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覆膜时间?

题目

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覆膜时间?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秋季覆膜(10月下旬至土壤封冻前):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耙地,在封冻前起垄覆膜。此时覆膜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蓄土壤水分,但是地膜在田间保留时间长,要加强冬季管理,秸秆富余的地区可配套应用秸秆覆盖护膜。
顶凌覆膜(3月上中旬土壤昼消夜冻时):早春土壤昼消夜冻时,及早整地、起垄覆膜。此时覆膜保墒增温效果好,特别有利于发挥该项技术的增产增收优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苗期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苗期管理:玉米苗期是长根、增叶、茎叶分化的营养生长阶段,决定了玉米的叶片和节数。到拔节期,基本上形成了强大的根系,叶片又是地上部分生长的中心。因此,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早、苗足、苗齐、苗壮的“四苗”要求。一要破土引苗。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在早春时期遇雨,覆土容易形成一个板结的蘑菇帽,易导致幼苗难以出土,使出苗参差不齐,所以在播后出苗时要破土引苗。二要查苗补苗。在苗期要随时到田间查看,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移栽,在缺苗处补苗后,浇少量水,然后用细湿土封住孔眼。三要间苗、定苗。应坚持“三叶间、五叶定”的原则,即出苗后2~3片叶时,开始间苗,除去病弱杂苗;幼苗达到4~5片叶时,即可定苗,每穴留苗1株,保留生长整齐一致的壮苗。四是打杈。全膜玉米生长旺盛,常常产生大量分蘖,这些分蘖不能形成果穗,只能消耗养分。因此,定苗后至拔节期间,要勤查勤看,及时将分蘖彻底从基部割除。
2、中期管理:玉米拔节后,茎节间迅速伸长、叶片增大,根系继续扩展,雌穗和雄穗分化形成,由营养生长转向营养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因此,管理的重点是促进叶面积增大,促进茎秆粗壮墩实。此期要注意防治玉米顶腐病、瘤黑粉病、玉米螟等。当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即展开叶片达到10~12片时,追施壮秆攻穗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5~20kg。追肥方法是用玉米点播器或追肥枪从两株距间打孔,深施或将肥料溶解在150~200kg水中,制成液态肥,每孔内浇灌50ml左右。
3、后期管理:玉米后期以生殖生长为中心,是决定穗粒数和粒重的时期。管理的重点是防早衰、增粒重、防病虫。保护叶片,提高光合强度,延长光合时间,促进粒多、粒重。肥力高的地块一般不追肥以防贪青。若发现植株发黄等缺肥症状时,应及时追施增粒肥,一般以每亩追施尿素5kg为宜。

第2题:

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选用良种、种子处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选用良种: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征,选择株型紧凑、抗逆、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的粮饲兼用型杂交玉米品种。一般海拔2000米以下的区域,选择先玉335、长城706、五谷704、金穗2号、登义2号等中晚熟品种;海拔2000~2200米的地区,选用金穗3号、金穗7号、酒单4号、农大3315等中早熟品种;海拔2200~2400米的区域选用利玛59、新玉10号等极早熟品种。
种子处理:原则上要求统一使用包衣种子,对于少数未经包衣处理的,播前必须进行药剂拌种。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用20%粉锈宁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乳油150~200g加水1.5~2.5kg,拌种50kg,防治瘤黑粉病等病害。

第3题:

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播种时间和合理密植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播种时间:当地表5cm地温稳定通过10℃时为玉米适宜播期,各地可结合当地气候特点确定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中下旬。若土壤过干,要造墒播种,即采取坐水播种、深播浅覆土等抗旱播种措施,为种子萌发出苗创造条件。采用玉米点播器按适宜的株距将种子破膜穴播在垄沟内,每穴下籽2粒,播深3~5cm,点播后随即按压播种孔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防止吊苗、粉籽现象发生,并用细砂土、牲畜圈粪或草木灰等疏松物封严播种孔,防止播种孔大量散墒和遇雨板结影响出苗。
合理密植:按照土壤肥力状况和降雨条件确定种植密度。年降雨量300~350mm的地区每亩以3000~3500株为宜,株距为35~40cm,年降雨350~450mm的地区每亩以3500~4000株为宜,株距为30~35cm,年降雨450mm以上地区每亩以4000~4500株为宜,株距为27~30cm,肥力较高的地块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

第4题:

