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系指()的总水量。A、公共设施用水、市政用水、绿化用水B、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农业用水C、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设施用水D、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公共设施用水

题目

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系指()的总水量。

  • A、公共设施用水、市政用水、绿化用水
  • B、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农业用水
  • C、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设施用水
  • D、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公共设施用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城镇用水是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

A.人均用水量

B.单位产值用水量

C.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D.工业用水的单位产品用水量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的规定,下列对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应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
B.城市用水量由两部分组成
C.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污染物等分析
D.规划期内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其他用水量的总和为城市用水量组成的一部分
E.城市给水统一供给以外的工业和公共设施自备水资源供给的用水、河湖环境用水和航道用水、农业灌溉和养殖及畜牧业用水、农村居民和乡镇企业用水等用水水量的总和为城市用水量组成的一部分

答案:A,B,D,E
解析:
C项,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第5.1.2条规定,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平衡分析时,应提出保持水资源平衡对策的对策及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及产业结构。第5.1.3条规定,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保持平衡。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第3题:

读一读。

     2004年全国总用水量5548亿米³,其中生活用水占11.7%,工业用水占22.2%,农业用水占64.6%,生态用水占1.5%。与2003年比较,全国总用水量增加227亿米³,生活和工业用水比重逐渐减少,农业用水比重逐渐增大。


百分之十一点七

百分之二十二点二

百分之六十四点六

百分之一点五

第4题:

在计算小区正常用水量时,下列( )不需考虑。

A.居民生活用水量
B.公共建筑用水量
C.绿化用水量
D.消防用水量

答案:D
解析:

第5题:

下列哪类不计入小区给水设计正常用水量?( )

A.居民生活用水量
B.消防用水量
C.绿化用水量
D.未预见用水及管网漏水

答案:B
解析:
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3.1.1小区给水设计用水量应根据下列用水量确定:1居民生活用水量;2公共建筑用水量;3绿化用水量;4水景、娱乐设施用水量;5道路、广场用水量;6公用设施用水量;7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8消防用水量。注:消防用水量仅用于校核管网计算,不计入正常用水量。

第6题:

综合生活用水是指( )。

A.居民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浇洒道路绿地用水

B.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

C.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市政用水

D.居民用水和小区公区建筑用水


正确答案:B

第7题:

在居住小区给水用水量设计中,以下哪项不计入正常用水量?( )

A.绿化用水
B.居民生活用水
C.消防用水
D.未预见用水和管道漏水

答案:C
解析:

第8题:

实施黄河水量调度,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合理安排(),防止黄河断流。

A、农业用水

B、工业用水

C、生态环境用水

D、建设用水


答案:ABC

第9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
A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B农业用水
C工业用水
D生态环境用水


答案:A
解析:
开发、利用水资源, 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

第10题:

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 )部门的需要。

A.农业用水
B.工业用水
C.生态环境用水
D.航运

答案:A,B,C,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用水需要。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