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某等17人参加了某旅行社组织的“成都、九寨沟、黄龙六日游”。该

题目

韩某等17人参加了某旅行社组织的“成都、九寨沟、黄龙六日游”。该旅游团从成都去九寨沟的路上,旅行社安排的汽车发生了故障。因为修车耽误了时间,旅游团不能按原计划赶到九寨沟。按原计划第三天应该游览的黄龙也顺延到了第四天。该天旅游团出发去黄龙,但半路遇到临时塌方,不得不放弃游览黄龙。游览结束后,韩某等旅游者要求旅行社就没有游览黄龙予以赔偿。旅行社辨称,汽车出现故障耽误时间是不可抗力,没有游览黄龙的原因是塌方,也是不可抗力,旅行社均不承担赔偿责任。您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旅行社安排的汽车发生故障,是不可以避免的,属于不可抗力
  • B、临时塌方属于不可抗力,但当事人延迟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 C、由于旅游社提供的车辆发生故障,未按原计划第三天参观黄龙而遭遇到不可抗力,是不能免责的
  • D、旅行社应该退还黄龙洞的景点门票费、导游服务费等相关费用,并赔偿同额违约金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C,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马某参加了V旅行社组织的“重庆、宜昌、三峡、九寨沟、成都、乐山16日游”.预交了全额旅游费用3500元.按照行程计划.旅游团将返回成都的前一天晚饭时.导游向大家宣布了一件突发事件:由于山体滑坡.返回成都的道路被堵.旅游团只能滞留在乐山.等待交通恢复.旅游团滞留乐山一天后.交通恢复.启程返回成都.由于长江游船的船票和从宜昌返回旅游出发地点火车票已经预定.为避免更大损失.旅行社的导游与马某等旅游者商议.决定取消九寨沟一地的旅游计划.按时赶回重庆.衔接下一段的行程.接下来的旅游活动按计划顺利完成.马某返回后向旅行社提出.九寨沟旅游活动取消.旅游费应该退还.旅行社认为.取消九寨沟旅游活动系不可抗力造成的.不予退费.旅行社反过来要求旅游者马某现在支付滞留乐山期间发生的费用.

请根据有关法律回答以下问题:

(1)滞留乐山期间的费用应该谁来承担?有何依据?

(2)九寨沟一地的旅游费用是否应该退还旅游者?有何依据?


正确答案:
(1)旅行社不承担滞留乐山、不能按时返回成都的责任.旅游者在乐山滞留期间发生的直接费用.应该由旅游者自行承担.如果旅行社先行承担.旅游者应当退还此笔款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2)旅行者支付的圃款中所含九寨沟一地旅游活动的费用.旅行社应当退还给旅游者.为减少损失.取消九寨沟的旅游活动.旅行社安排处理得当合理.但根据合同法.需要归还旅游者没有产生旅游活动的费用.

第2题:

2006年10月,某市旅游执法部门接到旅游者许先生等18人的投诉,称经王某的介绍于国庆期间参加了H旅行社组织的“云南、大理、丽江六日游”旅行团,王某担任该团的全陪;但在云南旅游期间,原定的三星级宾馆实际为一星级,餐饮标准也低于原定标准,因此要求H旅行社进行赔偿.经该市旅游执法部门调查,得知H旅行社实为另一旅行社的工作人员李某与某公司的业务员张某拼凑而成、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和注册等级的无证旅行社,王某为S旅行社的合法导游,因担任该团全陪而获得导游费1000元.

请问:

(1)许先生等人的要求该如何解决?

(2)旅游执法部门应对李某、张某怎样处罚?

(3)王某存在哪些过错?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正确答案:
2.答案要点:
(1)按照规定,旅行社应当为旅游者提供约定的各项服务,所提供的服务不得低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根据《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规定》,旅行社安排的旅游活动及服务档次与协议、合同不符,造成旅游者经济损失的,应退还旅游合同金额与实际花费的差额,并赔偿等额违约金.据此许先生等人可以要求H旅行社赔偿.
(2)根据《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旅行社业为许可经营行业.经营旅行社业务,应当报经有权审批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批准,领取《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并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手续.未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并取得许可证的,不得从事旅游业务.本案例中,李某和张某无证经营旅游业务,按照规定,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非法经营,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以人民币l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3)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导游人员未经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揽或者以其他方式直接承揽导游业务进行导游活动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导游证并予以公告.根据这一规定,导游员王某虽为另一旅行社的合法导游员,但其未经合法旅行社委派,视同私自承揽导游业务,应责令王某改正,并处相应罚款,同时没收其1000元的非法所得.

