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铁生产中的 “回硫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如何防止?

题目

球铁生产中的 “回硫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如何防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用红外碳硫仪定球铁中的碳是否准确?球铁的化学标样是如何定值的?


正确答案:分析结果的差异,与光谱仪、工作曲线,标准化等一系列问题有关。球墨铸铁白口化以后可以作准。灰铁不能做。

第2题:

简述硫在灰铁、球铁、蠕铁中的影响及如何控制?


正确答案: 灰铁中:硫低于0.06%孕育效果不良;高于0.14%白口倾向大,流动性差,应控制在0.06~0.14%之间。在球铁中:硫是有害的反球化元素,越低越好。在蠕铁中:硫大于0.05%不利于蠕化,低于0.03%蠕化工艺控制范围很狭窄,应控制在0.03~0.05%。

第3题:

怎样防止遗忘现象的产生?

 


、防止遗忘现象的产生,就要组织好复习与练习。

  (1)及时复习与经常复习相结合。

  (2)合理地分配复习的时间和内容。

  (3)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4)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5)指导学生练习、实验、技能训练、活动操作有助于记忆。

  (6)采用“记忆术”提高复习效果。

 

第4题:

日灼果是怎样产生的?如何防止柑桔日灼落果?


正确答案: 日灼又称日烧,是柑桔果实长大或开始成熟时的一种生理障碍。因夏季高温酷热和强烈阳光暴晒,使果实表面温度达到40℃以上,果实受光面的温度更高,使果实发生日灼,严重时出现脱落。日灼果开始时出现小褐色斑点,继后逐渐扩大,呈现凹陷,形状与大小各不相同,果皮质地变硬,囊瓣失水,砂囊皮木质化,果实脱落,失去食用价值。日灼果以早熟的温州蜜柑发生严重,其次是红桔和柚,脐橙也常发生,而南丰蜜桔、伏令夏橙、柠檬和金柑等果实很少发生。脐橙的日灼与品种、树势有关,生长健壮、枝叶繁茂的华脐、纽荷尔脐橙等的日灼果较树势较弱的罗伯逊脐橙发生少。此外,不同的生态条件对日灼果的发生亦有影响。
对柑桔日灼果的有效防治,必须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1)深翻园土,促进柑桔根系健壮,增强根系的吸水能力和范围,保持地上部与地下部根系间的生长平衡;
(2)及时灌水、喷水(雾)、覆盖树盘,减少水分蒸发,尽量不让植株发生干旱;
(3)树干涂白,在易发生日灼果的树冠上中部东南侧喷布1%~2%的熟石灰水;
(4)桔园西南侧种植防护林,遮挡强烈日光;
(5)日灼果发生初期,用纸(白纸、废报纸)贴于日灼果果面上或套袋;
(6)防治锈壁虱使用石硫合剂时,浓度以0.2波美度为宜,并注意不使药液在果面上凝结过多;
(7)用钛微肥25毫升兑水50公斤喷布,对防日灼发生有良好作用。

第5题:

连杆式液压马达要求有适当的回油背压,其目的是()。

  • A、防止空气进系统
  • B、防止出现“爬行现象”
  • C、防止连杆两端的球承座、抱环受力过大
  • D、防止产生液压冲击

正确答案:C

第6题:

煤气管道内的爆炸是怎样产生的?如何防止?


正确答案: 7.1煤气管道遇有下列情况就会有爆炸危险:(1)煤气管道开始送煤气时,由于煤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即可发生爆炸;(2)如果在送煤气时,由于某种原因,管道内有火源,就可能在送煤气过程中发生煤气爆炸事故;(3)煤气管道停煤气时,如果煤气未处理干净而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也发生爆炸;(4)在生产中的煤气管道由于某种原因产生负压,空气通过未关闭的燃烧器或其他不严密处,渗漏到煤气管道内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爆炸;(5)在已停用的煤气管段上,虽然煤气已处理干净,但由于某种预想不到的原因,由生产中的煤气管段继续向停用的管段渗漏煤气而产生爆炸;(6)有时在停用的煤气管段内有煤气沉积物,不通蒸汽动火,使沉积物挥发,这种挥发物浓度逐渐增加并达到爆炸范围而引发爆炸;
7.2防止煤气管道爆炸的办法:(1)煤气管道开始送煤气之前,应用蒸汽或氮气将煤气管道吹扫,驱除管道内的空气并熄灭火源;(2)停用的煤气管道除将除将煤气开闭器关闭严密、堵好盲板或封好水封外还应打开煤气开闭器之间开闭器与水封之间的放散管。同时应将停用管段末端的放散管打开并用蒸汽或氮气将管道内的残余煤气处理干净;(3)应当防止煤气管道产生负压,当煤气供应不足时,要相应减少各用户的消耗量;(4)当煤气供应中断时,要迅速停止燃烧。如果煤气管道压力继续下降,的与1000Pa时,应采取紧急措施,即关闭煤气总开闭器,封好水封;(5)在停产的煤气管段上动火,应将动火处两侧2——3米的沉积物清除干净,并在动火过程中始终不能中断通入蒸汽。

第7题:

流砂是如何产生的?怎样防止流砂的产生?


