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种鹅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题目

简述种鹅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5~30周龄为种鹅的育成期。此期的前期是中雏鹅长骨架的时期,后期长肌肉,同时也是脱换旧羽生长新羽的时期。在日粮配合上应有充足的营养来保证其生长发育的需要,此时雏鹅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消化器官发育完善。因此,育成期中鹅的饲养关键在于利用这一生理特点,充分放牧饲养,获得体重的迅速增加,培育出健壮的后备种鹅。在育成期中,为了适当推迟种母鹅的开产日龄,让青年种鹅充分发育,以提高种蛋品质和公鹅的交配能力,常常采用控料饲养。后备母鹅的控料应在17~18周龄左右开始,在开产前50~60天结束。控料阶段为60~70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种鸭育成期的限制饲养


参考答案:从29日龄至开产的这段时间为种鸭的育成期,育成期是父母代种鸭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这一阶段饲养的特点是对种鸭进行限制性饲养,即有计划地控制饲喂量或限制日粮的蛋白质和能量水平。目前世界各地普遍采用限制喂料量的办法来控制种鸭的体重。喂料量确定的依据是种鸭群的平均体重。将抽样平均体重与标准体重进行比较,确定种鸭的喂料量。如平均体重低于标准体重,每只每天喂料160g;平均体重符合标准体重,每只每天喂料150g;平均体重高于标准体重,每只每天喂料140g。
简述种鸭限饲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1)限制饲养的种鸭,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采食、饮水的位置,每只鸭应提供15~20cm长的饲槽位置,水槽为10~15cm长,要求在喂料时,做到几乎每只鸭都能同时吃到饲料。
(2)从第五周开始,在每周龄开始的第一天早上空腹随机抽测群体10%的个体,求其平均体重,称重时应分别测定公鸭和母鸭的平均体重。用抽样的平均体重与相应周龄的标准体重比较,如在标准体重的适合范围(在标准±2%)内,则该周按标准喂料量饲喂;如超过或低于标准体重2%以上,则该周每天每只喂料量减少或增加5~l0g。限饲期间增加或减少喂料量时,每次只能按100只鸭0.5~1kg的量来增加或减少,只有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超过上述标准。
(3)每群鸭每天的喂料量只能在早上一次性投给。
(4)限制饲养开始时(29日龄)和限饲期间随时应注意整群,将弱鸭、伤残鸭分隔成小群饲养,不限喂料量或少限,直到恢复健壮再放回限饲群内。
(5)把光照控制与体重控制、饲喂量的控制结合起来配套使用,是控制鸭群性成熟和适时开产最有效的办法。
(6)从25周(169日龄)起改为产蛋鸭饲料,并逐步增加喂料量促使鸭群开产,可每周增加日喂料量25g饲料,约用四周的时间过渡到自由采食,不再限量。

第2题:

育成期石鸡采用什么饲养方式最好?


正确答案:育成期石鸡可以采用地面平养、网上平养、笼养等方式。大型集约化鸡场以笼养最佳。普通农户可以采用“室内网上养、室外运动场”的饲养方式。

第3题:

肉用仔鹅的饲养管理方式有()、()。


本题答案:舍饲;放牧

第4题:

简述育成牛的生理特点与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生理特点:
1、瘤胃发育迅速
2、生长发育快
3、生殖机能变化大。
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分群管理
2、加强运动
3、乳房按摩
4、梳刮和调教
5、讲究卫生。

第5题:

简述育成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正确答案:(1)饲养密度(2)饲喂设备(3)通风(4)预防啄癖(5)添喂沙砾(6)卫生和免疫(7)育成母鸡性成熟的控制。

第6题:

