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液化石油气事故危害及其泄漏事故处置。

题目

论述液化石油气事故危害及其泄漏事故处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特点不包括( )。

A.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

B.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C.处置难度大

D.易在较短时间内控制


正确答案:D

第2题: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特点不包括( )

A.援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

B.援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C.援处置难度大。

D.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正确答案:D

第3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特点()。

A、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

B、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C、易污染环境

D、处置难度大。


参考答案: C

第4题:

论述丙烯腈事故危害及其泄漏事故处置。


正确答案: 事故危害:
(1)火灾、爆炸
丙烯腈易挥发,蒸汽易燃,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蒸汽比空气重,泄漏时液体沿地面流淌,挥发的蒸气随风向沿地面扩散,并在低洼处聚集滞留,易形成大面积污染区和易燃易爆区,遇到点火源,可引起燃烧或爆炸。储存容器受热可导致聚合放热,使压力剧增发生爆炸。
(2)健康危害
丙烯腈有毒、有刺激性。可经由呼吸道、皮肤或误食而使人体中毒。 急性中毒症状:轻度者出现眼睛肿痛、头晕、头痛甚至呕吐,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粘膜等危害。重度者产生意识不明及呼吸停止造成死亡。
丙烯腈燃烧后产生氰化氢、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
(3)环境危害
丙烯腈及其燃烧产物可造成空气污染,事故现场残液可造成土壤、水体污染。
安全保护:
深入到泄漏区域内的人员应佩戴隔绝式空气呼吸器,穿气密性消防防化服。
现场急救:
如有必要,应对中毒者提供特效解毒剂,如4-二甲氨基苯酚(4-DMAP)、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并及时就医。
(1)皮肤接触:应立即脱去(祛除)污染的衣着,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头面部冲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眼睛,并及时就医。
(2)眼睛接触:应当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以上,并及时就医。
(3)若吸入,则应迅速将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至上风头空气新鲜流通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要及时输氧,若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泄漏处置措施:
(1)稀释防爆
在泄漏的储罐或容器的四周设置水幕和喷雾状水,驱散空气中的丙烯腈蒸汽,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防止有毒蒸气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2)关阀堵漏
①当输送物料阀门尚未损坏时,有必要时,应充分冷却阀门,事故单位技术人员负责关闭阀门,切断泄漏途径,消防人员负责用雾状水掩护并协助操作。
②罐体、管道、阀门、法兰等泄漏,有必要时,应充分冷却有关部位,再根据泄漏情况,采取相应堵漏方法实施堵漏。
③根据泄漏状况,可通过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漏。
(3)围堤堵截
用沙袋或泥土筑堤拦截泄漏的丙烯腈或者开挖沟坑导流、蓄积在安全地点。对泄漏液面可预先喷射泡沫加以覆盖保护,并保证有足够的厚度,降低蒸发量,防止引发池火。
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堤内和堤外雨水阀、切断阀,防止物料沿阴沟进入雨排线。
(4)倒罐输转
储罐或容器发生泄漏而无法堵漏时,可采用输导的方法将丙烯腈转入其它容器或储罐。事故单位技术人员负责倒罐输转,消防人员负责用雾状水掩护并协助操作。
(5)化学处置
稀碱液能使丙烯腈水解生成丙烯酸铵水溶液,降低了丙烯腈的危险性。而在高锰酸钾水溶液中,丙烯腈能被氧化聚合生成固体产物。因此,通过向丙烯腈残液中加入高锰酸钾水溶液或稀碱液,可以降低丙烯腈的易燃性和毒性。残液被收集后,集中处置。也可在消防车水罐中加入这些药剂,配制成稀溶液,或将泄漏的残液导入这些药剂中,进行化学中和处置。
(6)收容
对于大量泄漏,可用防爆泵将泄漏残液输转到容器内或槽车内,或使用无火花容器收集,集中进行处置。
泄漏量较小时,可用砂土、水泥粉、煤灰等惰性材料吸附残液,用无火花工具收集,集中进行处置。
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用喷雾水、蒸气、惰性气体或洗消液等彻底吹扫。
灭火剂及灭火措施:
可用雾状水、泡沫、干粉、砂土等灭火剂灭火。
若泄漏过程已发生火灾,不应盲目灭火,应先控制泄漏点周围火势,再采取冷却降温、关阀堵漏、倒罐输转等措施,切断泄漏源,从而灭火。
在没有制止泄漏绝对把握的情况下,则不得扑灭正在燃烧的火焰。如果一次堵漏失败,再次堵漏需一定时间,应立即将泄漏处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如果确认泄漏口很大,根本无法堵漏,应用射流水不间断冷却着火罐壁,并对受火势威胁的比邻罐壁和设施进行冷却保护,维持稳定燃烧,直至燃气殆尽,火势自动熄灭。用喷雾水枪驱散有毒烟气,防止烟气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注意事项:
(1)冷却水流应成抛物线喷射在罐壁上部。对高温部位应选用开花水流进行冷却。冷却要均匀。禁止用直流水直接冲击罐体和泄漏部位。
(2)设置水幕或开花、喷雾水枪驱散液体蒸气时,水流不能流入围堤内的泄漏区域。使用喷雾水枪进行驱散时,射流范围以接近地面为宜。
(3)为防止回火爆炸,应在着火罐维持燃烧后期,适时充入氮气维持罐内压力。
(4)严禁作业人员在泄漏区域的管线下方、下水道或地下空间的顶部、井口处、储罐两端等处滞留,防止爆炸冲击造成伤害。
(5)在对着火的丙烯腈容器冷却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遇有泄漏处火焰变亮耀眼、容器尖叫、晃动等爆裂征兆时,应及时撤退。
(6)救援工作结束后,应进行彻底洗消。

