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我国的弱国地位是如何形成的?

题目

清末我国的弱国地位是如何形成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有关清末法制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清末修律改变了“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和程序法之间的差别

B.清末修律过程中,无论是商事法律的修订,还是民事法律的修订,都有日本法学家参与

C.清末司法改革使得大理院成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

D.清末制定的《律师法草案》承认了律师地位的合法性


正确答案:D
解析:考查要点是清末变法修律。清末变法修律包括立宪、修律、司法改革和确立领事裁判权四个方面的内容。清末修律改变了“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分别制定了刑事法律、民事法律、商事法律及程序法律,从而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和程序法之间的差别。因此,A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清末对民事和商事法律的修订过程中,邀请了日本法学家松岗义正、志田钾太郎、冈田朝太郎、小河滋次郎等人参与制定工作。可见,B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清末修律,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改刑部为法部,作为全国最高司法行政机关。可见,C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清末制定的《法院编制法》承认了律师地位的合法性,《律师法草案》是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而不是清政府制定的。可见,D项表述错误,为应选项。

第2题:

新“国十条”提出我国应努力由( )向( )转变。

A.保险弱国保险大国

B.保险强国保险大国

C.保险弱国保险强国

D.保险大国保险强国


正确答案:D

第3题:

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法律地位如何?


参考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投资,同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它们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

第4题:

导演的中心地位是如何形成的?有的电影强调绝对的纪实特点,是不是对导演中心职能的否定?


正确答案: 电影艺术中导演中心地位的确立,是与电影艺术最终确立后的特性分不开的,那就是电影对场面调度和蒙太奇这两种极为重要的表现手段的依赖。另外影视艺术的综合性也需要一个创作中心来保持风格的统一。所谓“综合”指的是杂而为一:各门其他的艺术必须放弃自己独立的个性,成为影视这个新的艺术门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然而这么多且杂乱的艺术元素和辅助手段进入电影时,却需要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来完成。如何是这么多人为一个新的艺术服务并完成一个主题,需要一个协调中心,导演当然应运而生。

第5题:

下列关于清末修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清末修律标志着中华法系的解体
B、清末修律贯穿着仿效西方法律形式,固守中国封建法制的方针
C、清末修律是中国法律发展史上的一次倒退
D、清末修律促进了部分中国人法制观念的形成

答案:A,B,D
解析:
C项是错误的。清末修律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通过清末大规模的立法,参照西方资产阶级法律体系和法律原则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法律制度和司法体制,为其后民国政府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条件。修律活动并不是倒退,而是一种进步,它在客观上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近代化。

第6题:

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如何体现?


答案:(1)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既是我国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要求,也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第一.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机器大工业,已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因而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在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第二,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在经济上的本质特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第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劳动者以生产资料主人的身份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第四,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2)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第一,必须使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有数量上的优势,更要注重质量的提高。第二,必须使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掌握和控制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具有对国民经济全局的控制力。第三,必须不断巩固和发展城乡集体所有制经济。第四,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必须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第7题:

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地位。


答案:
解析:
自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起,中国 开始兴西学,创办了一些新型学校,沿袭数千年 的封建教育制度终于被打开了一个缺口,产生了 一些具有现代性的教育因素。然而这种对西方 的学习是很有限的,新式学堂甚少,科举制度依 旧。1898年6月维新变法提倡西学,广设西式学堂,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教育现代化向前推 进了一小步。20世纪初,清政府为维持摇摇欲坠 的统治,于1901年1月宣布实行新政。新政期 间,对教育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如1902年颁布 “壬寅学制”,1904颁布并实施"癸卯学制”,1905 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部管理全国教育事务 等。于是,现代的教育管理体制、学校体制、考试 制度、课程设置具雏形。

第8题:

如何理解司法鉴定人在我国的司法鉴定地位?


参考答案:

我国司法鉴定人的诉讼地位(我国司法鉴定人的诉讼地位高于英美法系国家的专家证人的诉讼地位,低于大陆法系的法官辅助人的诉讼地位。)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司法鉴定人与诉讼代理人、证人、辩护人及翻译人员一样,为独立的诉讼参与人。
在我国司法鉴定人既不是法官的“科学辅助人”,也不是当事人任何一方的“技术顾问、专家证人”,而是帮助司法机关解决诉讼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的诉讼参与人。
根据诉讼法的规定,司法鉴定人履行鉴定职务时适用诉讼法规定的回避制度。司法鉴定人是具有科学技术和专门知识的独立的诉讼参与人;司法鉴定人因受到司法机关解决诉讼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为法庭审理提供科学证据而独立参与诉讼活动。


第9题:

试述清末教育制度的变革及其在中国近代教 育发展中的地位


答案:
解析:
自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起, 中国开始兴西学,创办了一些新型学校。沿袭数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终于被打开了一个 缺口,产生了一些具有现代性的教育因素。 然而,这种对西方的学习是很有限的,新式学堂甚少,科举制度依旧。1898年6月维新变法提倡西学,广设西式学堂,废除八股, 改革科举制度,教育现代化向前推进了一小步。20世纪初,清政府为维持摇摇欲坠的统 治,于lWl年1月宣布实行新政。新政期间,对教育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如1902 年颁布《壬寅学制》;1904颁布并实施《癸 卯学制》;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部 管理全国教育事务等。于是,现代的教育管理体制、学校体制、考试制度、课程设置已具雏形。

第10题:

如何实现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互补与协作?在目前的中国,可行的路径之一是()

  • A、削弱国家能力,强化国家权力
  • B、同时削弱国家权力和能力
  • C、同时强化国家权力和能力
  • D、削弱国家权力,提高国家能力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