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低温抑菌机理?

题目

简述低温抑菌机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青霉素的抑菌机理及磺胺类药物的抑菌机理。


正确答案: 青霉素是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单位五肽尾末端的D-丙氨酰-D-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它们两者可以相互竞争转肽酶的活性中心。当转肽酶与青霉素结合后,因前后两个肽聚糖但体间的肽桥无法交联,因此只能合成缺乏正常机械强度的缺损肽聚糖,从而形成细胞壁缺损细胞。因为青霉素的作用机制在于抑制肽聚糖的生物合成,因此对处于生长旺盛期的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于处于生长休眠期的细胞无抑制作用。磺胺类药物是一种抗代谢药物,其作用机制为:很多细菌不能利用外界提供的叶酸,需要利用对氨基苯甲酸合成生长所需的叶酸。而磺胺的存在可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性与二氢蝶酸合成酶结合,阻止叶酸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生长。

第2题:

简述野生的P53基因的抑癌机理?


正确答案:野生的P53基因:野生型P53基因是在1989年于癌旁组织中发现的一种抗癌基因,它所表达的产物P53蛋白由393个氨基酸构成,它在维持细胞正常生长、抑制恶性增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被冠以“基因卫士”称号。

第3题:

简述磺胺类药物的抑菌机理。


正确答案: 细菌对叶酸的合成:对磺胺药敏感的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不能直接从生长环境中利用外源叶酸,而是利用对氨基苯甲酸、碟啶和谷氨酸,在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合成二氢叶酸,再经二氢叶酸还原酶还原为四氢叶酸。四氢叶酸是一碳基团转移酶的辅酶,参与嘌呤、嘧啶、氨基酸的合成。
磺胺类的抑菌作用:磺胺类的化学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的结构极为相似,能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二氢叶酸的合成,或者形成以磺胺代替对氨基苯甲酸的伪叶酸,最终使核酸合成受阻,结果细菌生长繁殖被阻止。

第4题:

安香息酸又名苯甲酸,其抑菌作用机理是(),在酸性较强()时表现很好的抑菌活性。


正确答案:抑制细胞的呼吸系统;pH2.5-4.0

第5题:

食品腌制的抑菌机理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提高渗透压的作用;
②降低水分活度的作用;
③钠离子的毒性作用;
④抑制酶的活性;
⑤减少食品含氧量。

第6题:

简述低温腐蚀的机理?


正确答案: 燃料中的硫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其中一部分进一步氧化变为三氧化硫,他在低温部位和水蒸气作用下凝聚成H2SO4,使受热面管子发生严重的酸腐蚀。

第7题:

简述空气过滤除菌的机理?


正确答案:依靠气流通过滤层时,基于滤层纤维的层层阻碍,迫使空气在流动过程中出现无数次改变气速大小和方向的绕流运动,从而导致微粒与滤层纤维间产生撞击、拦截、布朗扩散、重力和静电引力等作用,从而把微生物截留、捕集在纤维表面上,实现过滤目的。

第8题:

抗生素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纯化,或经合成或半合成的方法所制得,依其抑菌模式可分为哪几大类?简述其抑菌机理并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1)核酸合成抑制剂
在DNA的合成过程中,细菌必须自行制造叶酸,通过抑制菌体核酸正常代谢而达到杀菌功效的药物。如磺胺类药物、啉酮类药物。
2)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此类药物具有选择性毒性,主要是在于菌体细胞与人类细胞的核糖体组成不同所造成,而核糖体就是蛋白质合成的位点,因此药物制药能选择性地作用在菌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就能有效地抑制菌体合成蛋白质,进而杀死菌体。如氨基糖苷类、四环霉素类、氯霉素等。
3)细胞膜功能抑制剂
细胞膜是一种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所构成的半透膜,具有选择性通透与主动运输两大功能,同时,由于霉菌和细菌的细胞膜构造与动物细胞的结构不同,所以较容易受到多烯类或多粘杆菌素类抗生素的破坏,因而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4)细胞壁合成抑制剂
菌体的细胞壁结构强韧,能抵抗菌体内强大的逆渗透压,因此具有保护和维持菌体正常形态的功能。由于细胞壁是微生物特有且必需的构造,因此只要能有效地抑制细胞壁合成,就能选择性地杀死病原菌。如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等。

第9题:

磺胺类药物抑菌机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磺胺类药物的磺胺,其结构与细菌的一种生长因子,即对氨基苯甲酸(PABA.高度相似。许多致病菌具有二氢蝶酸合成酶,该酶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底物之一,经一系列反应,自行合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是一种辅酶,其功能是负责合成代谢中的一碳基转移,而PABA则为该辅酶的一个组分。一碳基转移是细菌中嘌呤、嘧啶、核苷酸与某些氨基酸生物合成中不可缺少的反应。当环境中存在磺胺时,某些致病菌的二氢蝶酸合成酶在以二氢蝶啶和PABA为底物缩合生成二氢蝶酸的反应中,可错把磺胺当作对氨基苯甲酸为底物之一,合成不具功能的“假”二氢蝶酸,即二氢蝶酸的类似物。二氢蝶酸是二氢蝶啶和PABA为底物最终合成四氢叶酸的中间代谢物,而“假”二氢蝶酸导致最终不能合成四氢叶酸,从而抑制细菌生长,即磺胺药物作为竞争性代谢拮抗物或代谢类似物使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从而对这类致病菌引起的病患具有良好的治疗功效。

第10题:

简述苯甲酸及其盐类抗菌谱、PH、抑菌机理、毒性及使用范围。


正确答案: 1)抗菌谱:广谱抗菌添加剂,但它的有效性依赖于食品的PH值。苯甲酸对酵母菌、部分细菌效果很好、对霉菌的效果差一些,但在允许使用的最大范围内(2g/kg),在PH值4.5以下,对各种菌都有效。
2)PH:防腐最适PH值在2.5~4.0,属酸型防腐剂。苯甲酸钠的防腐作用与苯甲酸相同,只是使用初期是盐的形式。
3)抑菌机理:H+、解离态、未解离苯甲酸分子。未解离的苯甲酸分子亲油性强,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酸化细胞内的碱,并能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对乙酰辅酶A有很强的阻止作用。
4)毒性:1.确定了LD50、MNL;2.代谢机理表明属低毒防腐剂。苯甲酸进入机体后,大部分在9~15小时内与甘氨酸化合成马尿酸而从尿中排出,剩余部分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解毒。
5)使用范围:饮料、糖浆、果汁、果酱、酱油、水产、水果蔬菜制品
使用方式:因难溶于水,应根据食品特点选用热水溶解或乙醇溶解或一定浓度的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
配合使用:可以与对羟基苯甲酸酯、山梨酸及其盐类合用
(1)苯甲酸分子态的抑菌活性较离子态高,故PH小于4时,抑菌活性高。但在酸性溶液中其溶解度降低,故不单靠提高溶液的酸性来提高其抑菌活性。苯甲酸最适抑菌PH为2.5~4.0。
(2)由于苯甲酸对水的溶解度低,故实际多是加适量的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用90℃以上热水溶解,使其转化成苯甲酸钠后才添加到食品中。若必须使用苯甲酸,可先用适量乙醇溶解后再应用。
(3)由于苯甲酸对水的溶解度比苯甲酸钠低,因此在酸性食品中使用苯甲酸钠时,要注意防止由于苯甲酸钠转变成苯甲酸而造成沉淀和降低其使用效果。
(4)1g苯甲酸相当于1.18g苯甲酸钠;1g苯甲酸钠相当于0.847g苯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