第5题:

论述硝酸事故危害及其泄漏事故处置。


正确答案: 事故危害: (1)火灾、爆炸
硝酸本身不燃,但与金属粉末、还原剂、可燃物接触可引起燃烧或爆炸,并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棕色烟雾。
(2)健康危害
硝酸蒸气中主要含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硝酸蒸气可使人中毒。 急性中毒症状:轻度者,流泪、结膜炎、鼻和咽喉粘膜烧灼感、胸闷、呛咳、痰中带血。重度者紫绀、呼吸困难。
皮肤接触,可出现红色斑丘疹、水疱、坏死、溃疡。
(3)环境危害
二氧化氮可造成空气污染,事故现场残液对土壤、水体可造成污染。
安全保护:
深入到泄漏区域内的人员应佩戴隔绝式空气呼吸器,穿连身式耐酸碱消防服服。
现场急救:
(1)皮肤接触:应立即脱去(祛除)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头部灼伤时,首先要注意眼的冲洗。
(2)眼睛接触:应当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以上,尽快就医。
(3)若吸入,则应迅速将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至上风头空气新鲜流通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要及时输氧,若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泄漏处置措施:
(1)关阀堵漏
①当输送物料阀门尚未损坏时,操作人员可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关闭阀门,切断泄漏途径。
②根据罐体、管道、阀门、法兰等泄漏情况,采取相应堵漏方法实施堵漏。
(2)倒罐输转
储罐或容器发生泄漏而无法堵漏时,可采用输导的方法将硝酸转入其它容器或储罐。事故单位技术人员负责倒罐输转,消防人员助操作。
(3)疏散转移
①如有可能,转移未着火的容器,防止包装破损,扩大泄漏范围。
②迅速转移周围的可燃物,或拉开间距等疏散措施,阻止泄漏物与可燃物接触。
(4)稀释降毒
①在泄漏的储罐或容器的四周设置水幕和喷雾状水,稀释、驱散硝酸烟雾,降低烟雾的毒害作用,保护现场人员,防止烟气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②对于聚集于建筑物和地沟内的硝酸烟雾,可打开门窗或地沟盖板,通过自然通风吹散或采用机械送风、氮气吹扫进行驱散。
(5)围堤堵截
用不燃耐腐蚀材料,如沙袋或泥土等筑堤拦截泄漏的硝酸或者开挖沟坑导流、蓄积在安全地点,并用大量的稀碱液或水稀释,降低其氧化作用和挥发量。
(6)收容
残液量较大时,可用耐腐蚀泵将泄漏残液输转到容器内或槽车内,集中进行处置。
残液量较小时,可用干土、干砂、煤灰等惰性材料吸附残液,集中进行处置。也可以用大量雾状水喷洒冲洗,冲洗后的废水必须收集起来,集中进行处置。
(7)化学处置
可用稀碱液处理含硝酸的泄漏残液,使之生成中性的硝酸盐溶液,降低硝酸的腐蚀性作用和挥发速度量。
灭火剂及灭火措施:
根据可燃物的性质和着火面积选择适合的灭火剂灭火。如通常可选择雾状水、泡沫、干粉、砂土等。
若硝酸泄漏后已引起可燃物起火燃烧,则灭火的同时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采取疏散转移、围堤堵截等措施,尽可能阻止泄漏物与可燃物接触,射水冷却保护受火势威胁的容器和设备,控制燃烧范围。
(2)通过关阀堵漏、倒罐输转等措施,制止硝酸泄漏。
(3)用喷雾水枪,稀释、驱散有毒烟雾,保护现场人员,防止烟气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4)收容现场残液,防止流入水体、下水道等限制性空间。
注意事项:
(1)加强个人防护,切勿直接接触泄漏物,应使用雾状水或低压水流,避免泄漏物飞溅伤人。
(2)应用稀碱液中和泄漏的硝酸,或分散抛洒固体碱末,防止局部大量积热发生喷溅。

