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表面的加工包括三部分工艺安排:首先去除余量以接近工件形状,然后粗车至留有余量的工件轮廓形状,最后()完成。
第1题:
加工余量按加工表面的形状不同可分为单边余量、()两种。
第2题:
工件上没有非加工面时,应以最大加工面的加工余量为依据进行划线。
第3题:
A、工件的加工余量
B、精度要求
C、加工件的形状
D、材料性质
第4题:
为消除上工序留下的形状或尺寸误差,应当从工件表面切除的一部分木材,称为()。
第5题:
影响车削工艺形状误差的类型有:工艺系统热变形,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变形。
第6题:
电火花加工前的工件坯料的准备工作主要有()。
第7题:
在制定工件数控加工工序时,要对工件的形状、毛坯、加工条件等进行详细分析,以确定()。
第8题:
铣削层深度主要根据()来确定。
第9题:
挫削时工件的()决定应选择那种形状的挫刀
第10题:
车削带有滚花表面的工件时,滚花通常安排在(),精加工之前,以兼顾工件其他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