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

题目

一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三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这两段体现了什么行文风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不属于儒家的家教观点的是:

A、幼子常视毋诳,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倾听。

B、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C、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D、夫为人子者,出必告,返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


参考答案:B

第2题:

墙背填土距面板1m范围内压实度的检查频率是()。

A.每20m每压实层测1处
B.每100m每压实层测1处,并不得少于1处
C.每50m每压实层测1处,并不得少于1处
D.每200m每压实层测1处

答案:C
解析:
距面板1m范围内压实度的检查频率是每50m每压实层测1处,并不得少于1处。

第3题:

巨之与君,名异而实同


参考答案:

黄宗羲在论述君臣共治和限制君权的时候,始终是以君臣平等、同为天下作为基点的。他认为,君主与官吏同属天下之“客”,即人民的公仆;二者之间只是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臣吏不是君主的“侍妾”,而是其同事或师友,“官”和“君”在政治上是平等的。由此,各级官吏便只能对“天下之法”负责,而不应为君主个人效忠,即“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第4题:

航空器活动区机场车辆驾驶证申请人须参加深圳机场飞行区管理部组织的理论知识和驾驶实操考试,考试(含理论与实操)收费100元,理论考试不合格允许免费补考一次,实操不合格当即给予免费补考一次。考试合格分数皆为80分。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下面各句中,属于意动用法的是()

A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B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C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D姜氏欲之,焉辟害


A

第6题:

肺病日久出现心病的传变关系属于

A、制己所胜

B、侮所不胜

C、己所不胜侮而乘之

D、己所胜轻而侮之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B

第7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聒:
见:
视遇:
(2)将“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译成现代汉语。
(3)将“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
解析:
(1)聒:声音嘈杂。见:被。视遇:看待。 (2)所以现在详细地阐述事情的缘由,希望或许得到您的原谅。
(3)这是因为我们在治国的根本方法上存在着很多差异。

第8题:

各项实操技能考试不合格者可以当场补考。()


参考答案:×

第9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王安石引用盘庚东迁的历史事实来说明什么?体现了他怎么样的决心?


正确答案: 自己变法由于损害一部分官僚地主的利益而招怨、反对,是他先前所料想中的事。表明了他要顶住压力,不为流言所动,坚持变法、维护新法的决心。

第10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下划线字的含义。


正确答案: 聒:强作解释,勉强唠叨。
见:被
视遇:看待。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