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手足口病?

题目

什么是手足口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手足口病诊断标准


参考答案:(一)临床诊断病例 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1.普通病例 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2.重症病例 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脑脊液异常、血糖增高,脑电图、脑脊髓磁共振、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有异常。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实验室检测作出诊断。若无皮疹,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二)实验室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诊断为实验室确诊病例:1.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疱疹液、血清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人肠道病毒(指包括CVA16和EV71等有明确证据表明可以导致手足口病的人肠道病毒)。2.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等标本中检测到CVA16或EV71特异性核酸,或从脑脊液、疱疹液、血清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人肠道病毒(指包括CVA16和EV71等有明确证据表明可以导致手足口病的人肠道病毒)的特异性核酸。3.血清标本人肠道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滴度1:256,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肠道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有4倍或4倍以上的升高。

第2题:

下列对手足口病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 A、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手足口病
  • B、治疗手足口病无特效药物
  • C、以支持疗法为主
  • D、主要是抗菌治疗

正确答案:D

第3题:

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是( )


正确答案:E

第4题:

成人不会感染手足口病。()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预防手足口病的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3、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4、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注意搞好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6、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7、家禽、家畜要圈养,避免人、畜混住一处,尤其要减少儿童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8、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9、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10、托幼机构应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
11、强化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12、加强食品与环境卫生工作,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场所传播。

第6题:

手足口病是近几年幼儿高发病,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以(  )岁幼儿为主。

A.1—2
B.2—3
C.3—4
D.4—5

答案:A
解析: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传染病。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患儿的水疱液、鼻咽分泌物及粪便中均可能带有病毒。夏季是高发期,1—2岁幼儿多见。

第7题:

预防手足口病的十五字方针是什么?手足口是什么病毒传染病?


正确答案: (1)、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2)、肠道病毒传染病

第8题:

手足口病预防


参考答案:(一)健康教育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在政府领导下,与当地教育、宣传、广电等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利用12320公共卫生公益热线、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短信、宣传单/宣传画等多种方式,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使5岁以下儿童家长及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等了解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掌握最基本的预防措施,强调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环境卫生措施对于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动员托幼机构老师和管理人员、儿童家长成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主动参与者,形成群防群控。与重症或死亡病例发病前1周或发病后有共同生活、居住史的5岁以下儿童,要对其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儿童的密切观察,出现症状要及时就诊和治疗。(二)重点人群及重点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为降低人群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减少聚集性病例,避免医院感染,各地要做好以散居儿童为主的重点人群和以托幼机构、医疗机构为主的重点场所的预防控制工作。1.散居儿童的预防控制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2)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喝生水及不吃生冷食物。(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5)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6)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2.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1)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2)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3)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4)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5)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6)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7)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3.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1)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预检分诊,专辟诊室(台)接诊发热、出疹的病例。增加候诊及就诊等区域的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例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或更换使用一次性手套。(3)诊疗、护理手足口病病例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仪器、体温计及其他物品等要及时消毒。(4)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5)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第9题:

关于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判定标准描述正确的是()

  • A、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但不足10例手足口病病例
  • B、同一班级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 C、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3例及以上、但不足5例手足口病病例
  • D、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


正确答案: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手足口病病人及隐性感染者,病人在发病前数天即有传染性,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患者疱疹液中病毒量最大,咽部分泌物、粪便内均含有大量病毒,都是传染源。孕妇分娩时受感染,更易传染新生儿。
由于手足口病传染源广泛,所以就有多种传染途径,主要经口和呼吸道,如通过接触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的粪便、咽部分泌物、疱疹液污染的毛巾、手帕、牙杯、玩具、食具及床上用品、内衣等传播。患者咽部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也可能经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