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洛克的实体学说与经验论原则之间的深刻矛盾之处。

题目

试分析洛克的实体学说与经验论原则之间的深刻矛盾之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分析孟子的“仁政”学说。


正确答案: 孟子将孔子的仁学发展成为以“仁政”为代表的一整套社会政治主张。仁政的基础是“制民之产”,仁政的核心是重民。人民是统治者的“三宝”之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强调“得民心斯得天下”这一对统治者来说至关重要的经验教训。孟子的民本主义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
仁政是以善心扩充弘扬的形式来实现的国家组织行为,其基础是性善论。孟子主张人先天性善,要求努力培养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即养“浩然之气”。孟子承袭孔子的天命观又加进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内容。人可以通过“求其故”的途径而知天命,对人的力量充满了信心。在哲学上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著名观点和尽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模式,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心性哲学的源流,影响了宋明以后整个儒家哲学的发展。

第2题:

请从逻辑规律的角度,分析下面这篇短文中所存在的逻辑错误:贯穿在《威尼斯商人》(系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所著)一剧中的主要矛盾是: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的阶级矛盾,夏洛克与仆人西洛朗之间的主仆矛盾,这些都是表面化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剧本中的主要矛盾还表现在思想意识上的矛盾,如善良之心与法律的矛盾,个人自由与传统观念之间的矛盾,等等。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的阶级矛盾是什么阶级之间的矛盾呢?这个问题有很多分歧的意见。我认为夏洛克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因为他爱钱如命。他爱钱如命有很多表现,甚至列宁在《国家与革命》这部名著中都批判过他。有人认为,夏洛克并不代表资产阶级,而是代表封建贵族势力,我看这种意见也不是没有道理的。须知,莎士比亚是大文豪,他总是跑在时代前面的,当对的英国社会正处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这时期文学中批判的对象多数是封建贵族,夏洛克又是莎士比亚批判的对象,所以说,夏洛克是封建贵族的代表这个观点是正确无疑的了。至于说,进出口商人安东尼奥是否是资产阶级的代表?讨论中,有人认为他是资产阶级代表,我看这理由不是很充分的;有人认为他是封建贵族代表,这理由也不充分。这个问题尚需作进一步的探讨。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夏洛克和安东尼奥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内部两种不同势力之间的矛盾。对古典作品的分析,必须要有历史主义的观点与阶级分析的方法。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去分析古典作品中的人物,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用现代的眼光去分析古典作品中的人物。


正确答案: 这篇短文确实有不少地方违背了逻辑规律的要求。
第一段的说法违背了矛盾律的逻辑要求。我们知道,在一个复杂的事物中,如果有许多矛盾同时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个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具有唯一性。它只有一个,因此不能既说‚夏洛克与安东尼亚之间的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又说‚夏洛克与仆人西洛朗之间的主仆矛盾‛是主要矛盾,同时还说另外的两对矛盾也是主要矛盾。如果肯定它们都是主要矛盾,那就与主要矛盾的定义相违背,而使自己自相矛盾了。
第三段的说法,违背了同一律的逻辑要求。因为“夏洛克爱钱如命”与“夏洛克是资产阶级的代表”这是两个不同的命题,文章的作者却把二者混为一谈了。
第四段同第三段联系起来看,显然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他既断定夏洛克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又断定夏洛克是封建贵族的代表。
在第六段中,断定夏洛克与安东尼亚的矛盾是“资产阶级内部两种不同势力之间的矛盾”,这就是说夏洛克与安东尼亚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这样一来,同上面的第四段断定‚夏洛克是封建贵族的代表‛就有矛盾了。
在最后一段中,作者的论述违反了排中律的逻辑要求。作者认为:“用现代的眼光分析古典作品中的人物‛”与‚不用现代的观点去分析古典作品中的人物‛这样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都是不能成立的,这就违反了排中律的逻辑要求。

第3题:

“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 )。

A.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B.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

C.科学与价值之间的矛盾

D.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AC

第4题:

贝克莱认为洛克的经验论会导致无神论,为了避免这一点,他将洛克经验论中的()拿掉了

  • A、观念
  • B、知识
  • C、物
  • D、心灵

正确答案:C

第5题:

詹姆斯说的经验与英国经验论者(如洛克)有何区分?


