而菌丝浓度又较稠时,显见不适宜再补入任何营养物质,则可配补适量碳酸钙使PH稳定,或可稍多加入合成泡沫剂抑制菌丝生长,使菌丝浓度略稀后再补料。所以,调整PH要全面考虑各项因素,避免产生其他不良影响而使抗生素生物合成停滞。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发酵液PH值高如何调节?


正确答案: 由于某些事故造成发酵液PH高而使抗生素合成停滞时,可配制小体积的生理酸性营养物质溶液加入发酵液以调节PH值,原料可选用玉米浆和硫酸铵,原料用量各0.2%左右,补料体积控制在3-5%。以上配方可望在8-16小时内使PH值恢复正常,继续抗生素的合成。不宜用纯酸调低PH,一则效果不佳,二则严重损伤菌丝体和培养基营养成份,不易恢复抗生素的正常合成。

第2题:

如何控制发酵过程的pH值?


正确答案:加入缓冲物质,使发酵过程的pH保持相对稳定;如果达不到要求,可在发酵过程中直接补加酸、碱或补料的方式来控制。

第3题:

沼气发酵中发酵液的最适pH值为A、<5.5B、5.5-6.4C、6.8-7.2D、>7.6

沼气发酵中发酵液的最适pH值为

A、<5.5

B、5.5-6.4

C、6.8-7.2

D、>7.6


参考答案:B

第4题:

污染噬菌体后,发酵液有何现象()。

  • A、发酵液pH值升高
  • B、发酵液pH值降低
  • C、发酵液变稀
  • D、发酵液变稠
  • E、产物浓度下降

正确答案:A,C,E

第5题:

如何控制发酵液的PH?


正确答案: 1、加入缓冲剂:CACAO3
2、直接加入酸碱:适用于PH偏差很大的情况,忌讳来回调整PH
3、加入生理性的酸或碱补料
4、其它,调节温度,调节溶氧

第6题:

PH值对微生物发酵的影响如何控制?


正确答案: 发酵培养基的pH值,对微生物生长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也是影响发酵过程中各种酶活的重要因素,还可能严重影响菌体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因此对微生物发酵来说有各自的最适生长pH。
①发酵液的pH值的改变,影响了微生物细胞原生质膜的电荷发生改变;
②发酵液的pH值直接影响酶的活性,在不适宜的pH值下,微生物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
③发酵液的pH值影响培养基某些重要的营养物质和中间代谢产物的离解,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这些物质的利用。

第7题:

在发酵工业生产中,过去是直接假如酸或碱来控制发酵液的PH值,现在常用()和()来控制。


正确答案: 生理酸性(NH42SO4;碱性物质氨水

第8题:

简述PH对发酵的影响,如何控制PH可提高目标产物的产率?


参考答案:发酵培养基的PH对微生物的生长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也是影响发酵过程中各种酶活的重要因素,由于PH不当,可能严重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因此对微生物发酵来讲,有最适生长PH和最适生产PH。
在了解发酵过程中的最适PH的要求后,就要采取各种方法来控制。首先
要使培养基在发酵过程中的PH变化在合适的范围内,一般控制培养基PH变化
的能力有限,在不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可在发酵过程中直接加碱或酸性物质
的方法来控制。

第9题:

简述pH值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控制。


正确答案: PH值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细菌最适pH:6.5~7.5;
霉菌最适pH:4.0~5.8;
酵母菌最适pH:3.8~6.0;
放线菌最适pH:6.5~8.0。
控制发酵过程中pH值,会促进M正常生长和繁殖。
发酵过程中pH值的控制:
(1)调节培养基起始pH值,加入缓冲溶液(如磷酸盐)配制缓冲能力强、pH值变化不大的培养基,或尽量使盐类和碳源配比平衡。
(2)及时加入弱酸或弱碱或通风。
(3)酸、碱调节无效时,及时补料,有利于发酵。
(4)生理酸性盐为氮源时,NH4+被M利用,剩下的酸根引起发酵液pH值下降,加入碳酸钙可调节pH值。
(5)少量多次流加氨水。
(6)反复流加尿素。通风、搅拌和M细胞内脲酶作用使尿素分解并释放出氨,培养液pH值上升;氨和培养基中营养成分被M利用形成有机酸等中间代谢产物,使培养液pH值降低。

第10题:

发酵的培养基碳源过多,会使发酵醪液pH值下降。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