试述种鹅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参考答案:
(1)适时调整日粮的营养水平。后备鹅群开产前一个月左右应将日粮的粗蛋白质含量调整到15%~16%,待日产蛋率到30%~40%左右时,将粗蛋白质含量提高到17%~18%左右。
(2)种鹅的光照制度。采用13~14h,每平方米25Lx光强度对产蛋期的种鹅是适宜的。通常母鹅是在秋末冬初开产,日照时间短。因此,在开产前就应注意早晚逐渐补充人工光照。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母鹅一年只有一个产蛋周期。为了提高母鹅的产蛋量,采用控制光照的办法,可使母鹅一个产蛋年有两个产蛋周期。对后备鹅采用可调节的光照制度也能增加产蛋量。后备母鹅从10~27周龄采用6~8h的短光照。28周龄起将光照逐渐增加到14~15h,结果春夏期间产蛋量增加10~15个。
(3)适当的公母配比。群鹅的公母配种比例以1:4~6为合适。一般重型品种配比应低些,小型鹅种可高些;冬季的配比应低些,春季可高些。选留阴茎发育良好,精液品质优良的公鹅配种,性比可提高到1:8~10。放牧鹅群每天早晨出栏后应让其在清洁水域中浮游、嬉水、交配,然后再放牧采食。在放牧地选择近水处,放牧2~3h后应赶于水边让其下水自由交配。舍饲种鹅舍应在临水域的一侧设置水上运动场,供种鹅洗浴和交配之用。
(4)产蛋鹅的管理。母鹅的产蛋时间多在凌晨至上午9时以前。因此,种鹅应在上午产蛋基本结束时才开始出牧。对在窝内待产的母鹅不要强行驱赶出圈放牧,对出牧半途折返的母鹅则任其自便返回圈内产蛋。大群放牧饲养的种鹅群,为防止母鹅随处产蛋,最好在鹅棚附近搭些产蛋棚。一般长3m、宽lm、高1.2m的产蛋棚,每千只种鹅需搭2~3个。棚内可用软草等垫料铺设产蛋窝。这样,可诱使母鹅集中产蛋,并减少破损。舍饲鹅群在圈内靠墙处应设有足够的产蛋箱,按每4~5只母鹅共用一个产蛋箱计算。在每天产蛋时间内应特别注意保持环境的安静,饲养人员不要频繁进出圈舍,视鹅群大小每天集中捡蛋2~3次即可。
产蛋期中的母鹅,腹部饱满下沉,行动迟缓,不要随意驱赶鹅群,放牧人员应随鹅群的前进速度控制放牧,遇有高低不平的道路或陡坡河岸下水处,应减慢速度,以免母鹅受伤。

第7题:

蛋鸡育成期实行限制饲养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限制饲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饲料利用效能,控制适时开产。从第9周 龄开始“限饲”限制饲养的作用: (1)使母鸡的性成熟和体成熟同步,即卵巢输卵管 充分发育,机体活动增强,产蛋量增多。
(2)使种鸡的体重符合品种 标准并保持良好的繁殖体况, 提高种蛋合格率、 受精率和孵化率。
(3)有利于节省饲料,提高育成后的产蛋饲料利用效能,降低生产成本。
(4)有利于降低产蛋期的死亡率。
限制饲养的方法:限时、限量、限质
(1)限时是限定饲喂时间,有每天限时,每周停喂一天或每周停喂两天等不同方式
(2)限量是不限采食时间,但把每天每只鸡的平均饲喂量限制在充分采食量的90%
(3)限质是降底日粮中某种营养水平,人为造成日粮不平衡

第8题:

简述公鹿在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本题答案:(1)在配种期由于激素的作用,性欲旺盛,体力消耗大,以含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为主,提高精液品质,要进行分群,仔细观察配种情况,防止打斗;
(2)在越冬期,公鹿睾丸萎缩,性欲减弱,以饼铂饲料和青贮饲料为主,对鹿舍保暖,并注意通分。

第9题:

蛋用型育成鸡育成过程中,人为地控制鸡采食的一种饲养方法叫()。

  • A、限量饲养
  • B、限质饲养
  • C、限制饲养
  • D、调整饲养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育成牛的饲养和管理?


正确答案: 幼牛满6个月后转入育成牛阶段饲养,以青粗饲料为主,任其自由采食,强调饲喂优质青干草和青贮饲料。
管理技术:
1分群:7-12月龄,13-18月龄,初孕后期各为一群。
2加强运动。
3乳房按摩。
4梳刮和调教。
5做好保胎工作,预防流产和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