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

题目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

  • A、龚自珍
  • B、洪仁玕
  • C、李鸿章
  • D、严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的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 )。
A.龚自珍 B.洪仁讦
C.李鸿章 D.严复


答案:C
解析:
从题干的内容来看,其含义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原则,与洋务派的主张一致。正确答案为C。

第2题:

冯桂芬的代表作是()。

A《圣武记》

B《四洲志》

C《海国图志》

D《校邠庐抗议》


D

第3题:

冯桂芬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著作是()

A.《仁学》

B.《劝学篇》

C.《校邠庐抗议》

D.《盛世危言》


参考答案:C

对于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的表述的是冯桂芬.他在1861年写成《校邠庐抗议》一书中明确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的主张.他痛感中国“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第4题:

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要“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该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脉相承()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学习西方的技术
  •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D、倡西学、兴民权

正确答案:C

第5题:

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和王韬的()实开近代政论散文的先例。


正确答案:《弢园文录外编》

第6题:

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是()。

A龚自珍

B梁启超

C魏源

D冯桂芬


D

第7题:

《校邠庐抗议》


正确答案: 冯桂芬在1861年写成的《校邠庐抗议》一系列政论中,明确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的主张。他痛感中国“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因此,对西方国家要“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他的洋务指导思想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指导思想,不仅成为兴办洋务的纲领,也成为后来流行一时的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的滥觞。

第8题: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思想指的是

A.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
B.用西方近代的工艺、科技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地位
C.实质是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纳入中国封建主义的轨道里
D.强调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对封建伦理纲常的支配作用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正确分析】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即用西方近代的工艺、科技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地位,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纳入中国封建主义的轨道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干扰分析】“中体西用”强调的是封建伦理纲常对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的支配作用,故D选项错误。

第9题:

冯桂芬倡导散文改革的宣言是()一文。

  • A、《校邠庐抗议》
  • B、《复庄卫生书》
  • C、《定庵集》
  • D、《弢园文录外编》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中国近代史上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本”之说的思想家是()

  • A、李鸿章
  • B、左宗棠
  • C、张之洞
  • D、冯桂芬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