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甲、乙两类工人,甲类工人要求的工资率为250元/月,乙类工人

题目

没有甲、乙两类工人,甲类工人要求的工资率为250元/月,乙类工人要求的工资率为200元/月。某厂商为了实现最大利润,必须雇用所有甲、乙两类的工人,并支付每个工人250元/月的工资。由此可知,甲、乙两类工人得到的月经济租金()。

  • A、分别为250元、200元
  • B、均为250元
  • C、均为50元
  • D、分别为50元、0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年10月,C公司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人计件工资:甲产品17600元,乙产品为15200元;甲乙两张产品计时工资共计55200元。产品生产工时:甲产品7200小时,乙产品4800小时; 要求: (1)按生产工时比例将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计时工资在甲、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编制工资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1)计算计时工资分配率 计时工资分配率=55200/(7200+4800)=4.6(元/小时) (2)按生产工时比例将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计时工资在甲、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甲产品应负担的计时工资=7200× 4.6=3312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计时工资=4800× 4.6=22080(元) (3)编制工资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50720 ——乙产品3728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88000

第2题:

某厂有两个车间,1984年甲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120元,乙车间为l30元;1985年,甲车间工人在全厂工人中的比重提高,乙车间的比重下降。在两车间工人平均工资没有变化的情况下,1985年全厂总平均r资比l984年全厂总平均工资( )。

A.增加

B.减少

C.持平

D.不能作结论


正确答案:B
假设1984年甲车间工人占总数比重为a,则乙车间为(1-a),1985年甲车间比重增加b,则其所占比重为(a+b),乙车间所占比重为(1-a-b),其中a、b均为正数。1984年全厂平均工资=120a+130(1-a)。1985年全厂平均工资=120(a+b)+130(1-a-b)。整理可得到1984年全厂平均工资-1985年全厂平均工资=-10b。由于b>0,则差值为负,因此1985年全厂总平均工资比1984年全厂总平均工资会减少。

第3题:

已知甲、乙两组工人月工资(单位为元)资料如下: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甲组工人的平均月工资为( )元。

A.1243.21

B.1381.43

C.1423.52

D.1524.97


正确答案:B
解析:甲组工人的平均月工资为:

第4题:

某厂甲车间有工人180名,乙车间有工人120名,现在从两车间共调出50名工人支援新厂,余下工人因工作量增加,每人每天增加工资20%。因工种不同,现在甲车间工人每人每天工资6元,乙车间工人每人每天工资4.8元,已知工厂每天所发工资总额与以前相同,甲车间现有工人多少名?

A.90
B.100
C.150
D.160

答案:C
解析:
增加工资前,甲车间1名工人一天工资为6÷(1+20%)=5元,乙车间1名工人一天工资为4.8÷(1+20%)=4元,那么工厂每天工资总额为180×5+120×4=1380元,则被调走的50名工人的工资总额为1380-1380÷(1+20%)=230元,甲车间被调走工人(230-50×4)÷(5-4)=30名,甲车间现有工人180-30=150名,应选择C。

第5题:

某企业2008年6月份生产产品发生费用如下:材料费用38 000元,其中甲产品耗用21 000元,乙产品耗用17 000元;生产工人工资6 000元,其中甲产品生产工人工资3 200元,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2 800元;制造费用总额3 600元,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月末甲产品全部完工,乙产品全部未完工。本期完工甲产品的成本为( )元。

A.24 200

B.26 120

C.44 000

D.47 600


正确答案:B
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3 600/(3 200+2 800)×3 200=1 920(元),甲产品的生产成本=21 000+3 200+1 920=26 120(元)。

第6题:

有下列甲、乙两组工人工资数据:甲组工人工资400,450,250,300。乙组工人工资300,475, 350,275。若要比较这两组工人平均工资差异程度大小,应选用的方法是( )。

A.极差

B.标准差

C.离散系数

D.均值


正确答案:B

这两组工人的平均工资相同,所以用标准差即可。离散系数是对平均值不同或度量单位不同的两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比较指标。

第7题:

有下列甲、乙两组工人工资数据:甲组工人工资400,450,250,300。乙组工人工资300,475,350,275。若要比较这两组工人平均工资差异程度大小,应选用的方法是( )。

A.极差

B.标准差

C.离散系数

D.均值


正确答案:B

第8题:

某工厂有两个车间,1999年甲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420元,乙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510元,到2000年两车间水平未变,但甲车间工人比重提高,乙车间工人比重下降。在两个车间工人平均工资水平没有变化的条件下,全厂工人总平均工资2000年比1999年()。

A、提高

B、降低

C、持平

D、不一定


参考答案:B

第9题:

设甲、乙两类工人,甲类工人要求的工资率为250元/月,乙类工人要求的工资率为200元/月。某厂商为了实现最大利润,必须雇佣所有甲、乙两类工人,并支付每个工人250元/月的工资。由此可知,甲、乙两类工人得到的月经济租金()。

A.分别为250元、200元

B.均为250元

C.分别为0元、50元

D.均为50元


参考答案:C

第10题:

某企业某工人加工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工时定额为24分钟;乙产品工时定额为18分钟。该工人的小时工资率为5.2元,该月加工甲产品250件,乙产品200件。按完成产品的定额工时和小时工资率计算其计件工资。


正确答案: 按定额工时和小时工资率计算的计件工资:
完成的甲产品定额工时=24/60×250=100(小时)
完成的乙产品定额工时=18 /60×200=60(小时)
该工人月计件工资=5.2×(100+60)=832(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