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毛诗大序》“讽谏”说的内涵及其所论述的文学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题目

简述《毛诗大序》“讽谏”说的内涵及其所论述的文学与现实社会的关系的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毛诗序》论述了怎样的诗歌与时代的关系
“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这说明诗歌反映着各个时代的不同的社会政治情况,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也说明了诗歌反映时代的冶乱,兴衰的变化,基本正确。

第2题:

简述《毛诗大序》对诗歌抒情的认识与规范以及在后代文学史上所产生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正确答案:《毛诗大序》比较明确地指出了诗歌通过抒情来言志的特点,并且提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发乎情‛是正确的,这说明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已进一步深化。但是这种抒情必须受到‚礼仪‛的规范和约束,突出强调文艺必须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这样必然影响到诗歌创作的健康发展,而使之成为经学附庸。《毛诗大序》明显地反映出儒家文艺思想的保守性进一步加强了。在揭露和批评现实黑暗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要求十分委婉地提出统治者允许的批评。 

第3题:

《毛诗大序》重视文艺反映现实生活的特点,认为从中可以看到政治状况和社会风俗人情,并引用了《乐记》中“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这段名言来说明文学和现实政治的关系。()


标准答案:对

第4题:

(《毛诗大序》的)“诗六义”说


正确答案: 《毛诗大序》提到"诗有六义"的说法:"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教材的注释说:"风,指风教臣民百姓,并且可以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赋,用作动词,指铺叙直说。""比,比喻。""兴,起的意思。兼有发端和比喻的双重作用。""雅是正的意思。""颂,周王朝和鲁、宋二国祭祀时用以赞神的歌舞。""题解"只是笼统地说:它(按,指《毛诗大序》)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的概括性与典型性的特征,所谓"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者,是说诗歌创作以具体的个别来表现一般的特点。也就是说,它对风、雅的解释符合现代文艺理论中以个别表现一般的观点。

第5题:

《毛诗序》是如何论述诗歌的社会作用的?


正确答案: (1)《毛诗序》继承了孔子“兴观群怨”的观点,进一步在理论上明确了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两种形式:“上以风化下”和“下以风刺上”。
(2)在这两种形式中,《毛诗序》偏重“上以风化下”的教化作用,并把文艺的教化作用看作是文艺的根本目的。
(3)《毛诗序》同时也认为:下层百姓在穷苦无告时,也可以诗歌“刺上”。但“刺上”是有条件的,要求“主文而谲谏”,即用隐约的言辞劝谏而不直言其过失,注意方式方法,以维护统治者的尊严。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巩固封建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对后代现实主义创作和理论都形成的一定的影响。
(4)《毛诗序》同时认为,诗歌是社会政治的反映,所以从一个时代的诗歌,也可以看出一个时代的政治得失。

第6题:

简述《毛诗大序》的“诗有六义”说的内涵及意义。
《毛诗大序》提到‚诗有六义‛的说法:‚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风,指风教臣民百姓,并且可以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
赋,用作动词,指铺叙直说。
比,比喻。
兴,起的意思。兼有发端和比喻的双重作用。
雅是正的意思。
颂,周王朝和鲁、宋二国祭祀时用以赞神的歌舞。
‛在‚题解‛中只是笼统地说:它(按,指《毛诗大序》)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的概括性与典型性的特征,所谓‚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者,是说诗歌创作以具体的个别来表现一般的特点。也就是说,它对风、雅的解释符合现代文艺理论中以个别表现一般的观点。后来的经学家关于‚诗六义‛有诸多的烦琐的阐释和发挥。

第7题:

《毛诗大序》论述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毛诗大序》论述的主要观点有:
第一,言志说。这是继承先秦《尚书》以及《左传》等著作的观点并做了进一步发展,即强调“情志统一”和“发乎情,止乎礼义”。
第二,讽谏说。这是对孔子“兴观群怨”、荀子《乐论》、《礼记》等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强调诗歌对社会现实政治的干预。
第三,六义说。这是继承《周礼·春官》等说法,对《诗经》的内容和表现手法进行分析和概括。

第8题:

《毛诗大序》还提出了讽谏说,文中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第9题:

毛诗序》是如何论述诗歌的本质(即“情”与“志”的关系)的?


正确答案: (1)《毛诗序》继承了《尚书》、《荀子》、《庄子》等关于“诗言志”的有关观点和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观点,并有所发挥。
(2)《毛诗序》第一次把“情”与“志”联系起来,体现了作者对文学艺术情感特性的重视,为后人对于诗歌的本质特点的认识奠定了重要基础。
(3)《毛诗序》对“情”的肯定是有限度的,它要求以封建的“礼义”道德规范来约束“情”,也就是说,“情”要受到“志”的规范。“情”与“志”相比,情始终是第二位的。《毛诗序》的这一观点明显带有封建时代统治思想的印记。

第10题:

《毛诗大序》的“诗有六义”说的内涵及意义。


正确答案: 《毛诗大序》提到“诗有六义”的说法:“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教材《中国历代文论精选》的注释说:“风,指风教臣民百姓,并且可以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赋,用作动词,指铺叙直说。”“比,比喻。”“兴,起的意思。兼有发端和比喻的双重作用。”“雅是正的意思。”“颂,周王朝和鲁、宋二国祭祀时用以赞神的歌舞。”在“题解”中只是笼统地说:它(按,指《毛诗大序》)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的概括性与典型性的特征,所谓“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者,是说诗歌创作以具体的个别来表现一般的特点。也就是说,它对风、雅的解释符合现代文艺理论中以个别表现一般的观点。后来的经学家关于“诗六义”有诸多的烦琐的阐释和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