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0岁08年前曾患葡萄胎,阴道不规则流血2个月,诊刮病理诊断

题目

女,40岁08年前曾患葡萄胎,阴道不规则流血2个月,诊刮病理诊断为:滋养细胞增生活跃,未见绒毛结构。最可能的诊断为()

  • A、葡萄胎
  • B、侵葡
  • C、绒癌
  • D、子宫内膜癌
  • E、功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女,37岁,已婚。10年前曾患葡萄胎,无诱因开始阴道流血,持续2个月,量时多时少,诊断病理报告结果为:见滋养细胞增生活跃,未见绒毛结构。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子宫肌瘤

B.功血

C.绒癌

D.侵葡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第2题:

女性,38岁。无诱因出现持续性阴道流血2个月,量时多时少,10年前曾患葡萄胎。本次诊刮病理报告结果为:见滋养细胞增生活跃,未见绒毛结构,最可能诊断

A.绒癌

B.不全流产

C.侵蚀性葡萄胎

D.滋养细胞内膜炎

E.重复性葡萄胎


正确答案:A
该例患者有葡萄胎病史,根据诊刮病理报告只见增生活跃的滋养细胞,而无绒毛结构,符合绒毛膜癌。

第3题:

患者,女性,55岁,3年前绝经,近2个月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下列哪项检查可明确诊断A.分段诊刮SXB

患者,女性,55岁,3年前绝经,近2个月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下列哪项检查可明确诊断

A.分段诊刮

B.B超检查

C.CT检查

D.宫颈活组织检查

E.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正确答案:A
绝经后阴道流血是子宫内膜癌的典型症状。分段诊刮是确定子宫内膜病变和子宫内膜癌的可靠方法。

第4题:

女性,38岁,10年前曾患葡萄胎,无明显诱因开始阴道出血,持续2个月,量时多时少,诊刮病理报告结果为:见滋养细胞增生活跃,未见绒毛结构,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绒癌
B.侵蚀性葡萄胎
C.功血
D.子宫内膜癌
E.子宫肌瘤


答案:A
解析:

第5题:

女,29岁,阴道不规则流血1个月,尿液HCG检查阳性,胸部X线检查发现多个棉团状阴影,妇科超声检查显示子宫肌层内边界不清的不均质回声区域,血液丰富。2年前曾患葡萄胎。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侵蚀性葡萄胎

B、葡萄胎残留

C、绒毛膜癌

D、子宫内膜癌

E、子宫肌瘤


参考答案:C

第6题:

患者,女,26岁,阴道不规则流血1个月,尿液HCG检查阳性,胸部X线检查发现多个棉团状阴影,妇科超声检查显示子宫肌层内边界不清的不均质回声区域,血液丰富,2年前曾患葡萄胎。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侵蚀性葡萄胎

B、葡萄胎残留

C、绒毛膜癌

D、胎盘部分滋养细胞肿瘤

E、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参考答案:C

第7题:

患者,女性,55岁,3年前绝经,近2个月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下列哪项检查可明确诊断

A.分段诊刮

B.B超检查

C.CT检查

D.宫颈活组织检查

E.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正确答案:A
绝经后阴道流血是子宫内膜癌的典型症状。分段诊刮是确定子宫内膜病变和子宫内膜癌的可靠方法。

第8题:

患者女性,38岁。葡萄胎病史10年,2个月前开始出现无诱因持续阴道流血,量时多时少。诊刮病理报告结果:见滋养细胞增生活跃,未见绒毛结构。最可能诊断

A、绒癌

B、子宫内膜癌

C、侵蚀性葡萄胎

D、功血

E、子宫肌瘤


参考答案:A

第9题:

患者38岁,10年前曾患葡萄胎,无诱因开始阴道流血,持续2个月,量时多时少,诊刮病理报告结果为:见滋养细胞增生活跃,未见绒毛结构。最可能诊断

A、绒癌
B、子宫内膜癌
C、侵葡
D、功血
E、子宫肌瘤

答案:A
解析:
诊断依据:1.继发于葡萄胎排空后1年以上。2.未见绒毛结构
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多在葡萄胎、流产及正常产后发生。绒毛膜癌(以下简称绒癌)病变始于子宫,可使子宫增大变软,病灶深在者可在子宫浆膜上见到紫蓝色结节,剖视子宫病灶可见局部呈暗红色,边界不甚清楚,组织脆并伴有出血坏死。
病理诊断:绒癌的病理特点是大片增生和分化不良的滋养细胞侵犯子宫肌层和血管,仔细检查未发现有绒毛或葡萄胎样结构,常伴有远处转移,最常见转移部位是肺。
依据病理诊断结果选择A。

第10题:

一患者阴道不规则少量流血3个月,来诊。尿妊娠试验阳性,给予刮宫,但刮出物未见绒毛,病理检查结果为蜕膜组织,则其可能的诊断为()。

  • A、早期妊娠反应
  • B、异位妊娠
  • C、功血
  • D、葡萄胎
  • E、子宫内膜炎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