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2岁。胃癌切除术后伴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严重贫血,Hb46g/L,申请输血。输血科做血型鉴定时发现ABO血型系统正反定型不符,正定为AB型,反定为A型,Rh(D)阳性。 引起该病例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的因素有?(至少列举7条)

题目

患者,男,52岁。胃癌切除术后伴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严重贫血,Hb46g/L,申请输血。输血科做血型鉴定时发现ABO血型系统正反定型不符,正定为AB型,反定为A型,Rh(D)阳性。 引起该病例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的因素有?(至少列举7条)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技术和事务工作的错误:
1)标本或试剂搞错,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2)器材不清洁,产生假阳性结果。
3)试剂污染或失效,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4)离心过度或不足,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5)阳性反应产生溶血现象未能识别,导致假阴性结果。
6)漏加试剂,产生假阴性。
7)结果记录或判断错误,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8)细胞与血清间比例不适当,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2)血清异常:华道氏胶或血清蛋白引起缗钱(串)状形成,影响反定型结果。 
(3).红细胞致敏:受免疫球蛋白致敏的红细胞,在含高蛋白介质的试剂中,可发生凝集。 
(4).异常基因型:ABO亚型的检查中,A、B抗原可能为弱抗原,难以检出。 
(5).近期输血:试验前曾输入过其它ABO型别的血液,使血液标本成为不同型别的红细胞混合物,定型时显示“混合外观凝集”现象。 
(6).嵌合体血型(开米粒,Chimerism):这种血型者体内有二群红细胞群体,定型时可以出现“混合外观凝集”现象。 
(7).疾病因素导致抗原减弱:某些白血病患者和难治性贫血患者中,ABO血型系的抗原性可受到抑制,检出困难。 
(8).红细胞多凝集现象:红细胞因遗传或获得性的表面异常,发生多凝集现象。 
(9).获得性B:由于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红细胞可获得“类B”的活性。 
(10).血型特异性物质过高:一些卵巢囊肿病例,血型物质的浓度很高,可中和抗A和抗B定型试剂,要得到正确的正定型结果,必须洗涤红细胞多次。 
(11).近期内进行大量的血浆置换治疗:由于使用大量的非同型的血浆作置换治疗,标本血清中含有所输供体提供的抗A或抗B抗体,造成反定型错误。 
(12).异常的血浆蛋白;受检者血浆中异常的白蛋白、球蛋白比例,高浓度的纤维蛋白原等问题,能导致钱串状形成,造成假凝集现象。 
(13).意外抗体的存在:受检者血浆中,含有ABO血型抗体以外的不规则抗体,与试剂A、B细胞上的抗原起反应。 
(14).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丙种球蛋白量减低)病例,可能会因免疫球蛋白水平全面下降而使血清定型时不见凝集或见弱凝集反应。 
(15).药物等因素:药物、右旋糖酐及静脉注射某些造影剂可引起红细胞聚集而类似凝集。 
(16).年龄因素:在尚未产生自己的抗体的婴儿,或由母亲被动获得抗体的婴儿,或抗体水平下降的老人,试验时可出现异常的结果。 
(17).防腐剂因素:患者可能含有对防腐剂中的成分或对混悬介质的抗体,导致ABO定型差错。 
(18).单克隆定型试剂与人源多克隆定型血清在判读和分析弱抗原,特别是ABO亚型抗原时,会有差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19岁。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输血史,无放疗和化疗史。需要输血治疗。检查血型时,正定型,患者红细胞与抗A、抗B抗体均不凝集。同时用标准A型红细胞试剂、B型红细胞试剂检测。结果:Bc(3+)Ac(-)。该病人正定型血型为A、A

B、B

C、O

D、AB

E、A1

该病人反定型血型为A、A

B、B

C、O

D、AB

E、A2B

从正反定型结果可知该患者血型是A、A

B、B

C、O

D、AB

E、正反定型不符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A


问题 3 答案:E

第2题:

临床医生申请血浆时,输血前相容性检测项目不包括

A、受血者ABO正反定型

B、Rh血型测定

C、供血者ABO血型反定型复核

D、主侧交叉配血

E、次侧交叉配血


参考答案:D

第3题:

(案例题干)患者女性,52岁。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在胃癌切除术后出现严重贫血, Hb46g/L,申请输血。输血科做血型鉴定时发现ABO血型系统正、反定型不符,正定为AB型,反定为A型,Rh(D)阳性。引起该病例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的因素有A.操作技术错误

