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两缺口分析理论及其政策意义。

题目

简述两缺口分析理论及其政策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两缺口分析理论及其政策意义。


参考答案:

钱纳里和斯特劳特认为,从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多走过的道路来看,经济发展主要受三种约束:一是“储蓄约束”,即本国储蓄不足以支持投资的扩大,影响了经济发展;二是“外汇约束”,即出口收入小于进口支出,有限的外汇不足以支付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品进口,阻碍了国内生产和出口的发展;三是“吸收能力约束”,即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无法更多更好地吸收外资和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他们依据宏观分析,得到下列公式:
Y=C+I+X-M,Y-C-I=X-M,I-S表示储蓄缺口,M-X表示外汇缺口
政策意义:
第一,一国应当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发展经济,应当积极地利用国外资源
第二,应当妥善地制定引进外资计划,采取适当措施调节外资的流向和结构,保证其有效使用
第三,应当进行经济改革,改造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使外资得到有效使用。


第2题:

简述两缺口模型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和政策意义。


参考答案:

内容:在利用外资条件下的积极调整,可以使两个缺口在经济增长率提高的情况下实现平衡。
政策意义:
1.两缺口分析强调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国内资源不足、经济结构不平衡等问题,揭示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积极利用外部资源是克服储蓄和外汇约束,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2.两缺口分析说明了经济发展过程中计划的必要性和政府调节的重要性。
3.两缺口分析揭示了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4.两缺口分析的政策意义在于: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国家应调节引进外资的活动,制定相应的引进外资计划,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调节外资的流向和结构,以使其得到有效的利用;应当尽快进行经济改革,改变现有的经济结构。


第3题:

简述成就动机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正确答案: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它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注意:对力求成功者,要调动其积极性,就应当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予强化,评定分数时要求稍稍放宽些,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第4题:

简述合理预期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及其政策意义。


正确答案: (1)政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推行膨胀型政策干预经济,形成了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在此预期下,人们事先提高各种商品的价格,提高各种收益率,引起物价水平普遍上涨;进而形成“通货膨胀——预期形成——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
(2)预期通货膨胀理论的政策意义:预期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因此,要根治通货膨胀,必须放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机制自由地发挥作用。

第5题:

简述教育政策分析的意义。


参考答案:教育政策分析的存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教育政策分析可以通过考察实际的政策过程,使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政策的起因、涉及的要素、发展的过程以及实际的影响,从而能够对照实践情况对原先的理论建构和假设进行反恩和修正,在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推进政策理论研究的深入。而且,教育政策分析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还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融合,使各学科在相互比较和借鉴中不断完善。其次,教育政策分析可以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我国的教育决策往往带有浓厚的“官本位”意识和“家长制”作风。政策分析一方面可以对各种不合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揭示,以促进教育决策的透明化和公开化;另一方面也能通过研究政策过程的各种规律或规则,形成系统的、科学的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的理论,并提供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的程序、模型和方法,用以指导实际的教育决策。进而,从思想上和操作上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再次,教育政策分析可以适应教育市场不断放开和发展的形势。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逐渐深入。通过市场来配置各种教育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政策选择。市场的逐利原则必然导致各种非理性行为的出现,从而破坏教育发展的良性秩序,侵害教育的价值内涵。因此,要在维护价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来发展教育事业,就必须制定出高质量的教育政策对教育市场加以规范。而要制定出高质量的教育政策,就必须依靠现代的政策理论和分析方法对各种教育政策进行分析。

第6题:

