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交叉口车辆延误并满足通行能力要求,小流量交叉口宜采用()

题目

为了满足交叉口车辆延误并满足通行能力要求,小流量交叉口宜采用();较大流量宜采用()。

  • A、无控制形式,信号控制形式
  • B、信号控制形式,无控制形式
  • C、都是无控制形式
  • D、都是信号控制形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平面环形交叉口设计除了中心岛的半径应满足设计车速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下面()的要求。

A:相交道路的夹角不得小于60°
B:满足车辆进出交叉口在环道上的交织距离要求
C:转角半径必须大于20m
D:机动车道必须与非机动车道隔离

答案:B
解析:
中心岛的尺寸不仅要满足车辆以一定速度绕岛行驶所需曲线半径的要求,同时还必须满足车辆进出交叉口在车道上互相交换车道位置所需的交织距离要求。

第2题:

公交车辆中途停靠站比较合理的间距:市区一般以500m~800m左右为宜;郊区为1000m左右;在交叉口附近设站时,为了不影响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和通行能力,一般应离开交叉口50m左右。交通量较少的道路,站位距交叉口不得小于30m。为什么?


正确答案:停靠站间距小,道路上过多设站,增加乘客的乘车时间,车辆速度不高,且制动、启动频繁,轮胎与燃料消耗大。如果停靠站间距过大,虽然车辆运行速度提高,乘客的乘车时间减少,但增加了乘客的步行时间,于乘客不便。

第3题:

城镇道路大量交叉口的存在,既影响车速,又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因此,交叉口设计是否合理往往是能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症结所在。


答案:对
解析:
城镇道路大量交叉口的存在,既影响车速,又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因此,交叉口设计是否合理往往是能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症结所在。

第4题:

下列各交叉口中通行能力最大的是().

  • A、环形交叉口
  • B、无控制交叉口
  • C、信号交叉口
  • D、三者一样大

正确答案:C

第5题:

计算立体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时,交叉口处应按()通行能力计算。


正确答案:路段机动车道

第6题:

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的目标是()

  • A、增加交叉口通行能力
  • B、利于交叉口排水
  • C、减少交通延误
  • D、提高行车舒适性
  • E、使得交叉口与周边环境协调

正确答案:A,B

第7题:

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正确答案: 在现行的交通状况、车行道和信号设计条件下,某一指定进口道所能通过交叉口的最大流率。(观测流率的间隔时间一般为15分钟)

第8题:

在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中,采用渠化交通的目的在于( )。

A.增加交叉口用地面积
B.方便管线埋设
C.增大交叉口通行能力
D.改善交叉口景观

答案:C
解析:
渠化交通,即在道路上施画各种交通管理标线及设置交通岛,用以组织不同类型、不同方向车流分道行驶,互不干扰地通过交叉口。适用于交通量较小的次要交叉口、交通组织复杂异形交叉口、城市边缘。

第9题:

在平面交叉口上引起交通矛盾和影响通行能力最甚的车流是机动车流。通常可以采用渠化交通、在交叉口实行交通管制、()的方法来改善。


正确答案:修建立体交叉

第10题:

计算城市路段设计通行能力时,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交叉口的()和()。


正确答案:控制方式;间距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