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称的“可怕的两岁儿童”表现出儿童自我表现的()的需要。

题目

学术界称的“可怕的两岁儿童”表现出儿童自我表现的()的需要。

  • A、自然环境控制
  • B、社会环境控制
  • C、自我意识
  • D、自我表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两岁时儿童脑中已占成人脑重的().

A25%

B50%

C60%

D75%


参考答案:D

第2题:

有关儿童同情心的发展,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18个月及更大的儿童在目击他人痛苦时,约1/3的儿童会表现出同情心

B.12-18个月之间,儿童开始逐渐对别人的痛苦表现出关注

C.18-24个月的儿童已经能表现出与父母类似的同情行为

D.3-6岁儿童同情的对象仅局限于父母、教师及同伴


答案:C

解析:因为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同情心的发育包括对他人的情感反应和认知反应。前者一般在儿童6岁之前发育成熟,后者影响着较大儿童理解他人观点和情感的深浅程度。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同情现象出现得比较早,并随着年龄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

1-2岁(13-24月)间,儿童逐渐产生了真正的同情心,他们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能把自己从周围的世界中区分出来,他们开始学习理解他人的情感,体会他人所处的情境,并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去安慰他人,但由于认知能力有限,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因而易导致同情心混乱。


第3题:

尊重和满足儿童的基本需要包括()。

A.尊重与满足儿童的生理需要

B.尊重与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

C.尊重与满足儿童的交往需要

D.尊重儿童的人格,满足儿童自尊自信的需要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1943年,里德发表了《通过艺术的教育》,他认为教育的过程应该为儿童提供自我表现机会。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桑代克认为两岁儿童看到一块糖时说“糖”这个字,表明两岁儿童形成的联结是()

  • A、动物式的刺激——反应直接联结
  • B、抽象的联结
  • C、观念的联结
  • D、选择性联结

正确答案:C

第6题:

小学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儿童自我概念停留不发展

B.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表现出由模糊简单到复杂的特点

C.儿童具体领域的自我概念表现出性别差异

D.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由“理想化”趋向“现实化”


参考答案:BCD

第7题:

所谓“第一反抗期”,是指( )左右儿童在其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育不太有利的独立行动与对抗行为。
A.半岁 B.—岁
C.两岁 D.三岁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三岁左右的儿童在其身心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第一反抗期”。

第8题:

两岁的儿童已能发出舌尖音。()


正确答案:错

第9题:

一岁到两岁半左右时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


正确答案:言语发展期

第10题:

立位测量身高法用于()

  • A、两岁以内儿童
  • B、三岁以内儿童
  • C、能站立儿童
  • D、三岁以后儿童
  • E、两岁以后儿童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