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

题目

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A、盗窃罪
  • B、抢劫罪
  • C、绑架罪
  • D、抢劫罪、绑架罪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司法考试教唆犯

关于教唆犯,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甲某唆使乙某(15岁)诈骗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甲某不是教唆犯
  • 甲某唆使乙某找人杀害丁某,乙某出面雇佣丙某将丁某杀害,乙某的行为是教唆犯
  • 甲某唆使乙某盗窃财物,遭到乙某的拒绝。甲某构成盗窃罪
  • 甲某唆使乙某盗窃某银行,并向其教授打开银行保险柜的方法,甲某构成盗窃罪和传授犯罪方法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你好,本题答案为ABC.、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教唆犯独自构成犯罪,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传授犯罪方法罪与教唆犯罪在犯罪的行为方式上具有相似之处,如在唆使他人主观上产生犯罪的信念等方面都具有共同的促进作用。我国刑法对传授犯罪方法罪单独规定了罪名,因而在刑法上,同一人同一事既有教唆又有传授行为的,不实行数罪并罚。

第2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 76~80 题

甲(15周岁)先后与乙(15周岁)盗窃他人的财物折价1万余元;与丙(18周岁)敲诈他人财物5000余元后又将之杀害;与丁(13周岁)抢劫他人财物1500余元。

请分析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第 76 题 甲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

B.敲诈勒索罪

C.故意杀人罪

D.抢劫罪


正确答案:CD

第3题:

1998年2月起,张某与许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五次,共窃得财物价值2.5万元,销赃后得赃款9000元,二人平分。1998年10月张某单独作案一次,窃得现金5000元。1999年3月案发后,张某主动交代曾在1988年元月单独作案,窃得摩托车价值1800元。在追究张某和许某刑事责任时,张某和许某分别对下列何种数额负责?( )

A.张某盗窃合计3.18万元

B.许某盗窃1.25万元

C.张某盗窃3万元

D.许某盗窃2.5万元


参考答案:CD

第4题:

吴某(15岁)先后唆使高某(15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曹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华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余元。吴某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

B.抢劫罪

C.绑架罪

D.抢劫罪、绑架罪


正确答案:B
依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吴某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虽然唆使别人实施了盗窃、绑架和抢劫行为,但是构成犯罪并负刑事责任的只有抢劫罪。正确答案为B。

第5题:

辛某(15岁)与李某(19岁)对江某实施强奸。辛某又与张某盗窃他人财物10000元,唆使王某抢劫他人财物1000元。辛某的行为构成( )。

A.强奸罪,盗窃罪,抢劫罪

B.强奸罪,盗窃罪

C.强奸罪

D.强奸罪,抢劫罪


正确答案:D
解析: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有以下几种情况:不满14周岁的人,不应当受刑事处罚,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期;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罪,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爆炸罪,投毒罪,承担刑事责任,是相对负刑事责任期;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是减轻刑事责任期;已满16周岁的人,对一切犯罪行为都应负刑事责任,是完全负刑事责任期。因此,辛某15岁,正属于相对负刑事责任期,只对特殊的几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他与李某(19岁)对江某实施强奸,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辛某应构成强奸罪。辛某又与张某盗窃他人财物10000元,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辛某不构成盗窃罪。辛某唆使王某抢劫他人财物1000元,辛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共犯。因此,辛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和抢劫罪,不构成盗窃罪。

第6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 87~90 题

甲(15周岁)先后与乙(15周岁)盗窃他人的财物折价1万余元;与丙(18周岁)敲诈他人财物5 000余元后又将之杀害;与丁(13周岁)抢劫他人财物1 500余元。

请分析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第 87 题 甲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

B.敲诈勒索罪

C.故意杀人罪

D.抢劫罪


正确答案:CD

第7题:

()是指用欺诈的手段获得他人财物的犯罪手段。

A、诈骗

B、抢劫

C、盗窃

D、唆使


本题答案:A

第8题:

张某利用从路边捡来的李某身份证,向某银行申领银联卡一张,先后透支现金5万余元,发卡银行催收未果报案。张某在再次使用他人身份证冒领银联卡时被抓获。张某的行为( )

A.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B.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构成恶意透支罪

D.构成诈骗罪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及其区别,尤其是“虚假的身份证明”与“他人身份证”的细微差别。

第9题:

蔡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的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 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 500元。蔡某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 B.抢劫罪 C.绑架罪 D.抢劫罪、绑架罪


正确答案:B
在我国刑法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是相对刑事责任能力人,其所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刑法有明确的规定。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也表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成为某些具体罪行主体要件的范围是特定的,仅限于这几种严重的故意犯罪,根据罪刑法定原则,而不能成为其他犯罪的主体。本题中,行为主体蔡某是15岁,属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范畴。根据共同犯罪理论,教唆者所实施的教唆行为本身并不能独立定罪,而应依据其所教唆的具体犯罪行为内容来定罪处罚,而在其所实施的三种犯罪行为中,只有教唆他人抢劫财物的行为符合其应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即构成抢劫罪,而对于另外两种犯罪行为(教唆他人盗窃与教唆他人绑架)不在此范围之列,故其不构成这两罪。故选B。

第10题:

1998年2月起,张某与许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五次,共窃得财物价值25000元,销赃后得赃款9000元,二人平分。1998年10月张某单独作案一次,窃得现金5000元.1999年3月案发后,张某主动交代曾在1988年元月单独作案,窃得摩托车一辆,价值1800元。在追究张某和许某刑事责任时,张某和许某分别对下列何种数额负责?( )

A.张某盗窃合计31800元

B.许某盗窃25000元

C.张某盗窃30000元

D.许某盗窃12500元


正确答案:BC
略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