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5岁,剧烈活动后感心慌、胸闷,心前区听诊为连续性杂音

题目

患者,男,25岁,剧烈活动后感心慌、胸闷,心前区听诊为连续性杂音,超声心动图见右冠状动脉窦呈囊袋样向右室流出道膨出,彩色多普勒探及穿过囊壁的高速紊乱的血流信号,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A、动脉导管未闭
  • B、室间隔缺损
  • C、右冠状动脉窦瘤
  • D、右冠状动脉窦瘤破裂
  • E、右冠状动脉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60岁。心前区疼痛多年,每逢秋冬季加重。入冬以来时感心前区刺痛,且放射至左肩背部,经常心悸,胸闷,舌质紫暗,脉沉涩。证候是

A.痰迷心窍证

B.瘀阻心脉证

C.气滞心脉证

D.心阳虚证

E.痰阻心脉证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 B。心前区刺痛,且放射至左肩背部,经常心悸,胸闷;说明患者病位在心。心前区刺痛,舌质紫暗,脉涩,表示瘀血内停,故为瘀阻心脉证。
[命题规律] 考查“瘀阻心脉证”。必须掌握。

第2题:

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胸闷、胸骨后疼痛,继之呼吸困难、严重发绀,主诉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该患者可能发生了

A.心绞痛

B.心肌梗死

C.过敏反应

D.空气栓塞

E.急性肺水肿


正确答案:D
空气栓塞表现为胸闷、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之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有濒死感觉。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第3题:

患儿男性,5岁,因2天前剧烈活动后突感心前区疼痛,随即出现心悸、胸闷、气促求诊,体检无紫绀、杵状指;心界无扩大,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Ⅲ级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可扪及震颤,P2正常。应考虑

A、 室间隔缺损

B、 房间隔缺损

C、 动脉导管未闭

D、 肺动脉瓣狭窄

E、主动脉窦瘤破裂


正确答案:E

第4题:

患者,男,60岁。心前区疼痛多年,每逢秋冬季加重。入冬以来时感心前区刺痛,且放射至左肩背部,经常心悸,胸闷,舌质紫暗,脉沉涩。其证候是()

  • A、痰迷心窍证
  • B、瘀阻心脉证
  • C、心阳虚证
  • D、气滞心脉证
  • E、痰阻心脉证

正确答案:B

第5题:

患者,男,32岁,在输液过程中突感胸闷、胸骨后疼痛,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心前区听诊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音”。

该患者出现了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药物渗漏

D.空气栓塞

E.肺水肿


正确答案:D
输液所致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为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濒死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听诊心前区可闻及“水泡音”。根据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可知其发生了空气栓塞。

第6题:

患者,男,60岁。心前区疼痛多年,每逢秋冬季加重。入冬以来时感心前区刺痛,且放射至左肩背部,经常心悸,胸闷,舌质紫暗,脉沉涩。其证候是

A.寒凝心脉证

B.瘀阻心脉证

C.心阳虚证

D.气滞心脉证

E.痰阻心脉证


正确答案:B

84.[解析]本题答案选择B。患者心前区刺痛,且放射至左肩背部,经常心悸,胸闷,说明病位在心,刺痛,舌质紫暗,脉涩,提示瘀血,为瘀阻心脉证。每逢秋冬季加重,只能说明寒凝加重其症状,且症状中无明显寒症表现。所以患者不属于“寒凝心脉”。正确答案为B。

第7题:

患者男,62岁,在输血5min后出现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心前区压迫感,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继而出现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请问:(1)患者发生了什么情况?(2)如何处理?


答案:溶血反应;
①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
②给予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给予药物;
③将剩余血、病人血标本和尿标本送化验室进行检验;
④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解除肾小管痉挛,保护肾脏;
⑤碱化尿液: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增加血红蛋白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减少沉淀,避免阻塞肾小管;
⑥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插入导尿管,检测每小时尿量,并做好记录;
⑦心理护理: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第8题:

患者,男,50岁。心悸,胸闷,气短已3年,近2周感心前区刺痛,痛引左肩臂,舌紫暗,脉涩。此属( )

A、瘀血阻滞

B、寒邪凝滞

C、痰浊内盛

D、肝郁气滞

E、心阳不足


参考答案:A

第9题:

男,63岁。反复发生肺炎,每年3-4次。活动后乏力、胸闷、气短。胸骨左缘第2肋间听诊有何异常

A.可闻收缩中期喷射性杂音
B.可闻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
C.舒张早期奔马律
D.可闻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E.可闻舒张晚期隆隆样杂音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男,79岁,突然心前区剧烈疼痛,胸闷,有压迫感,呼吸困难,持续时间大约10分后后症状缓解,到当地医院诊断1、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Ⅱ级,2、高血压1级(极高危)。医生建议做心脏支架手术。应如何护理?


正确答案: 护理:术前准备
物品准备:
①导管类准备。除常规冠脉造影、PTCA用物外,还需多种型号的导引导管、球囊、支架及各种性能的导丝。
②药物类准备。生理盐水、造影剂及各种急救药品,用空针抽好利多卡因、阿托品、多巴胺以备用;配制肝素盐水(2.5U/ml)、硝酸甘油(0.1mg/ml)。备好临时起搏器、除颤器、氧气及吸引器。
患者准备:明确诊断后即抽血查血常规、心肌酶谱、凝血酶原时间及电解质,下腹部、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备皮,行碘过敏试验。AMI患者因疼痛明显,情绪不稳定,进入导管室后护士应态度和蔼,简要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及术中需要配合的环节,同时根据皮试结果选择造影剂。
术中监护
(1)严密观察心电图变化:AMI患者心电变化快,术中必须严密观察,行冠脉造影时,由于导管及造影剂刺激可引起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室早、室速等,故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对症处理,当心率<60次/min,立即嘱患者咳嗽,以提高心率,必要时给予阿托品0.5~1mg静注或用临时起搏,直至心率恢复。PTCA时由于球囊充盈堵塞冠脉,可能出现监护导联ST-T的改变,要仔细观察记录。AMI冠脉再通时可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早、室速,甚至室颤。术中要严密进行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迅速报告术者及时处理,并确保除颤器及临时起搏器处于紧急备用状态。
(2)冠脉内压力变化的监测:PTCA时球囊导管对冠脉的堵塞扩张可考试,大网站收集引起冠脉内压力的降低,若压力明显下降或曲线不正常,应及时提醒术者。扩张完毕在植入冠脉内支架后,用高压力球囊再扩张时,支架与血管交接部位或血管远端易发生痉挛,在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治疗时,更应注意压力变化。动脉压力图形改变常在严重心律失常之前出现,因此,密切观察压力变化并及时处理,可避免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3)心前区疼痛的观察及处理:AMI患者心前区疼痛明显者予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1mg.球囊扩张时,疼痛往往会加剧,术中应随时询问患者疼痛的性质、持续的时间,并向患者解释引起疼痛的原因,必要时冠脉内注入硝酸甘油0.1~0.2mg。
(4)造影剂及肝素的应用:造影剂用量稍大时,个别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应嘱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呕吐物,静注地塞米松5mg,并随时提醒术者注意控制造影剂用量。肝素的应用:PTCA术中患者必须处于全身肝素化。股动脉穿刺成功,静注肝素2500U,送导引导管时再追加7500U,并注意液体输入的速度、量,以后手术每持续1h追加肝素2000U.准确记录每次给肝素的时间,并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