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本位制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都是自发形成、较为稳定的

题目

金本位制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都是自发形成、较为稳定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错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属固定汇率制的国际货币体系是( )。

A.国际金本位制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牙买加体系

D.以上都是


答案:AB

解析:

1880至1914年,国际金本位制度

1918至1939年,国际金本位制度的恢复时期

1944至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

1973至1976年,向浮动汇率制度过渡时期

1976年至今,牙买加体系

所以C是浮动汇率制



第2题:

关于固定汇率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固定汇率制度可分为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B.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货币制度的基础
C.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制度
D.金本位制下交易中的汇率波动的范围仅限于黄金输送点之间
E.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0%的限度内波动

答案:A,B,C,D
解析:
E项说法错误,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限度内波动。

第3题:

金本位制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都是自发形成、较为稳定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在()下,各国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选择余地加大了。

  • A、金本位制
  • B、布雷顿森林体系
  • C、牙买加体系
  • D、银本位制

正确答案:C

第5题:

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A.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B.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是人为的固定汇率制度
C.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D.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E.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一国国际收支短期失衡要通过调整汇率平价来解决

答案:A,B,C,D
解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是一种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C正确。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运行特征有:
(1)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布需顿森林协定规定了双挂钩原则:美元按照每盘司黄金35 美元的官价与黄金挂钩,美同政府承担按官价兑换其他国家政府所持美元的义务;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规定与美元的汇率,从而间接与黄金挂钩。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实际上美元充当了国际储备货币。A、D正确。
(2) 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是人为的固定汇率制度,这种固定汇率又是可调整的。B正确。
(3) 国际收支的调节。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收支失衡有两种方法调节:短期失衡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信贷资金来解决;长期失衡通过调整汇率平价来解决。E错误。

第6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以()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A:英镑
B:黄金
C:美元
D:欧元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第7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的特点包括()。

A.以美元为中心的
B.自发的
C.人为的
D.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
E.可调整的

答案:A,C,E
解析:
考点:汇率制度的含义和划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第8题: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成果国必须始终维持固定汇率不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9题:

对比布雷顿森林体系与金本位体系下两种固定汇率制的异同。


正确答案: (1)金本位制下,固定汇率制度是经济运行的自然结果。
①由于金币可自由铸造、兑换,金币的面值与黄金含量就能保持一致,金币的数量就能自发地满足流通中的需要;
②由于金币可兑换,各种金属辅币和纸币就能稳定地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进行流通,从而保持币值的稳定;
③由于黄金可以自由进出口,因而本币汇率能够保持稳定。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固定汇率制是制度规定,即以美元为中心的双挂钩机制(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①各国中央银行或政府可以随时用美元向美国按官价兑换黄金;
②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法定平价一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认,便不可更改,其波动幅度不得超过平价的+1%;
③只有当成员国基本国际收支不平衡时,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才能改变汇兑平价,所以又叫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第10题:

不是以固定汇率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是().

  • A、金本位制的货币体系
  • B、金汇兑本位制的货币体系
  • C、牙买加体系
  • D、布雷顿森林体系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