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世”十多年来,截止2013年12月,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

题目

中国“入世”十多年来,截止2013年12月,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4亿。与数量飙升同步,汽车的档次也日渐提升。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也引发了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停车紧张等。汽车产业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空气污染问题。中国入世十多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变化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观点?(12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汽车保有量增加,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4分)
②发展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入世十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增加,档次提升。(4分)
③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汽车产业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空气污染问题。(4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49年至1965年,我国建成了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实现了中国汽车工业零的突破,接着建立了 ),形成我国汽车主要的生产基地。

A南京汽车制造厂

B上海汽车制造厂

C济南汽车制造厂

D北京汽车制造厂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

下列关于我国国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间,我国的全国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下降了20%
B. 2011年,我国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
C. 2011年超级稻试验田亩产突破800公斤,我国杂交稻技术在世界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D.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增加,“橄榄型”结构逐渐显现

答案:B
解析:
A项,我国全国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已由2000年的517.9升/人*天下降至2010年的364.7升/人*天,10年间下降了30%,说法错误。C项,2011年超级稻亩产已经突破了900公斤,说法错误。D项,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 4聚焦民生)》称,到2009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已达2.3亿人,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中国城市中低收入阶层比重仍然偏大,所期望的“橄榄型”结构并未出现,故D项说法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3题:

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万辆。

A.30

B.40

C.45

D.100


答案:C

第4题:

日前,()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品牌汽车累计突破1000万辆,成为中国汽车行业首家自主品牌汽车突破千万辆的企业。


正确答案:长安

第5题:

入世十年来,加入WTO对中国农业产生的现实影响。


正确答案: 有利影响
1.改善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环境
2.进一步推动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
3.促进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4.使中国能够参与制定国际农产品贸易新规则
不利影响
对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产生较大影响
增加了解决农村社会经济矛盾的难度
政府对农业特别使粮食进行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

第6题:

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是()。

A.12089万辆

B.11036万

C.9800万辆

D.13698万辆


答案:A

第7题: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强劲,截至2017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70万辆,约占全球保有量的( )。

A.30%
B.45%
C.55%
D.70%

答案:C
解析:

第8题:

若2002年到2006年,私人汽车保有量占全部民用汽车保有量的比重没有变化,则2002年底,我国的全部民用汽车保有量为( )。

A. 968.9万辆

B.1666.4万辆

C.2641万辆

D.1535万辆


正确答案:D

D[解析]2002年底,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为:2333÷(11+140. 8%)≈968.9(万辆),占全部民用汽车保有量的比重是63, 1%,则2002年底,全部民用汽车的保有量是:968.9÷63. 1% -1535(万辆),本题选D.

第9题: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强劲,截至2017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70万辆,约占全球保有量的()。

  • A、30%
  • B、45%
  • C、55%
  • D、70%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今年是中国入世10周年,十年前的12月11日中国经过艰苦漫长的谈判,终于签署了协议,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入世”的利和弊。当时人们认为“入世”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利也有弊。对于纺织业、小家电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是有利的,对于汽车、农业等敏感行业会带来巨大的冲击,但总的说来是利大于弊。“入世”以后,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并没有大幅度增加;我国的汽车产量却大幅度增加。可见利和弊不是绝对的。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法的?


正确答案: 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利和弊不是绝对的,体现了这一点。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入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也有弊体现了这一点。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入世”对不同部门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体现了这一点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入世”有利也有弊,但利大于弊,体现了这一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