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

题目

什么是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说明1/0控制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什么?


答案:促使1/0控制不断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如下:1、尽量减少CPU对1/0控制的干预,把CPU从繁杂的I/0控制中解脱出来,以便更多地去完成数据处理任务。2、缓和CPU的高速性和设备的低速性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以提高CPU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3、提高CPU和I/0设备操作的并行程度,使CPU和I/0设备都处于忙碌状态,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第2题:

科学认识的理性和科学认识的()结合起来,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独特表现,体现了科学发展的内部规律,是人类智力发展和精神进步的标志之一。


正确答案:情感

第3题:

品牌国际化的动因包括( )。

A发展动因

B利润动因

C规模经济动因

D竞争时间动因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什么是科学事实。有何规定和要求,在科学认识中有何作用,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科学事实是人们通过观察和实验而得到的经验性事实
规定:
(1)表述方式是个别性陈述,判断,
(2)科学事实应可重复核实,
(3)科学事实应准确,精确。
作用:
(1)建立全部科学理论有基础。
(2)验证全部理论的标准。
获取方法:观察,实验。
观察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感知研究对象的过程。
实验是人们利用一定仪器,工具,对研究对象加以人为改变以便更精确认识研究对象。
观察的基本原则是:
(1)客观性
(2)全面性
(3)典型性
科学实验能够简化,纯化研究对象,强化研究对象,能加速或延缓研究对象的发展过程。

第5题:

科学认识活动的基本构成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科学认识的主体:它是一些活动的承担者和进行者。是具有一定知识经验,方法技能和价值观念的人
(2)科学认识的客体:科学认识的对象,指进入人的认识范围与科学认识主体发生关系的哪部分自然对象,是否能成为科学认识的客体取决于自然对象是否时入人的认识范围,它不是既定的,也不是自然生成的。
(3)科学认识的中介。指科学认识中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各种条件和因素,最主要的是工具,仪器,和语言符号

第6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是要科学认识()。

  • A、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 B、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 C、社会主义的本质
  • D、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C

第7题:

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生活中的阶级斗争是影响民族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3)在民族发展过程中,一个民族基于历史和现实形成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因。

第8题:

什么是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


参考答案:

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
(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古代天文学和古代力学就是在古代农牧业和建筑、航海等需要的刺激下发展起来的。
一般地说,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它的发展是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那时科学、技术和生产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生产实际的需要刺激技术的进步,再促进科学的发展。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生产—技术—科学,生产和技术的实践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
而从19世纪下半叶以后,这种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科学理论研究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还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顺序。例如,无线电技术就是麦克斯威电磁场理论预言被证实后,才发展起来的。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工业生产和技术的长足发展,已经超出了人们熟悉的范围。一些研究甚至一时还看不出,能否直接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景。科学的任务,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地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拓出新的途径。现代科学产生了空前的先行作用,科学变成了超越一般技术进步的因素。
(2)科学认识发展的内部动因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继承积累关系。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它的内部动力。它表现为:
1)新事实和旧理论的矛盾科学不仅是静态的知识,而且是创造、加工知识的精神活动,科学活动方式是科学实验、理论研究,是人和物组成的动态过程。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发展的两个主要源泉,也是验证科学理论的唯一标准。因此,科学实验—科学理论—科学实验的无限循环,构成了推动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科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归根到底都是理论和实践不断矛盾斗争的结果。我们在研究和学习科学时,既要重视学习现有理论和研究方法,又要有创新精神,鼓励提出新观点和新预见,并到实践中去检验。各种观点、假说、理论之间的矛盾。
2)各种不同观点、假说和理论的矛盾,科学理论中经常充满着各种不同观点、假说和理论的矛盾,即使在同一学科中,由于彼此观点和理论的不同,还会形成不同的学派。新旧理论总是不断地进行验证、修改。


第9题:

科学方法的分类和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分类:
(1)专门化的分类方法,应用范围小,一些特殊的分类方法:
(2)较为普遍的方法。同一领域不同学科可应用的方法:
(3)平常的研究方法:普遍的,在一切学科领域都可应用的方法。
作用:
(1)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
(2)是科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3)科学方法使科学认识规范化和程序化。

第10题: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当个体已有水平与外部环境要求之间出现矛盾,使个体内部产生需要;当个体意识到这种需要并且客观条件允许时,需要转化为动机;在动机驱使下,个体制定目标,采取行动,最终满足需要,同时获得发展。这个过程循环往复,从而推动个体身心从低级向高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