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第158窟反映释迦牟尼涅盘的()经变,是敦煌唐代经变画的代

题目

莫高窟第158窟反映释迦牟尼涅盘的()经变,是敦煌唐代经变画的代表作之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选项中对“敦煌舞谱”表述正确的是:( )

A.甘肃敦煌莫高窟第十七窟(藏经洞)保存的中国五代舞谱残卷简称敦煌舞谱。
B.甘肃敦煌莫高窟第十七窟(藏经洞)保存的中国汉舞谱残卷简称敦煌舞谱。
C.甘肃敦煌莫高窟第十七窟(藏经洞)保存的中国周舞谱残卷简称敦煌舞谱。

答案:A
解析:

第2题:

唐代莫高窟营造了一些大佛,包括第()窟的北大像和第()窟的南大像。

  • A、96
  • B、45
  • C、130
  • D、158

正确答案:A,C

第3题:

我国甘肃敦煌103窟的盛唐壁画《维摩诘经变》是()题材的人物画。

A.文化

B.佛教

C.艺术

D.神话


参考答案:B

第4题:

榆林窟第25窟的()中的婚嫁图,新娘着吐蕃装。宾客中有着汉装者,也有着吐蕃装者,反映了中唐时期汉族与吐蕃族通婚的状况。

  • A、法华经变
  • B、观无量寿经变
  • C、弥勒经变
  • D、药师经变

正确答案:C

第5题:

莫高窟初唐第220窟、盛唐第103窟的()经变中都画有帝王图,人物表现生动,线描技法精湛,堪与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相媲美。

  • A、法华
  • B、华严
  • C、维摩诘
  • D、金光明

正确答案:C

第6题:

丝绸之路上的商人时常会遭遇强盗的袭击,敦煌莫高窟中有一幅壁画就生动地描绘了西域胡商遇盗的场面,这幅画就在莫高窟第()窟。


正确答案:45

第7题:

第220窟的()中画出了帝王听法的形象,与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画的《历代帝王图》很相似。

  • A、维摩诘经变
  • B、阿弥陀经变
  • C、法华经变
  • D、观无量寿经变

正确答案:A

第8题:

高中美术《敦煌莫高窟》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上午辽宁省沈阳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敦煌莫高窟》
2.内容:敦煌莫高窟壁画
(1)大西北戈壁滩上的敦煌莫高窟,保存了从十六国时期到元代上千年的佛教壁画,共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其中特别灿烂辉煌的是北朝和隋唐时期的作品。
(2)壁画的题材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佛传故事和释迦牟尼前生的本生故事。另一类是经变,唐代流行称作“转变”的说唱艺术,与图画相配合,那些画称为“变相”,说唱的文本称做“变文”。依据佛经内容画出的绘画作品就叫做“经变”。经变画有些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色彩绚烂,反映出当时绘画艺术的高度水平,是把佛教教义通俗化形象化的大型宣传画。
(3)考生可选择一至二个知识点进行试讲。
3.基本要求:
(1)写出教学过程的主要步骤;
(2)试讲过程中配合教学适当板书;
(3)教学过程中设计提问;
(4)试讲时间为10分钟左右。



课例参考图
答辩题目
1.除了敦煌莫高窟,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石窟,举例说明?
2.请简要分析一下你对敦煌莫高窟的了解。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视频播放《九色鹿》动画片段,并说一说九色鹿的故事出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得出敦煌莫高窟,从而引入课题。
活动二:描述分析
1.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让学生介绍关于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概况,学生回答,教师整理:大西北戈壁滩上的敦煌莫高窟,保存了从十六国时期到元代上千年的佛教壁画,共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其中特别灿烂辉煌的是北朝和隋唐时期的作品。
2.出示第257窟《九色鹿王本生故事》,让学生根据动画片的剧情结合壁画来讲这个故事,然后提问:该壁画是用什么方式表现故事情节的?
学生回答:在表现形式上以长方形的构图,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了六个连续的故事情节,十分严密而生动。
3.小组讨论:《九色鹿王本生故事》在人物造型、线条、色彩等方面有什么独特之处?
小组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壁画突出地塑造了鹿王矫健匀称的美丽形象。用“凹凸法”渲染,表现出物像的体积感。设色浓重强烈,多用土红、粉红、蓝、草绿等色。用遒劲挺拔的线条勾画出形象的轮廓线,笔简而有力,手法自由而纯熟,画风严峻劲拔。而画面中的山水部分则是平涂的,无皴擦,有装饰味,说明了北魏时期莫高窟壁画,既继承了民族传统,也吸收了外来艺术的优点。
活动三:总结解释
引导学生了解佛教的传播,并体会佛教中常见的佛传故事和本生故事的意思:即表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是佛传故事,表现释迦牟尼前生轮回的是本生故事。并介绍本生故事壁画多为北朝时期作品。
活动四:欣赏评价
提问:除了佛传故事和本生故事,敦煌莫高窟壁画还有什么题材?
学生结合资料回答,教师总结:还有经变题材,唐代流行称作“转变”的说唱艺术,与图画相配合,那些画称为“变相”,说唱的文本称做“变文”。依据佛经内容画出的绘画作品就叫做“经变”。经变画有些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色彩绚烂,反映出当时绘画艺术的高度水平,是把佛教教义通俗化形象化的大型宣传画。
出示172窟《西方净土变》壁画,引导学生根据欣赏《九色鹿王本生故事》的角度和方法,分组赏析该作品。然后互评、师评,可以从内容、逻辑、语言表述等方面进行评价。
活动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并引导学生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查找更多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资料然后写一篇300字的短文。



【答辩题目解析】
1.除了敦煌莫高窟,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石窟,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中国四大石窟包括: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都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文化遗迹。
2.请简要分析一下你对敦煌莫高窟的了解。
【参考答案】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位于甘肃敦煌鸣沙山东麓,是我国最重要的一处石窟寺。至今尚存492个洞窟,保存着历代塑像2400余身,壁画约45000平方米。莫高窟集建筑、雕塑、绘画三者于一体,十六国至明清历代都有建造,是中国佛教美术的宝库。莫高窟保存了千余年的历代壁画和彩塑,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中国佛教艺术从5世纪到14世纪的发展演变过程。
敦煌壁画的艺术风格,集中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制作手法和风格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敦煌莫高窟艺术史上的早期阶段,在表现技法上出现了印度佛教美术与汉晋美术的相互叠加,同时也表现了印汉两种文化的交融。人物修长,清朗飘逸,刻画追求的是内在的气质。至唐代,内容多以民族化的佛经为主,人物形象接近现实生活,注重画面的远近透视关系,有了较真的视觉效果和感受。人物造型趋于写实。
唐代彩塑将佛的慈祥大度、菩萨的温静端庄、佛弟子的聪慧虔诚、天王的威武雄壮都塑造得惟妙惟肖。从菩萨塑像可以看出唐代佛教的世俗化倾向,雕塑者运用高超的技艺,把理想中美的形象非常生动地塑造出来。

第9题:

莫高窟隋代第244窟、427窟、唐代第332窟等洞窟中都有三世佛的大型塑像,三世佛是指过去世的迦叶诸佛、现在世的()佛和未来世的()佛。

  • A、释迦牟尼、阿弥陀
  • B、释迦牟尼、卢舍那
  • C、释迦牟尼、多宝
  • D、释迦牟尼、弥勒

正确答案:D

第10题:

莫高窟第158窟营建于中唐时代,有敦煌石窟中最美的一尊释迦()。

  • A、菩萨像
  • B、迦叶像
  • C、涅槃像
  • D、阿难像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