B.血清中有可溶性血型物质

C.红细胞致敏

D.意外抗体的存在

E.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F.获得性B

G.疾病因素导致抗原减弱

排除了操作技术错误,要鉴定该患者血型应做的处理有A.37℃孵育,排除冷自身抗体的干扰

B.盐水洗涤红细胞后再作ABO正向定型和Rh(D)鉴定,排除缗钱状凝集

C.红细胞56℃放散后再作ABO正向定型和Rh(D)鉴定

D.用放散后的红细胞吸收血清后再作ABO反向定型

E.C反应蛋白测定

F.不规则抗体检测

G.血清蛋白电泳

对于该病人要输血抢救,但役有时间对其血型作出正确鉴定,可输注A.AB型红细胞

B.AB型红细胞+AB型血浆

C.O型红细胞

D.O型红细胞+O型血浆

E.O型红细胞+AB型血浆

F.A型红细胞

G.B型红细胞

通过血型基因鉴定,患者血型为A型,Rh(D)阳性,可输注A.A型红细胞

B.A型红细胞+A型血浆

C.A型红细胞+O型血浆

D.O型红细胞

E.O型红细胞+O型血浆

F.O型红细胞+AB型血浆

对于该病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病人每次输血要使缸红蛋白提高到正常值

B.该病人每次不宜大量输血,不需使血红蛋白提高到正常值

C.若该病人伴有心功能不全,主张输全血

D.若该病人已出现输血后溶血和DIC,不主张输血

E.该病人作常规交叉配血较难找到相合的血液

F.输血前可用地塞米松预防输血反应发生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ABCDF


问题 2 答案解析:ABCDF


问题 3 答案解析:CE


问题 4 答案解析:ABDF


问题 5 答案解析:BDE

第4题:

临床医生申请血浆时,输血前相容性检测项目不包括(  )。

A.受血者ABO正反定型
B.Rh血型测定
C.供血者ABO血型反定型复核
D.主侧交叉配血
E.次侧交叉配血
H.Y

答案:D
解析:
申请输注血浆,输血前相容性检测项目不包括主侧交叉配血。

第5题:

由同种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原因有:

A、误输ABO血型不合的血液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Rh血型不合

D、某些药物引起的溶血

E、一般血型血清学方法未能发现的血型抗体


参考答案:ACE

第6题:

ABO正反定型不符时应

A、进行疑难血型鉴定(含亚型)

B、正定型增加抗A1和抗H

C、反定型增加A2、O细胞进行检测

D、确定血型后选择相同或交叉配血相容的血液进行输血

E、以上均应开展


参考答案:E

第7题:

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后溶血现象反而加重,应考虑下列选项中的

A、ABO血型不符

B、Rh血型不符

C、自身抗体异常

D、A、B都可能

E、A、B都不可能


参考答案:D

第8题:

何谓ABO血型的正反定型?


参考答案:

1)正定性试验:
根据RBC与特异性抗体的反应来分型,即用抗A抗体判定A抗原,用抗B抗体判定B抗原。
2)反定型试验:
依据血清中的凝集素与标准型RBC膜上的凝集原反应的性质,即用标准的A型RBC判定抗A抗体,用标准的B型RBC判定抗B抗体,同时也应用抗H抗体判定H抗原。


第9题:

某男,55岁,患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入院做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试管法),正定型:抗A+,抗B-,抗AB+。反定型:Ac-,Bc-,Oc-。镜下观察为缗钱状凝集。继续做自身对照不凝集,抗体筛查阴性,吸收放散试验测定含A抗原,唾液中血型物质也含A物质,最后确定血型为A型。该患者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为

A、串钱状假凝集

B、抗原减弱

C、ABO抗体丢失

D、多次输血

E、免疫球蛋白的干扰


参考答案:C

第10题:

申请含有红细胞血液成分需要做哪些检测(  )。

A.受血者ABO正反定型、RhD血型测定,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复核、RhD血型复核,主次侧交叉配血
B.受血者ABO正反定型、RhD血型测定,供血者ABO血型反定型复核,血小板血清学交叉配血
C.受血者ABO正反定型、RhD血型测定、抗体筛检,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复核、RhD血型复核,主次侧交叉配血
D.受血者ABO正反定型、RhD血型测定,供血者ABO血型反定型复核,次侧交叉配血
E.受血者ABO正反定型、RhD血型测定,供血者ABO血型反定型复核,主侧交叉配血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