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外径千分尺的读数原理是什么?

题目

叙述外径千分尺的读数原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外径千分尺是根据内外螺纹相对旋转时,能沿轴向转动的原理制成的,紧配在有刻度尺架上的螺纹轴套与能够转动的测微杆是一对精密的螺纹传动副,它们的螺距为0.5mm。当测量杆转一圈时,即沿轴向移动0.5mm。又因微分筒与测量杆一起转动和移动,所以在微分筒的前端外圆周上刻有50个等分的圆周刻度线,微分筒每旋转一圈(50格),测量杆就沿轴向移0.5mm,当微分筒沿圆周转动一格,测量杆则沿轴向移动0.5/50=0.01m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机构由何组成?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机构由固定套管和微分筒组成。在固定套管上刻有纵刻线,作为微分筒读数的基准线,纵刻线上下方各刻有25个分度,每分度刻线间距为1毫米,上一排刻线的起始位置与下一排刻线的起始位置错开0.5毫米,这样可读得0.5毫米数。微分筒的棱边作为整数毫米的读数指示线。微分筒圆周斜面上刻有50个等分刻度,常用千分尺的测微螺杆的螺距为0.5毫米,因此,当微分筒旋转一周时,测微螺杆移动0.5毫米。微分筒旋转一个分度时(即1/50转),测微螺杆移动0.01毫米,故常用千分尺的读数值为0.01毫米。固定套管上的纵刻线,作为不足0.5毫米的小数部分的读数指示线。

第2题:

叙述外径千分尺的读数原理。
外径千分尺是根据内外螺纹作相对旋转时能沿轴向移动的原理制成的,其有刻度的尺架上的中心内螺纹与能够转动的测微杆外螺纹是一对精密的螺纹传动副,它们的螺距t=0.5mm。当测量杆旋转一圈时,其沿轴向移动0.5mm,又因微分套筒与测量杆一起转动并移动,所以微分套筒既能显示出刻度尺架的轴向刻度值,又能借助微分筒上圆周的测微刻度读出测微值。微分筒在前端外圆周上刻有50个等分的圆周刻度线,微分筒母旋转一周(50格),测量杆就沿轴向移动0.5mm,微分筒沿圆周转动一格,测量杆则沿轴向移动0.5mm/50=0.01mm。

第3题:

内径千分尺、深度千分尺等刻度原理和读数方法与外径千分尺有所差别。()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简述千分尺的读数原理。


正确答案:千分尺是利用螺旋传动原理将角度值转变为线性值来进行长度测量。微分筒上刻度有50条等分线,当微分筒旋转一周时(测微螺杆的螺距为0.5mm)测量端轴向移动0.5mm,当微分筒转动一小格时,测微端移动0.01mm(0.5÷50=0.01)。

第5题:

外径千分尺微分筒,转三整圈的读数为()。


正确答案:1.5mm

第6题:

简述外径千分尺的工作原理?
外径千分尺是常用的测微量具,它是应用螺旋副传动原理,借助测微螺杆与螺纹轴套作为一对精密螺丝偶合件,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后,从固定套管和微分筒所组成的读数机构,读得长度尺寸。其数学式是:
L=0.5ø·S/π
式中:L—测微螺杆的移动距离(毫米)
ø—测微螺杆的旋转角度(弧度)
S—测微螺杆的螺距(毫米)

第7题:

内径千分尺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与外径千分尺基本一致,其测量方向及读数方向与外径千分尺()

  • A、相同
  • B、相反
  • C、相似

正确答案:B

第8题:

V形砧千分尺与外径千分尺的外形结构不一样,但它们的螺距相同,所发读数与外径千分尺一样。()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内径千分尺、深度千分尺等刻度原理和读数方法与外径千分尺有所差别。()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叙述外径百分尺的读数原理?


正确答案: 外径百分尺是根据螺纹旋转时能沿轴向移动的原理制成的。紧配在尺架上的螺纹轴套与能够转动的测微杆是一对精密的螺纹传动幅,它们的螺距t=0.5mm,即测量杆转一圈,沿轴向移动0.5mm。又因微分筒与测量杆一起转动和移动,所以测微值能借助微分筒上的刻线读出。在微分筒子的前端外圆周上刻有50个等份的刻度线,微分筒每旋转一圈(50个格)测量杆就沿轴向移动0.5mm,若微分筒转一格,则测量杆沿轴向移动的距离是0.5/50=0.0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