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诸项中,关于我国犯罪现象表述正确的有()。
第1题: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公民犯罪,适用我国刑法的条件是( )
A.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
B.按照犯罪地的法律应受刑罚处罚
C.属于侵犯我国公共财产的犯罪
D.属于侵犯我国国家安全的犯罪
第2题:
我国刑法对于“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如何界定的?( )
A.犯罪行为或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境内的犯罪
B.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境内的犯罪
C.犯罪行为人在我国领域内被捕的
D.犯罪行为人为我国公民的
第3题: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适用( )。
A:我国刑法
B:犯罪行为所在地刑法
C:犯罪结果所在地刑法
D:被害人所在地刑法
第4题:
新中国成立至今,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我国先后出现了五次犯罪高峰期。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发案远远多于西部内陆地区,大中城市成案件高发点。同时,经济发达地区的犯罪类型、方法迅速向经济不发达地区传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的严打整治犯罪专项斗争,犯罪时起时伏。每年春节前后是我国犯罪高峰期,及时开展“严打”,对稳定社会治安有重要作用。 这段话反映了刑事犯罪的哪些发案规律?
第5题:
1956—1965年我国犯罪状况的显著特点是()。
第6题:
()我国的犯罪率下降为2.4,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犯罪率的最低值。
A、1956年
B、1966年
C、1988年
D、1976年
第7题:
第8题:
下列对依法从重从快惩处的对象的理解错误的是()。
A. 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B. 严重危害公民生命健康的犯罪分子
C. 严重危害经济秩序的犯罪分子D. 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
贯彻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政策应注意特定适用范围,依法从重从快惩处的对象是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所以理, 解错误的应是ABC。
第9题:
中共中央《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即“严打”决定)针对的是()。
第10题:
新中国成立至今,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我国先后出现了五次犯罪高峰期。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发案远远多于西部内陆地区,大中城市成案件高发点。同时,经济发达地区的犯罪类型、方法迅速向经济不发达地区传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的严打整治犯罪专项斗争,犯罪时起时伏。每年春节前后是我国犯罪高峰期,及时开展“严打”,对稳定社会治安有重要作用。 问题:这段话反映了刑事犯罪的哪些发案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