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某,男,29岁,职业是钢铁工人,负责钢铁氰化淬火。一日自感口中有苦杏仁味,口唇及咽部麻痹,有恶心呕吐、乏力、眩晕、耳鸣、胸闷、心悸、头痛症状,呼气带有明显的苦杏仁味。急来医院就诊。若为氰化物中毒,需要检查的化验指标有()
第1题:
A66万
B68万
C75万
D77万
第2题:
某地食品厂工人龋均为7.62,明显高于钢铁厂工人的2. 34.口腔保健人员经调查后认为其主要原因是
A.食品工人的工作环境好
B.食品工人的食糖品种不同于钢铁工人
C.食品工人的食糖频率高于钢铁工人
D.食品工人的口腔健康知识不如钢铁工人多
E.钢铁工人的口腔卫生习惯比食品工人好
第3题:
孙某是某国有证券交易所经理,一日,其朋友赵某向他借钱,做个小买卖,孙某身上没带钱,就让公司会计从公司拿出3000元给赵某,第二天孙某即将钱补上。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孙某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
B.孙某的行为构成挪用资金罪
C.孙某在第二天就把钱补上,未超过三个月的期限,不构成挪用公款罪
D.孙某挪用资金数额较小,不构成挪用公款罪
第4题:
接触多环芳烃的职业人群不包括
A.炼焦工人、制气工人
B.沥青接触者
C.制铝工人、钢铁工人
D.柴油机排出物接触者
E.环卫工人
第5题: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实践的基本形式:①生产实践 、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③科学实验,可知以上都是实践的基本形式,所以全选
第6题:
某地食品厂工人的龋均为7.62,明显高于钢铁厂工人的龋均为2.34,口腔保健人员经调查后认为。其主要原因是
A、食品工人的年人均食糖量高于钢铁工人
B、食品工人的食糖品种不同于钢铁工人
C、食品工人的食糖频率高于钢铁工人
D、食品工人的口腔健康知识不如钢铁工人多
E、钢铁工人的口腔卫生习惯比食品工人好
第7题:
秦朝时期,有孙某和刘某是邻居,但双方关系很差,互相仇视。有一日孙某到县令处告发刘某,称刘某与自家的同母异父的妹妹安某通奸(秦律规定,同母异父兄妹通奸,处弃市),要求县令对刘某定罪。经县令调查,孙某告发之事纯属捏造,是孙某为泄私愤而编造的。根据案情,本案如何处理?
A、孙某积极向官府报告可能存在的犯罪,即使错误,亦不构成犯罪
B、孙某为泄私愤而诬告刘某,构成诬告罪,但应未造成损失,从轻发落
C、孙某的行为构成诬告罪,以诬告罪惩处
D、孙某的行为构成诬告罪,处以弃市的刑罚
、【答案】D
【考点】本题考点是秦律中的刑罚制度
【解析】首先,根据秦律,故意捏造事实与罪名诬告他人,即构成诬告罪,孙某为泄私愤捏造事实,告发刘某与安某通奸,构成诬告罪。同时,秦律规定,诬告者实行反坐原则,即以被诬告的人所受的处罚,反过来制裁诬告者。因此,本案中,诬告者孙某应当受到他诬告刘某的通奸罪的处罚,即弃市。故答案为D。
常见错误分析:有的考生没有理解秦律的“诬告反坐”原则,诬告者赵某应当受到他诬告钱某的通奸罪的处罚,而不是诬告罪的刑罚。该题提醒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理解重要朝代的刑罚的基本原则。
第8题:
孙某系某监狱的看守。一日,孙某听说与其关系较好的某甲欲越狱。当日下午,孙某即派某甲做外出工,致使某甲脱逃成功。孙某的行为( )。
A.没有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
B.构成脱逃罪的共犯
C.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
D.构成徇私枉法罪
第9题:
已知某男,职业教师,年龄32岁,身高175cm,体重80kg,请给其制定一日食谱。
第10题:
通过塑造蒙古族第一代钢铁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艺术形象,生动反映了草原人民从事建设和管理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的历史进程的是扎拉嘎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