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卫星的运行特点有()

题目

陆地卫星的运行特点有()

  • A、近极地、近圆形的轨道
  • B、轨道高度为700~900km
  • C、运行周期为99~103min/圈
  • D、轨道与太阳同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Landsat的轨道是(),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米。


参考答案:太阳同步轨道;2.5

第2题:

水电站的运行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水电站的工作情况随河川径流的多少变化。
(2)水电站的运行费用与实发电量的多少无关。
(3)由于水轮发电机组操作灵活,启动与停机迅速,水电站宜于承担系统的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等任务。
(4)由于水资源及其水库具有综合利用的性质,水利系统各部门对水电站及其水库提出各种综合利用要求,因而水电站及其水库的运行调度方式必然受到他们所提出的要求的支约。

第3题:

Landsat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k㎡。SPOT-5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米。


参考答案:185*185 2.5

第4题:

离心泵的并联运行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每台水泵所产生的扬程相等,总的流量为每台泵流量之和。

第5题:

海洋卫星的可见光传感器与气象卫星和陆地卫星的要求有什么不同?


正确答案: 由于由海洋返回的可见光信号非常弱,且海中成分复杂。因此,海洋卫星与陆地卫星和气象卫星相比,海洋卫星的可见光传感器,要求波段多而窄,灵敏度和信噪比高。

第6题:

以陆地卫星TM图像和SPOT的全色波段图像为例,说明TM图像和SPOT图像融合的优越性。


正确答案: Landsat的TM有7个波段,有丰富的光谱信息,其空间分辨率为28.5m(重采样后为30m);SPOT的全色波段(0.51~0.73μm)是一个单波段图像,但它的空间分辨率大大提高,可达到10m。将这两种图像复合,产生的具有l0m分辨率的7个波段的新图像具有以上两种图像的优点,既提高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又保留了TM丰富的光谱信息。因此,图像复合的方法可以综合不同传感器图像的优点,大大提高图像的应用精度。

第7题:

中速磨煤机有哪些运行特点?


正确答案: 与低速球磨机相比,中速磨煤机具有重量轻、占地小、投资省、电耗低、噪声小和金属磨耗低的优点。但其煤种适应范围小,一般只适用于磨制烟煤和贫煤,而且要求可磨性系数大于1.1以上。另外,中速磨煤机对煤中杂质较为敏感,为了保证正常运行,必需定期排渣。

第8题:

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其优势是波段数高达();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


参考答案:185*185平方公里;7个;2.5米

第9题:

齿轮泵运行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流量基本上与排出压力无关;(2)流量不均匀,且压力是脉冲式的;(3)与往复式泵比较,流量较均匀,结构简单,运转可靠;(4)适用于不含固体杂质的高粘度液体。

第10题:

活性污泥法有哪些主要运行方式?各种运行方式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传统推流式:污水和回流污泥在曝气池的前端进入,在池内呈推流式流动至池的末端,充氧设备沿池长均匀布置,会出现前半段供氧不足,后半段供氧超过需要的现象。
渐减曝气法:渐减曝气布置扩散器,使布气沿程递减,而总的空气量有所减少,这样可以节省能量,提高处理效率。
分步曝气:采用分点进水方式,入流污水在曝气池中分3—4点进入,均衡了曝气池内有机污染物负荷及需氧率,提高了曝气池对水质、水量冲击负荷的能力。
完全混合法:进入曝气池的污水很快被池内已存在的混合液所稀释、均化,入流出现冲击负荷时,池液的组成变化较小,即该工艺对冲击负荷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污水在曝气池内分布均匀,F/M值均等,各部位有机污染物降解工况相同,微生物群体的组成和数量几近一致;曝气池内混合液的需氧速率均衡。
浅层曝气法:其特点为气泡形成和破裂瞬间的氧传递速率是最大的。在水的浅层处用大量空气进行曝气,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氧传递速率。
深层曝气法:在深井中可利用空气作为动力,促使液流循环。并且深井曝气池内,气液紊流大,液膜更新快,促使KLa值增大,同时气液接触时间延长,溶解氧的饱和度也由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高负荷曝气法:在系统与曝气池构造方面与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方相同,但曝气停留时间公1.5-3.0小时,曝气池活性污泥外于生长旺盛期。主要特点是有机容积负荷或污泥负荷高,但处理效果低。
克劳斯法:把厌氧消化的上清液加到回流污泥中一起曝气,然后再进入曝气池,克服了高碳水化合物的污泥膨胀问题。而且消化池上清液中富有氨氮,可以供应大量碳水化合物代谢所需的氮。消化池上清液夹带的消化污泥相对密度较大,有改善混合液沉淀性能的功效。
延时曝气法:曝气时间很长,活性污泥在时间和空间上部分处于内源呼吸状态,剩余污泥少而稳定,无需消化,可直接排放。本工艺还具有处理过程稳定性高,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不需要初沉池等优点。
接触稳定法:混合液的曝气完成了吸附作用,回流污泥的曝气完成稳定作用。本工艺特点是污水与活性污泥在吸附池内吸附时间较短,吸附池容积较小,再生池的容积也较小,另外其也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氧化沟:氧化沟是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池体狭长,池深较浅,在沟槽中设有表面曝气装置。曝气装置的转动,推动沟内液体迅速流动,具有曝气和搅拌两个作用,使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
纯氧曝气法:纯氧代替空气,可以提高生物处理的速度。在密闭的容器中,溶解氧的饱和度可提高,氧溶解的推动力也随着提高,氧传递速率增加了,因而处理效果好,污泥的沉淀性也好。
吸附-生物降解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具有抗冲击负荷和pH变化的能力。该工艺还可以根据经济实力进行分期建设。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系统组成简单,不设二沉池,曝气池兼具二沉池的功能,无污泥回流设备;耐冲击负荷,在一般情况下(包括工业污水处理)无需设置调节池;反应推动力大,易于得到优于连续流系统的出水水质;运行操作灵活,通过适当调节各单元操作的状态可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污泥沉淀性能好,SVI值较低,能有效地防止丝状菌膨胀;该工艺的各操作阶段及各项运行指标可通过计算机加以控制,便于自控运行,易于维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