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该制度始于()
第1题:
与“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原则对应的是( )
A.分封制
B.王子王位继承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禅让制
第2题:
《春秋·公羊传》记载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句话,反映了西周时期的()
第3题:
在我国封建法律制度中,从取得家长身份的方式来看,是按()确定的,反映出嫡庶兄弟姐妹间的不平等。如有嫡子数人时,是“立嫡以长不以贤”。若有嫡庶子并存时,则是“立子以贵不以长”。如果无嫡子、只有庶子时,有时立其长者,有时用占卜的方式确定。
A.长子继承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长孙继承制
D.嫡长孙继承制
第4题:
西周一开始就确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嫡长继承制,从而进一步完备了宗法制度。
第5题:
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保障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②防止贵族之间因权位和财产继承问题发生纷争③保证了统治者的德才素质④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6题:
西周时期出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现象。这反映了()。
第7题:
隐长又贤,但不宜立的原因是()。
第8题:
A、立嫡以贤
B、立嫡以长
C、立嫡以能
D、立嫡以亲
第9题: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西周确立的这种制度能在其后约3000年间被尊为正统定制,其主要原因是()
第10题:
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