第3题:

导游赵某率一香港团队游览九寨沟、黄龙景区.为了诱导游客自费观看九寨沟藏羌歌舞,赵某谎称晚会门票很大部分将捐给希望工程,结果购票者十分踊跃;次日,赵某又在赴黄龙景区途中,以黄龙景区海拔高需要自备氧气瓶为由,安排游客到计划外的氧气站购买氧气,并收受氧气站给予的30元回扣.

请分析:

(1)赵某存在哪些违规?

(2)赵某应该如何安排游客观看计划外的文娱节目?

(3)赵某安排游客购物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正确答案:
  1.答案要点:(1)①欺骗游客消费;②收受回扣.(2)①如实介绍;②协助购票;③安排往返车辆o (3)①如实介绍本地商品的特色及选购方法;②不强劝游客购物;③不可私拿回扣.

第4题:

2007年8月10日至15日,赵某等15名上海旅游者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九寨黄龙四飞五日游”’按合同约定应于8月14日乘飞机从九寨沟返回成都,但由于雷电天气,预定航班被取消.旅行社为了确保8月15日准时乘上成都至上海的航班,拟改乘大巴赶回成都,但与旅游者协商未达成一致,旅游者坚持按约定乘机返回成都,导致团队滞留九寨沟2天,直到8月17日旅行社设法买到机票后才回到成都.李某等旅游者为此投诉至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旅行社承担违约责任并支付他们滞留九寨沟期间的食宿费用及误工费.

请问:

(1)该旅行社是否违约,是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为什么?


正确答案:
 2.答案要点:(1)旅行社违约,但应当免除承担违约责任.因为按合同约定,旅游者应于8月14日乘飞机返回成都,所以应属违约.但旅行社违约是由于雷电天气,航班被取消所致,即属不可抗力所致,因而应该免除承担违约责任.

第5题:

某旅行社组织 25 人三日游旅游团,每人团费 700 元(按合同约定,每人已预交 600 元);由韩某担任该团导游。在游览途中,韩某与旅游者发生争执,遂擅自离开旅游团队未归,造成旅游者滞留。

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回答以下问题:

(1)韩某构成了什么行为?该行为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2)对韩某扣减分值后,还应做哪些处罚?

(3)应如何赔偿游客的损失?


正确答案:

2.答题要点:
(1)构成中止导游活动的行为(2分)。必须在导游活动已经开始尚未结束之前;必须是擅自中止;必须是彻底中止(3分)。
(2)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1分),暂扣导游证3~6个月(2分);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导游证并予以公告(2分)。
(3)旅行社应承担旅游者滞留期间所支出的食宿费用等直接费用,并赔偿全部旅游费用30%的违约金210元(5分)。

第6题:

成都市某旅行社欲聘用具有特定语种语言能力的王某临时从事导游活动,按照导游人员管理 条例,应( ).

A.由王某向成都市旅游局申请领取临时导游证

B.由王某向四川省旅游局申请领取临时导游证

C.由该旅行社向四川省旅游局申请领取临时导游证

D.由该旅行社向成都市旅游局申请领取临时导游证


正确答案:C

第7题:

马某参加了V旅行社组织的“重庆、宜昌、三峡、九寨沟、成都、乐山16日游”,预交了全额旅游费用3500元。按照行程计划,旅游团将返回成都的前一天晚饭时,导游向大家宣布了一件突发事件:由于山体滑坡,返回成都的道路被堵,旅游团只能滞留在乐山,等待交通恢复。旅游团滞留乐山一天后,交通恢复,启程返回成都。由于长江游船的船票和从宜昌返回旅游出发地点火车票已经预定,为避免更大损失,旅行社的导游与马某等旅游者商议,决定取消九寨沟一地的旅游计划,按时赶回重庆,衔接下一段的行程。接下来的旅游活动按计划顺利完成。马某返回后向旅行社提出,九寨沟旅游活动取消,旅游费应该退还。旅行社认为,取消九寨沟旅游活动系不可抗力造成的,不予退费。旅行社反过来要求旅游者马某现在支付滞留乐山期间发生的费用。

问题:

①滞留乐山期间的费用应该谁来承担?有何依据?

②九寨沟一地的旅游费用是否应该退还旅游者?有何依据?


