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唐人别集的体例。
第1题:
A、全集
B、体裁集
C、选集
D、分期别集
第2题:
简述《汉书》的成书和体例。
成书:东汉班固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创始于其父班彪继《史记》而作的《后传》,彪死,班固整理补充,撰成本书。其中八表和《天文志》未成稿,由班固的妹妹班昭和马续续成。
体例:《汉书》在体制上全袭《史记》,只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它叙述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二百二十九年的断代历史。
第3题:
简述婚姻家庭法的编制体例的历史沿革。
婚姻家庭法的编制体例的历史沿革,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诸法合体的古代婚姻家庭法、附属于民法的资本主义国家婚姻家庭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婚姻家庭法。(1)诸法合体的古代婚姻家庭法。中外各国的古代法多采取诸法合体的形式,婚姻家庭法律规范与其他内容庞杂的法律规范一起,规定在统一的法典中。(2)附属于民法的资本主义婚姻家庭法。在资产阶级看来,婚姻家庭关系,与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一样,是民事契约关系。据此,婚姻家庭中的行为,诸如结婚、离婚、收养、非婚生子女的认领与准正等,都成为民事契约关系。民法作为调整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的法律部门,包含了婚姻家庭关系的调整内容。(3)社会主义国家的婚姻家庭法。婚姻家庭法在社会主义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曾经作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婚姻家庭法和回归民法组成部分的婚姻家庭法。
第4题:
简述唐人诗论四种表现形态。
第5题:
简述《资治通鉴》的编纂体例、编辑方法及其重大影响。
1.编纂体例:严密周详,就记时、叙人、书事三大类内容的处理一一作出原则性规定。
2.编纂方法:《资治通鉴》的编写,大致分三个步骤:排列丛目;编写长编;删改定稿。编写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和原则,司马光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严格的选材、精心的考异、编制目录、完善史体、加工贯通、撰写附论。
3.重大影响:作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不但恢复了编年史体固有的历史地位,而且促进了其他史书体裁的发展。它不仅为统治者提供“资治”的借鉴,也给全社会提供了借鉴,《资治通鉴》已与《史记》一样,被人们并称为史学瑰宝,广为流传,教益大众。而研究者代不乏人,使其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即“通鉴学”。
第6题:
别集的编排体例大致分为哪几种?
别集的编排大致分为四种。
(1)按内容分类编排。
(2)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
(3)按体裁编排。
(4)几种编排方法混用。
第7题:
简述司马迁《史记》的编辑体例。
1、《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皇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
2、全书一百三十篇,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裁组成。12、10、8、30、70
3、《史记》五体有因有创,而创制多于因革
4、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撰史方法5、秉笔直书,史实可靠,并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第8题:
A类书
B别集
C丛书
D总集
第9题:
简述唐人诗论的特色。
第10题:
后世对唐人别集的整理主要有哪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