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脊柱结核的治疗原则。

题目

试述脊柱结核的治疗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肾结核伴脊柱活动

A.非手术抗结核治疗

B.积水肾造瘘术

C.抗结核治疗后双肾移植

D.胃大部切除术后抗结核治疗

E.脊柱矫形术


参考答案:A

第2题:

何谓耐多药结核(MDR-Tb)和超级耐多药结核(XDR-Tb)?试述耐多药结核的治疗原则。


答案:
解析:
MDR-Tb指结核分枝杆菌至少耐异烟肼和利福平的结核病。在耐多药基础上,同时对≥3种二线抗结核药耐药,称超(泛)耐药结核病。
MDR-Tb治疗至少应含4种可能敏感药物,疗程18~24个月。

第3题:

试述肺结核的化疗原则


参考答案:(1)早期 主要指早期治疗患者。对检出和确诊病人应立即给药治疗,以发挥药物早期杀菌作用,促使病变吸收,减少传染性。(2)联合 根据病情及各种抗结核药特点采用多种治疗药物,增强药物协同作用,延缓耐药性的产生。(3)适量 用药剂量要适当,以减轻耐药性及药物毒副作用。(4)规律 严格按照化疗方案规定的用药方法,有规律地坚持用药。(5)全程 按化疗方案规定的疗程坚持治满疗程,短程化疗通常为6~9个月。

第4题:

试述肺结核化疗的原则和常用化疗方法?


正确答案: 肺结核化疗原则: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
常用化疗方法;
(1)常规化疗:又称标准化疗或传统化疗,是指联用几种抗结核药,每日给药,疗程12~18个月。
(2)短程化疗:即联用2个以上杀菌剂,将疗程缩短为6~9个月。其疗效及复发率与常规化疗相似。
(3)两阶段疗法:实验证明,抗结核药每周给药2次,能达到每日用药的效果。两阶段疗法,把疗程分为两个阶段。开始1~3个月,每日给药,为强化阶段;以后每周给药2次,为巩固阶段。疗效与每日用药一样,但减少了投药次数和毒副反应,有利于监督用药。
(4)督导用药:指医务人员按时督促病人用药治疗。

第5题:

脊柱牵引治疗的禁忌证是()。

  • A、颈背痛
  • B、腰腿痛
  • C、脊柱结核
  • D、椎间盘突出症
  • E、脊柱小关节紊乱

正确答案:C

第6题:

胃结核伴脊柱活动受限

A. 非手术抗结核治疗

B. 积水肾造瘘术

C. 抗结核治疗后双肾移植

D. 胃大部切除术后抗结核治疗

E. 脊柱矫形术


正确答案:A
1.胃结核伴脊柱活动受限无需手术。需要抗结核治疗。2.一侧肾自截,对侧肾积水不可肾切除,可行肾积水造瘘术。

第7题:

试述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方法和原则。


正确答案: 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原则是最大限度地矫正畸形和恢复功能。手术方法有:①软组织松解;②骨性手术(植骨和截骨);③二维或三维特殊器械矫正。任何脊柱侧凸的矫正手术都是这三种手术原则的综合应用。轻度脊柱侧凸可单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或凸侧楔形截骨。严重的脊柱侧凸常需先行软组织松解,以便最大限度地矫正侧凸,再用器械矫正和固定,必要时辅以截骨或植骨。

第8题:

试述肺结核化学治疗原则和常用化学治疗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肺结核化学治疗原则是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常用化学治疗方法有:①常规化学治疗,联用化学治疗药,每天给药,疗程12~18个月;②短程化学治疗,联用2种以上杀菌剂,疗程缩短为6~9个月;③两阶段疗法,开始1~3个月每天给药为强化阶段,以后每周给药1次,为巩固阶段。

第9题:

简述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内固定应用进展。


正确答案: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彻底清除病灶、术后正规抗痨治疗是安全应用内固定器的基础。早期胸腰椎结核患者尽管骨破坏轻、无神经功能损害,但采用椎弓根钉固定、后外侧脊柱融合术可迅速消除脊柱不稳导致的腰部活动时剧烈疼痛、防止迟发后凸畸形;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有助于减少结核复发、预防和矫正后凸畸形,病人可早期下床,减少了相关并发症。临床资料表明在充分准备下行前路固定同样是安全的,前路固定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在畸形的矫正、脊柱稳定性的维护方面疗效比后路固定更佳。

第10题:

试述肺结核化学治疗原则和我国统一的标准短程化学治疗方案。


正确答案: 肺结核化学治疗原则是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我国统一的标准短程化学治疗方案如下。
(1)初治涂(+)肺结核(含初治涂阴空洞或粟粒型肺结核):2HRZE/4HR、2H3R3Z3E3/4H3R3
(2)复治涂(+)肺结核:2HRZSE/4~6HRE、2H3R3Z3S3E3/6H3R3E3
(3)初治涂(一)肺结核:2HRZ/4HR、2H3R3Z3E3/4H3R3
(4)间歇用药方案:①强化期,INA、RFP、PZA隔天1次或每周3次,2个月;②巩固期,INA、RFP隔日1次或每周3次,4个月(即2H3R3Z3E3/4H3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