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软化症的好发人群是怀孕期和哺乳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好发人群是

题目

骨质软化症的好发人群是怀孕期和哺乳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好发人群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老年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容易患骨质疏松症的人群是长期服用类固醇、过量的甲状腺激素等、糖尿病、甲亢、遗传因素、体形瘦小、妇女过早绝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2题:

继发骨质疏松症是指

A、主要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症

B、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C、原因不明的骨质疏松症

D、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E、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A

第3题:

选择钙制剂、维生素D和一种骨吸收抑制剂的“三联药物”治疗是针对( )。

A.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B.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C.原发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D.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的骨质疏松

E.抗癫病药所致的骨质疏松


正确答案:A

第4题:

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照病因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B: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妇女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C:大量和长期的饮酒、喝咖啡及吸烟可诱发骨质疏松症
D:妇女雌激素分泌减少与诱发骨质疏松症无关
E: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疾病或药物损害骨代谢诱发的

答案:D
解析:

第5题:

低骨量人群是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我国50岁以上人群低骨率接近一半。低骨量人群庞大的主要原因是对骨质疏松症“普遍不了解”,50岁以上人群骨密度检测比例很低。如果提高50岁以上人群的骨密度检测率,该人群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就能有效降低。
以下最能指出上述论证缺陷的是:

A.假设了骨密度检测是骨质疏松症的有效预防手段
B.暗含了大部分骨密度低的人并未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
C.忽视了饮食和锻炼对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影响
D.忽视了低骨量对不同个体的影响因人而异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最能够指出上述论述缺陷”,确定为谬误评价。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如果提高50岁以上人群的骨密度检测率,该人群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就能有效降低。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骨密度检测是骨质疏松症的有效预防手段,补充了论点中骨密度检测率和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说明该论证是建立在此前提之上,可以指出论述缺陷;
B项:该项讨论骨密度低的人群是否有采取有效措施,与题干论点中骨密度检测率无关,不能指出论述缺陷;
C项:该项讨论饮食和锻炼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与题干论点中骨密度检测率无关,不能指出论述缺陷;
D项:该项讨论的是低骨量对不同个体的影响问题,与题干论点中骨密度检测率无关,不能指出论述缺陷。
因此,选择A选项。

第6题:

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明显升高的人群是

A.60岁以上老人

B.绝经期后老年妇女

C.运动少的老人

D.营养不良老人

E.精神紧张人群


正确答案:B

第7题:

乳痈的好发人群是

A.妊娠妇女

B.非妊娠、哺乳期妇女

C.产后3~4周哺乳期妇女

D.产后3~4月哺乳期妇女

E.产后半年哺乳期妇女


正确答案:C

 

第8题:

关于骨质疏松症说法错误的是

A.按照病因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B.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妇女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C.大量和长期饮酒、喝咖啡及吸烟可能诱发骨质疏松症

D.妇女雌激素分泌减少与诱发骨质疏松症无关

E.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疾病或药物损害骨代谢诱发的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骨质疏松症的分类。骨质疏松症可分为3类:(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期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则由于某些疾病或药物所引起,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先天或后天的营养素缺乏、糖尿病、慢性肾衰竭、慢性肝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库欣综合征等引起的骨质疏松。(3)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常见于青少年和成人,多伴有遗传性家族史。故答案选D。

第9题:

Ⅱ型骨质疏松症的好发年龄为( )。

A.30岁以下
B.50~60岁
C.30~40岁
D.65岁以上
E.40~50岁

答案:D
解析:
Ⅱ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

第10题:

关于骨质疏松症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妇女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B:大量和长期饮酒、喝咖啡及吸烟可能诱发骨质疏松症
C:妇女雌激素分泌减少与诱发骨质疏松症无关
D: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疾病或药物损害骨代谢诱发的
E:按照病因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特发性骨质疏松

答案:C
解析:
骨质疏松分为3类:
(1)原发性(绝经期、老年性),
(2)继发性,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3)特发性,多伴有遗传家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