正确答案:

旅行社不承担滞留乐山、不能按时返回成都的责任,旅游者在乐山滞留期间发生的直接费用,应该由旅游者自行承担,如果旅行社先行承担,旅游者应当退还此笔款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旅行者支付的团款中所含九寨沟一地旅游活动的费用,旅行社应当退还给旅游者。为减少损失,取消九寨沟的旅游活动,旅行社安排处理得当合理。但根据合同法,需要归还旅游者没有产生旅游活动的费用

第8题:

刘某等3名旅游者报名参加了当地A旅行社组织的“北京六日游”.并签订了旅游合同.但由于人数不足.A旅行社临时把刘某等3人转给了B旅行社.直到出发当日.刘某才得知.在旅游过程中.又因为B旅行社与当地的接待的C旅行社之间发生了团款纠纷.导致行程中的故宫、颐和园等景点被迫取消.旅游者十分不满.旅游结束后.刘某等向旅游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投诉.认为故宫.颐和园是非常重要的景点.这些地方没去等于白去了北京.要求A旅行社赔偿全部旅游费用.A旅行社辩称.当时已经把刘某3人转给了B旅行社.自己没有赚一分钱.此次旅游景点的遗漏.完全由于B旅行社造成的.应向有过错的B旅行社提出.请问A旅行社的辩解是否成立?


正确答案:
A旅行社辩解不成立.根据《旅行社管理条例》.旅行计因故不能成团.将已签约的旅游者转让给其他旅行社出团时.要征得旅游者书面同意.本案例中.A旅行社转让时.刘某并不知情.A旅行社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旅游者要求赔偿全部旅游费用的要求也是不合适的.根据《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试行标准》.擅自改变活动日程.减少或变更参观项目.应当退还景点门票、导游服务费并赔偿同额违约金.

第9题:

2007年9月28日,王某与某旅行社签订了国内旅游组团标准合同,并交款4900元。同年10月2日,在该旅行社的组织下,王某等25人出发到九寨沟和黄龙旅游。但游览九寨沟后赶赴黄龙时,由于下雨、修路等原因,道路十分难行,且有翻车的可能。导游员考虑到游客的生命安全,在征得车上20名游客的同意(王某等5人反对)后取消了去黄龙的旅游,改游牟尼沟,并报告了旅行社。回来后,王某等5人认为旅行社违约取消黄龙景点,到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投诉,要求旅行社退回全部费用并承担相应损失。

请你运用所学法律、法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导游员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旅游者的投诉是否成立?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应如何处理这起纠纷?


正确答案:

(1)导游员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依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导游人员在旅游活动中享有调整或变更接待计划权,尽管张某等5人反对,但是由于发生了法定的紧急情况,导游员只要征得多数旅游者的同意,就可以行使该项权力。
(2)旅游者的投诉不成立。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应依据《暂行规定》的有关条文规定,撤销立案,通知张某等5人并说明理由。

第10题:

梁某与甲旅游公司签订合同,约定梁某参加甲公司组织的旅游团赴某地旅游。旅游出发前15日,梁某因出差通知甲公司,由韩某替代跟团旅游。旅游行程一半,甲公司不顾韩某反对,将其旅游业务转给乙公司。乙公司组织游客参观某森林公园,该公园所属观光小火车司机操作失误致火车脱轨,韩某遭受重大损害。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即使甲公司不同意,梁某仍有权将旅游合同转让给韩某
B:韩某有权请求甲公司和乙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C:韩某有权请求某森林公园承担赔偿责任
D:韩某有权请求小火车司机承担赔偿责任

答案:A,B,C
解析:
【考点】旅游合同;侵权责任【详解】《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0条规定:“旅游经营者将旅游业务转让给其他旅游经营者,旅游者不同意转让,请求解除旅游合同、追究旅游经营者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旅游经营者擅自将其旅游业务转让给其他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遭受损害,请求与其签订旅游合同的旅游经营者和实际提供旅游服务的旅游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11条规定:“除合同性质不宜转让或者合同另有约定之外,在旅游行程开始前的合理期间内,旅游者将其在旅游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转让给第三人,请求确认转让合同效力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前款所述原因,旅游经营者请求旅游者、第三人给付增加的费用或者旅游者请求旅游经营者退还减少的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所以,A、B选项正确。《侵权责任法》第34条规定,工作人员执行工作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此,韩某有权要求森林公园承担赔偿责任,但不能要求小火车司机承担赔偿责任,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本题正确选项为A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