正确答案: 原因:当水流在水位差作用下,对土颗粒产生向上的压力时,动水压力不但使土颗粒受到水的浮力,而且还受到向上的压力,当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重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土体随水流动的现象。
途径:(1)减小或消除动水压力(2)水下挖土法(3)冻结法(4)枯水期施工(5)抢挖法(6)加设支护结构(7)井点降水。

第8题:

为了抑制“回磷”现象,在生产中常用的办法是在出钢前向炉内加入(),使炉渣变稠以防止出钢时下渣。


正确答案:石灰

第9题:

在正常生产中,TV-304为什么会自动关闭?后果怎样?如何防止?


正确答案: 在正常生产中曾多次发生TV-304自动关闭,循环系统超压的事故,主要是因为TV-304副线全关或只有很少开度的原故,正常生产中当循环系统热负荷波动或冷却水温度下降,使TV-304指示下降,TIC-304自控输出风压下降,TV-304随之关小。由于TV-304关小,则通过901-C冷却器的循环水量减少,出901-C循环水温有所下降。若TV-304副线有一定开度,因为TV-304阀关小,主线阻力增加,因此通过副线的未冷却的水量必然增加,这样使循环水主副线汇合后水温TIC-304指示上升,达到调节的目的。如果TV-304副线全关或只留很小的开度,则TIC-304稍有下降,TV-304关小。由于没有或只有很小一部分热流通过副线与冷流汇合,这样不但不能提高TIC304的温度,而且会使901-C的调温水温度进一步降低,TIC-304也随着降低,则TV-304会进一步关小。如此恶性循环知道TV-304关闭,循环水量减少到最小或为零,使302-C内换热量极小,影响了冷凝,最终使循环系统超压,进入事故状态。此种事故现象是:TR-003/2.3   △T增大;TR-003/5上升,PIC-304超压。
从以上分析看,原因主要是由于TV-304副线全关或开度过小造成,但也有客观原因:如果在冬季冷却水很低,901-C内外温差大,901-C换热有余量,因此TV-304副线有一定开度,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夏季由于冷却水温高,901-C内外温差小,换热量不足,一般性的波动也不会出现在上述现象。而在春秋两季,因为只有在TV-304副线关闭或只有很小开度时,901-C换热换热量才够,此时外界温度及系统内的被动就极易引起出现上述现象。要防止上述现象的出现,除了要加强监盘外,还可以在指示与给顶值相同,而TIC-304输出风压在1.0×105Pa以下波动时,将TV-304副线多开1-2扣,或有意将给定值拉低(但要防止TIC-304过低,302-C产生结晶)。无论如何控制,都应注意要始终保持调温水的流量不低于900m3/h,以保证302-C的正常换热。

第10题:

根据表面张力理论,回缩和缩孔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克服?


正确答案:回缩:涂料施工时的机械作用力能把表面张力高的涂料涂覆于表面张力较低的底材上,但涂料并不能润湿底材表面,湿漆膜就倾向于收缩成球状,而溶剂挥发造成湿漆膜黏度增大,在被拉成球之前,黏度已高到使流动基本停止,这样就形成厚度不均的漆膜。
为消除漆膜回缩,得到厚度均匀一致的漆膜,涂料涂布前通常需要对工件进行预处理。金属等材料的表面张力大,需要清除其表面的有机污物,这称为除油。塑料等材料本身的表面张力小需要在它们的表面上引进极性大的基团,以增加其表面张力。
缩孔:缩孔是由低表面张力的小颗粒或小液滴产生的。这些低表面张力物质存在于底材上,涂料中或飞落在刚涂布好的湿膜上,就产生表面张力梯度,低表面张力的部分流动试图去覆盖周围高表面张力的部分,而溶剂的挥发增大黏度,阻碍流动,最终低表面张力处形成凹缩孔,外观是小圆形,像火山口。在缩孔的中心一般可看到杂质颗粒。
(1)增加湿漆膜厚度
(2)增大湿漆膜的黏度
(3)低表面张力的涂料较少形成缩孔,因为比这种涂料更低表面张力的杂物少
(4)涂料配方要合理。不能出现涂料中各个组分相互溶解性能不好,干燥过程中因溶剂挥发造成某些树脂溶解性不良而析出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