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李渔的戏剧理论批评思想。

题目

试述李渔的戏剧理论批评思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在戏剧语言上,李渔主张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尤其要个性化的观点
1)他首先提出语言要通俗易懂的问题,戏剧创作最忌讳堵塞,易造成隐晦,人们认识到了这个缺点,不用深的隐晦的语言,尽量使用巷谈巷议的语言。因为看戏的人很复杂,存在大量没文化的妇女和儿童,就不能写得太深,少用典故,才能赢得广大观众。
2)但浅显要与粗俗分开,语言要性格化,戏剧语言要“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弗使浮泛”。每个人性格、身份不同,语言也不应相同,四季不同,描写它们的语言也不应相同,李渔要求戏剧创作时“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要求作者善于把握剧中人物的主观情感。
3)为了达到语言的晓畅通俗易懂,李渔还主张少用“古事”少“直书成句”少用方言使用宾白和播科打浑。

第2题:

简述李渔戏剧理论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1)在戏剧构造方面,李渔提出的重要原则有:“立主脑”,即突出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并以此体现“作者立言之本意”;“脱窠臼”,即题材内容应摆脱陈套,追求新奇,重视创意;“密针线”,即紧密情节结构,前后照应,使全剧浑然一体;“减头绪”,即删削“旁见侧出之情”,使戏中主线清楚明白。这些论点,都能切合戏剧艺术的特征,且简明实用。
(2)在戏剧语言方面,李渔反对用书面文学的标准来衡量,认为必须首先从适合舞台演出来考虑,所以剧作家应“既以口代优人,复以耳当听着”,使之顺口而动听。具体的要求有“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等,大体是既要明言直说,不故作姿态、炫耀博雅,又要生动有趣,表现出机锋和性灵,并切合剧中人物各自不同的心理和口吻。

第3题:

李渔是清代的戏剧理论家。()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李渔戏剧理论在戏剧语言方面的主张是()。

  • A、“贵显浅”
  • B、“立主脑”
  • C、“重机趣”
  • D、“戒浮泛”
  • E、“忌填塞”

正确答案:A,C,D,E

第5题:

试述孟称舜的戏剧理论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孟称舜的戏剧理论主要是关于雄爽、婉丽的戏曲风格的。对南北曲的比较是明代曲坛一个重要的论题。孟称舜采用“雄爽”和“婉丽”的概念,从创作实际出发,对戏曲的风格划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作为不同的风格,雄爽和婉丽是没有高下之分的,而且不能笼统地以雄爽和婉丽来概括南北的戏曲风格。他将元明杂剧分为婉丽和雄爽两类,将其编辑的《古今名剧合选》,分别命名为《柳枝集》和《酹江集》。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孟称舜据“杨柳岸,晓风残月”命名元明杂剧之婉丽者;借《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末句“一樽还酹江月”命名元明杂剧之雄爽者,正是为了突出二者风格上的不同。
(2)作为两种相对的风格,雄爽和婉丽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而孟称舜对雄爽、婉丽的表述,是从情感表达和语言表现两方面入手的。首先,在情感表达上,他要求两者都必须“尽情”,只不过婉丽之作要“惆怅得尽情”,而雄爽之作要“痛快尽情”。其次,在语言表达上,孟称舜要求婉丽之作,要“语语淹润”、“语语婉隽”,要“怨而不怒”;而雄爽之作要“语语爽健”、“语语雄快”、“语语沉郁顿挫”,要“苍凉慷慨”。

第6题:

试述在戏剧创作上,李渔主张运用“设身处地”的见解
“传实无实,大半虚言”既然是虚构,必须有艺术思维(或想象)的成分,他提出艺术创作要“设身处地”的见解,李渔十分重视艺术想象和虚构的作用。

第7题:

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家()从我国的戏曲创作中总结出的处理戏剧结构的原则也是“一人一事”。

  • A、汤显祖
  • B、关汉卿
  • C、李白
  • D、李渔

正确答案:D

第8题:

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系统化的著名戏剧理论家是()

A.李渔
B.洪昇
C.吴伟业
D.李贽

答案:A
解析:

第9题:

李渔戏剧理论在剧本构思布局方面的主张是()。

  • A、“忌填塞”
  • B、“立主脑”
  • C、“减头绪”
  • D、“贵显浅”
  • E、“密针线”

正确答案:B,C,E

第10题:

李渔的戏剧理论主要见于()。

  • A、《论文偶记》
  • B、《无声戏》
  • C、《闲情偶记》
  • D、《十二楼》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