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负荷试验的原理及意义。

题目

简述负荷试验的原理及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歪头试验的意义及结果判断。


正确答案:歪头试验用于鉴别上斜肌或对侧上直肌的麻痹。如左上斜视时,病人的头向左倾斜而左眼向上移位,向右侧倾斜左眼不移位,则提示左上斜肌麻痹;若向左或右侧偏头麻痹眼均不上移,则为右上直肌麻痹。

第2题:

简述NBT试验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试验:
本法用以检测中性粒细胞的胞内杀菌能力,由于中性粒细胞在杀菌过程中能量消耗剧增,耗氧量亦随之相应增加,磷酸己糖旁路代谢活力增强,葡萄糖6-磷酸氧化脱氢,此时加入NBT可接受所脱的氢,使原先呈淡黄色的NBT还原成点状或块状甲簪颗粒并沉积在胞浆内。
临床意义:
(1)NBT还原试验可检测中性粒细胞的胞内杀菌能力;
(2)为疾病的鉴别指标,如:全身性细菌感染时NBT阳性率明显升高,而病毒感染时,NBT阳性率反而下降。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BT阳性率约为10%;全身性细菌性感染NBT试验阳性率明显升高;病毒感染时,NBT试验阳性率一般在10%以下;器官移植术后细菌感染伴发热,NBT试验阳性率升高;器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伴发热,NBT试验阳性率正常。

第3题:

试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原理、方法及意义。


正确答案: (1)原理:正常人一次食人大量葡萄糖后,其血糖浓度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8.88mmol/L,于2小时内恢复正常,这种现象为耐糖现象。
(2)方法:空腹抽血,1次口服葡萄糖75g,然后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各抽血分别测血糖及胰岛素。
(3)结果及诊断意义: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浆葡萄糖<7.8mmol/L为正常,≥7.8~<1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11.1mmol/L考虑为糖尿病。

第4题:

简述义齿抛光的原理及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抛光是在磨光的基础上对义齿的最后精加工。机械抛光是使铸件表面温度升高,表面原子重新排列,填满磨痕,形成薄膜的过程;电解抛光(electrolytic polishing)是正负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使铸件表面形成一粘性薄膜。

第5题:

简述结核菌素皮试原理、方法及意义。


正确答案:1.原理:结核菌素注射到过去曾致敏者(即曾感染过结核或注射过卡介苗者)的皮内,使致敏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其中炎症因子可使血管扩张和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形成红斑,转移因子、促分裂因子、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可使注皮肤射部位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产生硬结。该过程一般为5h-6h出现,18h-24h达到高峰,在24h后判断结果。
2.方法:注入结核菌素皮试抗原,24小时后观察结果。
3.意义:
①反应强烈者可能有新感染,应结合临床给予治疗。
②阴性者说明缺乏结核免疫力,应接种卡介苗。

第6题:

简述运动负荷试验的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 当机体剧烈运动时,心脏负荷加重,此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使冠状动脉扩张,其血流量随之增加,以满足心肌耗氧量增大的需求。当冠状动脉狭窄时,由于冠状动脉的储备能力和侧支循环的建立,静息状态下冠状动脉狭窄区的心肌能维持其血液供应,因此在心肌显像时,狭窄区的放射性分布与正常区无明显差别;在运动负荷时,正常冠状动脉供血心肌的血流灌注量增加3-5倍,而冠状动脉狭窄区的心肌血流灌注却不能随运动的增加而相应增加,从而使冠状动脉狭窄区与正常区心肌的放射性分布出现明显的差别。

第7题:

简述酸溶血试验原理及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酸溶血试验也称Ham’s试验,正常人为阴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病人红细胞膜对补体敏感,在酸性条件下能被正常人新鲜血清中补体溶解,Ham’s试验基于此原理。若将正常人血清灭活,就不能溶解病人的红细胞,该试验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的确诊试验。

第8题:

简述PET的工作原理及对癫痫外科治疗的指导意义。


正确答案:正电子放射断层显像术(PET)是把含有核素的化学物质作为示踪剂,注射到体内,参与体内循环和生化代谢反应,同时释放正电子,正电子与体内负电子相撞而消失,释放出能量以两个光子形式发出,其方向相反,PET探测器记录出释放光子的时间、位置、数量及方向,计算机将上述信息进行存取、运算,把数据转换成代谢图像。由于PET检查无创伤,对癫痫病灶定位有较好的敏感性,与EEG相比定位符合率高,从而使大量病人免做深部电极和皮层电极EEG检查。术前PET有明确癫痫病灶者,术后效果好并且低代谢程度、范围与术后癫痫控制率呈正相关,若与MRI相结合,则疗效预测意义更大。

第9题:

简述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的原理及意义。


正确答案: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是体外测定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致敏的淋巴细胞受相应抗原作用后,可释放出一种因子,能抑制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正常移动,使巨噬细胞或白细胞能聚集于靶细胞周围。
这种抑制现象表明淋巴细胞对该抗原具有特异性免疫活性,不仅可用于测定对细菌、病毒、真菌的细胞免疫反应,还可以用于测定对移植抗原、某些组织(如肝、甲状腺)抗原,以及肿瘤抗原的细胞免疫反应。

第10题:

简述红细胞凝集试验原理及方法。


正确答案: ⑴原理:流感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A)蛋白,含有识别和结合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构,能使一些特定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现象。当红细胞和病毒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后,由于病毒的作用使红细胞发生凝集,此为凝集现象。可采用血凝试验测定病毒的效价。
2)操作方法:流感病毒细胞培养液的血凝滴度测定必须在二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①使用U型微孔板,A-H列每孔加入50μLPBS。②在A列中加入细胞培养液50μL。③从B-H做2倍稀释,最后从H列吸出50μL弃去。④每孔加入50μL0.5%的豚鼠血球。⑤用振荡器振荡,使其混匀,室温放置1小时。⑥读板,计算出细胞培养液的血凝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