简述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及其政策含义。


参考答案: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家区分了经济周期的刺激与传播机制。刺激机制是最初的冲击,它使得一变量偏离其稳态值。传播机制包含那些使冲击效应随时间向后传递并使得对稳态的偏离持续化的因素。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中,刺激机制是技术冲击引起的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传播机制是劳动供给对真实工资率变动做出的较大的反应。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较大的技术变化率的随机变动引起要素生产率的随机波动,进而引起要素价格和要素供给的变动,最终引起总产量的变动,即引起经济周期。假设一次有利的技术冲击提高了劳动的边际产量,导致真实工资低于劳动的边际产量,引起厂商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导致实际工资提高,使得劳动供给相应增加。因此,有利的技术冲击最终增加了就业,提高了产量。经济周期的“特征事实”表明,真实工资较小的顺周期变动是与就业的较大的顺周期变动相联系的。就业扩大的程度取决于当时真实工资水平下的劳动供给弹性。因此,劳动供给价格弹性必须足够大,才能使较小的真实工资变动产生较大的就业变动,引起经济波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家用劳动的“跨时替代”和真实利率效应来说明劳动供给价格弹性通常比较大的原因。首先,如果技术冲击是短暂的,使得当期真实工资只是暂时地高于标准工资,那么劳动者将“晒草要趁太阳好”,以工作替代目前的闲暇,而在预期真实工资较低的未来减少工作。因此,工资率的微小变动能引起劳动供给较大的变动。其次,真实工资增加引起的需求增加,会增加投资,进而导致真实利率上升。真实利率的上升促使家庭在目前供给更多的劳动。因为在真实利率上升的条件下,通过目前劳动赚取的收入的价值相对于未来赚取的收入的价值而言是上升的。这种真实利率增加劳动供给的效应可以表现为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的移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政策含义是稳定经济波动的政策不仅是无效的,而且对社会还是有害的。因为经济波动是理性经济当事人对主要由技术变迁引起的对生产函数的冲击产生的帕累托有效率的反应的结果。所观察的经济波动不应当被视作对产量的理想趋势轨迹的降低福利的偏离,而是一种持续变动的充分就业均衡。因此,用货币因素来解释这种不稳定就不再是恰当的了。同时货币政策也不可能有任何真实效应,货币是超中性的。由于工人能够决定他们想工作多长的时间,因此观察到的失业总是自愿的。政府为实现充分就业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不仅无效(因为经济已经到了那里),而且几乎肯定会降低福利。对于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家而言,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经济学家对于稳定问题的重视是一个代价高昂的错误。在动态世界里,不稳定是人们所期望的,正如它是不可避免的一样。


第7题:

“两缺口分析”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内容:“两缺口分析”是由钱纳里和斯特劳特在1966年发表的论文“外援与经济发展”中提出来的。它主要从经济理论上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引进外部资源的重要性。两缺口分析的基本观点认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要么存在着储蓄缺口,从而无法满足投资需求,要么存在着外汇缺口,不能为进口急需的资本品和中间商品提供资金。为了便于分析,他们假定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在数量上是不相等的,而且它们互相独立,即储蓄和外汇不能相互替代。

意义:
(一)“两缺口分析”的理论意义:
1) “两缺口分析” 揭示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积极地利用外部资源是克服储蓄和外汇约束、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2) “两缺口分析”说明了经济发展过程中计划的必要性和政府调节的重要性。
3) “两缺口分析”揭示了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二)“两缺口分析”的政策意义
1) 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2) 国家应调节引进外资的活动,制定相应的引进外资计划
3) 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调节外资的流向、结构,以使其得到有效的利用;
4) 应当尽快进行经济改革,改变现有的经济结构。


第8题:

简述动机的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正确答案:

第9题:

试推导两缺口模型并分析它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正确答案: (一)缺口的概念。在宏观经济学中,S=I即储蓄能够顺利地转化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但当国内资源不足以支持理想的增长速度时,出现了缺口,引进外部资源弥补这些缺口便成为必要。
(二)两缺口模型。该模型主要考虑的是储蓄与外汇缺口。
总供给Y=C+S+T+M总需求Y=C+I+G+X若T=G,则有:S+M=I+X或I-S=M-X
上式左边I-S是投资与储蓄差额,为储蓄缺口;右边M-X是进口与出口的差额,是外汇缺口。
由于有投资、储备、进口和出口四个独立的变量,进行调节的目的是使上述公式达到平衡。
(三)政策含义。该模型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外部资源的必要性,它可以提高一国出口能力、使得高收入高储蓄的良性循环出现,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国内的经济结构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引进外部资源的要求,同时应该发挥政府在调控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除了储蓄缺口、外汇缺口之外,也存在着财政缺口、技术缺口等情况。

第10题:

简述价格调整曲线及其政策意义。


正确答案:价格调整曲线又称菲利普斯曲线,它表示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它是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1958年研究英国的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时提出来的一条曲线,因而被经济学家们称为菲利普斯曲线。由于一个国家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基本上与通货膨胀率具有相同的变动方向,因而菲利普斯曲线被改造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并被用来研究通货膨胀问题,说明价格调整过程。
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即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替的关系。在失业率较低时,就业较为充分,经济活动比较频繁,从而工资上涨速度加快,因而引起通货膨胀加剧,通货膨胀率增加;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就业不够充分,失业的压力增加,工人增加工资的压力受到限制,从而货币工资增长放慢,甚至下降,从而导致价格总水平增长下降,通货膨胀率降低。当通货膨胀率为时,往往失业率大于。
这一失业率被视为经济中"自然"的失业率。
如果总供给发生变动,菲利普斯曲线也会发生变动。特别地,如果经济当事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发生变动,则菲利普斯曲线也会变动。
价格调整曲线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政府可以通过提高通货膨胀率或提高失业率而使得另一方面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