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小瓜虫病的生活史

题目

简述小瓜虫病的生活史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最适繁殖温度20~25°C,4天就可以完成一个生活史,如果变为7°C,则需五周成熟出体(离开宿主)—胞体(分裂)—幼虫母体(发育)—感染感染性幼虫—滋养体—成熟出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小瓜虫病的治疗方式


正确答案: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硫酸铜,食盐

第2题:

简述小瓜虫病(又名白点病)的病原。


正确答案:小瓜虫属的一种多子小瓜虫
它是一种身体较大的纤毛虫,在生活史中明显地分为幼虫期,成虫期,包囊期。幼虫期:幼虫身体如扁的鞋底状,前端尖,后端圆,中部有一些凹陷,最前端有一个锥形的突起成为“钻孔器”,身体后端有一更粗长的尾毛;内部构造:在身体的前半部分,有一个大的伸缩泡,有一个大核,圆形或者卵形,小核球形,位置不固定,全身长着长短一致的纤毛;随着幼虫的发育,身体逐渐变圆,成为成虫体长:33~54微米,体宽19~32微米成虫期:
成虫是球形或者近似球形,长0.3~0.8mm,宽0.35~0.5mm,是大型的原虫,虫体分布短小均匀的纤毛,接近前端的腹面有一个胞口,成6字形。围口纤毛以逆时针的方向,向胞口内部旋入,直达胞咽;体中部有一个大核,呈香肠状或者马蹄状,小核球形。成虫期小核等贴在大核上,一般不容易辨认,细胞质中有很多小的伸缩泡以及大量食物粒。
多子小瓜虫身体柔软可塑,当它钻入鱼的皮肤或者鳃组织的时候,往往随空隙而把身体延长或者变成不规则形,游动时候,幼虫比成虫活泼,成虫在水里一般是横缓慢的转动前进。

第3题:

多子小瓜虫的生活史有几个阶段( )

A.2

B.3

C.4

D.5

E.6


正确答案:B

第4题:

简述小瓜虫病的症状及病变


正确答案:主主要寄生在鱼体和鳃上,几寄生处呈白点状,表皮糜烂,脱落,蛀鳍,瞎眼,病鱼体发黑,消瘦,上皮细胞增生,鳃小片变形,毛细血管充血,渗出或局部缺血,呼吸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大量亲润。

第5题:

水霉、小瓜虫,斜管虫病是()季节流行的鱼病。


正确答案:低温

第6题:

简述小瓜虫病(又名白点病)的生活史。


正确答案: A.营养体时期:幼体钻进鱼的皮肤或者鳃组织后,在上皮组织之间不停地来回转动,吸收寄主地营养而生长,同时刺激寄主组织增生,逐渐把身体包围在病灶里,形成一个白色的囊泡,虫体在囊泡中不断成长为成虫,并进行几次分裂繁殖,囊泡里成长的成虫,受自己内部的或者外部的刺激而冲出囊泡,在水里只有游动相当长的时间后即可静止下来停在池边,草丛或者其他物体上面,然后虫体本身分泌一层胶状膜包围着身体形成胞囊。
B.胞囊期:胞囊圆形或者椭圆形,白色透明,胞囊内虫体胞口消失,大核变为圆形或者卵形,虫体在囊内不断的转动,在胞囊形成2~3小时后,虫体中部出现分裂沟,开始分裂,一般需要9~10次,结果在胞囊内,形成数百个或者近千个纤毛幼虫,胞囊里的虫体在第一次分裂到32个虫体时候,一般都是均等分裂,以后胞囊中形成往往形成2~3团大小不一致的纤毛幼虫,出了胞囊的幼虫,很快侵染鱼体进入体表的上皮层,或者鳃组织间,刺激鱼体周围的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白色的小囊泡,不断生长发育为成虫。

第7题:

病鱼皮肤上布满白色小点的是()病。

  • A、单轮虫
  • B、小瓜虫
  • C、口丝虫
  • D、斜管虫

正确答案:C

第8题:

生活史中不需要通过包囊期,便可大量流行传播的纤毛虫病是()

A、车轮虫

B、锥体虫

C、多子小瓜虫

D、内变形虫


参考答案:A

第9题:

小瓜虫病可用硫酸酮和硫酸亚铁合剂治疗。()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简述肠袋虫病的生活史。


正确答案:鲩肠袋虫地生活史包括营养体和胞囊两个时期,营养体以横二分裂进行繁殖,胞囊属于感染性时期,在胞囊内没有繁殖作用,仅仅作为抵抗不良环境以维持物体的生存,胞囊随着寄主粪便派出后污染了水体或者食物而传播给别的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