第6题: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本题答案:对

第7题: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救援?


正确答案: 灾害特性:1、液化石油气是常见的易燃易爆气体,发生泄漏极易导致燃烧爆炸和人员中毒;2、扩散迅速,易向低洼地区流动和积聚,形成大面积危险区;3,爆炸下限极低,极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燃烧爆炸;4、燃烧猛烈,爆炸速度快,处置难度大,要求高。
处置措施:1、侦检重点查明泄漏容器(储罐及灌区)储量、泄漏部位、速度以及周边单位、水源、道路等情况;2、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疏散和严控人员、车辆、物资出入,消除火源,落实防静电措施;3、利用单位固定消防设施或移动消防装备,驱散防爆并采取关阀堵漏、输转倒罐等措施处置;4必要时具备可靠点燃条件下可实施点燃。
特别警示:1、严格警戒,禁绝火种,采取严格的防爆措施;2、车辆、人员进攻要选择上风或侧上风方向;3、设立现场安全员,确定撤离信号,实施全程监测;4、输转倒罐注意采取接地措施;5、进入重危区人员必须实施二级以上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6、严禁作业人员在泄漏区的下水道或地下空间的颈部、井口出、储罐两端等处滞留;7、组织事关单位和石化、气象、环保、卫生等部门专家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医疗保障。

第8题: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的特点是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和处置难度大。对于该种紧急事故,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立刻禁绝火源

B.关阀断源

C.注水排险

D.紧急疏散周边人员


正确答案:C

第9题:

论述氢氰酸事故危害及其泄漏事故处置。


正确答案: 事故危害: (1)火灾、爆炸
氢氰酸易挥发,蒸汽易燃,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蒸汽比空气略轻,无论是氢氰酸或其水溶液,泄漏后液体沿地面流淌,挥发的蒸气随风扩散,易形成大面积污染区和易燃易爆区,遇到点火源,可引起燃烧或爆炸。储存容器受热或因聚合放热,使压力剧增发生爆炸。
(2)健康危害
氢氰酸即使在很低的浓度时毒性也极强,可经由呼吸道、皮肤或误食而使人体中毒。 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对眼、粘膜和皮肤有刺激性,并出现中毒症状。
急性中毒症状:轻度者出现眼、咽、喉粘膜等刺激症状,或恶心、头昏、胸闷等症状。重度者产生意识不明及呼吸停止造成死亡。
氢氰酸燃烧后的烟气中含有氰化氢、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
(3)环境危害
氢氰酸及其燃烧产物可造成空气污染,事故现场残液可造成土壤、水体污染。
安全保护:
深入到泄漏区域内的人员应佩戴隔绝式空气呼吸器,穿气密性消防防化服。
现场急救:
如有必要,应对中毒者提供特效解毒剂,如4-二甲氨基苯酚(4-DMAP)、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并及时就医。
(1)皮肤接触:应立即脱去(祛除)污染的衣着,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皮肤至少15分钟,头面部冲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眼睛,并及时就医。
(2)眼睛接触:应当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以上,并及时就医。
(3)若吸入,则应迅速将中毒人员转移出污染区至上风头空气新鲜流通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要及时输氧,若无脉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泄漏处置措施: (1)稀释防爆
在泄漏的储罐或容器的四周设置水幕和喷雾状水,稀释、驱散空气中的氢氰酸,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防止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2)关阀堵漏
①当输送物料阀门尚未损坏时,有必要时,应充分冷却阀门,事故单位技术人员负责关闭阀门,切断泄漏途径,消防人员负责用雾状水掩护并协助操作。
②罐体、管道、阀门、法兰等泄漏,有必要时,应充分冷却有关部位,再根据泄漏情况,采取相应堵漏方法实施堵漏。
(3)围堤堵截
用沙袋或泥土筑堤拦截含有氢氰酸的残液或者开挖沟坑导流、蓄积在安全地点。对泄漏液面可预先喷射泡沫加以覆盖保护,并保证有足够的厚度,降低蒸发量,防止引发池火。
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堤内和堤外雨水阀、切断阀,防止物料沿阴沟进入雨排线。
(4)倒罐输转
储罐或容器发生泄漏而无法堵漏时,可采用输导的方法将氢氰酸转入其它容器或储罐。事故单位技术人员负责倒罐输转,消防人员负责用雾状水掩护并协助操作。
(5)化学处置
氢氰酸与碱反应生成不挥发的氢氰酸盐。如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氰化钠,氰化钠仍剧毒,但在碱性条件下氰化钠能被氧化剂如次氯酸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此外,氰化钠能与亚铁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毒的稳定配合物亚铁氰化钠(俗称黄血盐)。
因此,可通过向氢氰酸残液中加入次氯酸盐的碱溶液或亚铁盐的碱溶液消除或降低氢氰酸毒性和易燃性。残液被收集后,集中处置。也可在消防车水罐中加入这些药剂,配制成稀溶液,或将泄漏的残液导入这些药剂中,进行化学中和处置。
(6)收容
对于大量泄漏,可用防爆泵将泄漏残液输转到容器内或槽车内,或使用无火花容器收集,集中进行处置。
泄漏量较小时,可用砂土、水泥粉、煤灰等惰性材料吸附残液,用无火花工具收集,集中进行处置。
事故现场空气流动性较差的空间,如封闭房间内的死角处、低洼地、下水道、沟渠等处,应用喷雾水、蒸气、惰性气体或洗消液等彻底吹扫。
灭火剂及灭火措施:
可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砂土等灭火剂灭火。
若泄漏过程已发生火灾,不应盲目灭火,应先控制泄漏点周围火势,再采取冷却降温、关阀堵漏、倒罐输转等措施,切断泄漏源,从而灭火。
在没有制止泄漏绝对把握的情况下,则不得扑灭正在燃烧的火焰。如果一次堵漏失败,再次堵漏需一定时间,应立即将泄漏处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如果确认泄漏口很大,根本无法堵漏,应用射流水不间断冷却着火罐壁,并对受火势威胁的比邻罐壁和设施进行冷却保护,维持稳定燃烧,直至燃气殆尽,火势自动熄灭。用喷雾水枪驱散有毒烟气,或设置水幕,防止烟气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注意事项:
(1)冷却水流应成抛物线喷射在罐壁上部。对高温部位应选用开花水流进行冷却。冷却要均匀。禁止用直流水直接冲击罐体和泄漏部位。
(2)设置水幕或开花、喷雾水枪驱散液体蒸气时,水流不能流入围堤内的泄漏区域。
(3)为防止回火爆炸,应在着火罐维持燃烧后期,适时充入氮气维持罐内压力。
(4)严禁作业人员在泄漏区域的管线下方、下水道或地下空间的顶部、井口处、储罐两端等处滞留,防止爆炸冲击造成伤害。
(5)在对着火的氢氰酸储罐冷却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遇有泄漏处火焰变亮耀眼、容器尖叫、晃动等爆裂征兆时,应及时撤退。
(6)救援工作结束后,应进行彻底洗消。

第10题:

下列不属于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特点的是()。

  • A、易发生爆炸燃烧
  • B、燃烧猛烈、爆炸迅速
  • C、处置难度大
  • D、事故隐蔽性强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