旱地马铃薯全膜高垄侧播栽培技术的病虫害防治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在晚疫病发生的初期,要及时发现清除病株,并对中心病株周围30~50米范围内的植株,喷洒化学药剂,以后视情况每隔7~10天喷药一次,一般喷2~3次,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品可选择58%甲霜灵锰锌、64%杀毒矾、大生M-45、72%杜邦克露、69%安克锰锌等。发病普遍时,可采用下列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000~1500倍液;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交替使用。每7天左右喷1次,连喷3~7次。青枯病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14~28g/亩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灌根,隔10天灌1次,连续灌2~3次。环腐病可用50mg/kg硫酸铜浸泡薯种10分钟。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14~28g/亩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蚜虫可用25~40g/亩的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10~20g/亩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4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金针虫、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可用0.38%苦参碱乳油500倍液,或50mL/亩的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65~130g/亩的80%的敌百虫可湿性粉剂,用少量水溶化后和炒熟的棉籽饼或菜籽饼70~100kg拌匀,于傍晚撒在幼苗根的附近地面上诱杀。

第5题:

覆膜玉米播种方法如何?


正确答案: 先覆膜后打眼播种。
秋施肥起垄,4月中旬耢去垄台干土并整形,播前5-7天覆膜升温。在膜上扎眼后播种,用湿土压好。随播种随覆膜剪孔放苗。
可坐水埯种、坑种或机械条播。播种后覆膜,幼苗顶土时连续2-3天放苗。

第6题:

旱地马铃薯全膜高垄侧播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对于全膜覆盖栽培,出苗期间注意观察,发现苗与播种孔错位,应及时放苗,以防烧苗。在马铃薯出苗后视情况查苗补苗,拔出病苗。全膜覆盖栽培可在两株间打孔追肥,在植株封垄前,将留下的10㎏尿素采用追肥枪施到根部。追肥要视墒情而定,干旱时少用或不用,墒情好、雨水充足时适量施用,可保证植株生长健壮,以获得丰产。同时根据地下害虫情况,可以结合施肥拌入5%甲基异柳磷1㎏,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上述措施在开花前完成。马铃薯对硼、锌微量元素比较敏感,亩用0.1~0.3%的硼砂或硫酸锌,或0.5%的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水溶液交替进行叶面喷施,一般每隔7天喷一次,共喷2~3次,亩用溶液50~70㎏即可。

第7题:

旱地马铃薯全膜高垄侧播栽培技术选用良种要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选用优质高产、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结薯集中、商品性好的庄薯3号、陇薯3号、5号、6号、新大坪等优良品种。
1、种子处理将马铃薯种薯在平坦的土质场上或院落上摊开,晒种2~3天,忌在水泥地上晒种。
2、种薯的切块与切刀消毒种薯切块不宜过小,以免切块中水分、养分不足,影响幼苗发育,而且不抗旱,易缺苗。一般切块重量不低于30g,每块带有2个以上的芽眼。切块时如发现病薯、烂薯,不仅应立即剔除,而且还必须进行切刀消毒,否则切刀传染病毒,大田种植易大面积染病,影响产量。
切刀消毒常用四种方法:
①高锰酸钾溶液;
②5%来苏尔溶液;
③75%洒精;
④火烧或沸水消毒。
切块后要进行草木灰拌种。并在17~18℃和80~85%的湿度条件下保持3~5天,使切口木栓化,以避免播后烂块缺苗。
3、整薯播种小整薯具有生命力强,抗旱性强,易发芽,幼苗健壮,避免病菌交叉感染等特点,生产上应提倡优先选用小整薯作种薯。脱毒种薯用20~25g,常规种薯用50~70g的小整薯进行播种,不但能发挥其顶端优势,具有抗旱增产保证苗全、苗壮、抗病虫等突出优势,而且能达到高产、稳产。在同等条件下,比用切块种薯播种增产20%以上,增产效果显著。

第8题:

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覆膜方法?


正确答案: 用厚度0.008~0.01mm、宽120cm的地膜,沿边线开深5cm左右的浅沟,地膜展开后,靠边线的一边在浅沟内,用土压实,另一边在大垄中间,沿地膜每隔1m左右,用铁锨从膜边下取土原地固定,并每隔3m横压土腰带。覆完第一幅膜后,将第二幅膜的一边与第一幅膜在大垄中间相接,从下一大垄垄侧取土压实,依次类推铺完全田。覆膜时要将地膜拉展铺平,从垄面取土后,应随即整平。

第9题:

玉米、小麦都施用覆膜栽培技术,可抗旱抗寒产量高。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覆后管理有哪些?


正确答案: 田间覆膜完成后,切实抓好防护管理工作,严禁牲畜入地践踏、防止大风揭膜。要经常沿垄沟逐行检查,一旦发现破损,及时用细土盖严。覆盖地膜一周左右后,地膜与地面贴紧时,在垄沟内每隔50cm处打一直径3mm的渗水孔以便降水入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