正确答案: “彻底的经验主义”是詹姆斯哲学最根本的部分。詹姆斯:“我的哲学就是我所说的彻底的经验主义,即一种多元主义,一种偶然主义,表示逐渐获得并始终处于创造过程的秩序。它是有神论的,但其本质并非如此。它反对一切有关绝对的学说。”彻底的经验主义不是传统经验主义的现代版,而恰恰是要针对传统经验主义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经验主义。
传统经验主义的经验概念是建立在将经验等同于感觉或知觉的基础上的。经验之所以原始而可靠,是因为它直接发生在人身上,为人亲身体验。这当然并不错,问题是经验是一个动态多面的过程,可传统经验主义者却是静态单面地看待经验。比如吃一个梨子,我们决不是在经验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经验了这对象本身包括的一切,如梨子的形状、大小、滋味等等丰富的内容。传统经验主义者把人当做一个纯粹的认识主体,去认识或经验一个作为他认识对象的客体。这种认为的主客体关系必然是抽象的、单面的,可在实际生活中,人始终是处在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
詹姆斯正是从人的生存实践出发提出他的经验概念的。对他来说,经验不是可以抽象或切割的行为,而是人基本的生存活动方式。我们不是在一个静态的抽象环境中经验事物,而总是在事物本身的过程中经验事物。
传统经验主义正是认为,我们在经验中得到的“所与”(given)就是事物的基本观念,如声、色、形、味等等。“不论我们甘心与否,而感官的各种对象一定会把它们的特殊观念强印在人心上;……这些观念既然呈现于理解,则理解便不能拒绝接受,而且它们既然印在那里,它亦不能把它们改变了,涂抹了,重新制造新的。这个正如一面镜子不能拒绝、不能改变、不能涂抹它面前的各种物象在它亦内所印的各种形象或观念似的。我们周围的物象既然以各种方式来刺激我们的感官,所以心便不能不接受那些印象,便不能不知觉那些印象所引起的观念。”——洛克这段话充分表明了传统经验主义的立场:“这些观念本事各个既然都是单纯不杂的,因此,它们只含有一种纯一的现象,只能引起心中纯一的认识来,并不能再分为各种不同的观念。”
传统的经验主义看不到经验体现了生活在世界中的人与事物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詹姆斯的经验学说却正是突破了传统经验主义理智主义的认识论立场,从人具体的生存实践出发来理解经验。经验首先不是一个认知过程,而是一个生活过程,是人与世界相遇的方式。
纯粹经验是主客身心的共同基础,是自觉意识或反思意识之前的经验,是当下的生命之流,是超越物质与精神的区分的。
在詹姆斯看来,休谟经验主义将关系归结为习惯和信念是错误的,关系其实内在于原始经验中。用他的话来说,纯粹经验不仅充满名词和形容词,也充满介词和连词。

第6题:

“考古学文化”研究理论与传统“窑口”之间并无矛盾之处。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贝克莱是如何利用洛克的实体学说和两种性质学说而得出了否定物质实体的结论?


正确答案: 贝克莱把洛克关于物体的两种性质转换为主体的两种感觉即触觉与视觉,认为触觉的对象—广延、形相等—是客观存在的,而视觉的对象—光和色—则是主观的观念。他强调,“所触的广袤与形相”与“所见的广袤与形相”是完全不相同的东西,虽然它们常常被心理的联想习惯联系在一起。但贝克莱把事物的可感性质等同于感觉或观念,从而背离了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而走向主观唯心主义。他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思想中提出了否定洛克所说的物质实体,认为洛克的物质实体是不可知的。

第8题:

比较分析霍布斯,洛克,卢梭的主权学说?


参考答案:

霍布斯:认为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主权者的权力不受任何个人、团体的权力限制,也不受法律的限制,主权者不能将其权力的任何部分授予或转让他人。构成主权的各项权力都是统一不可分的,一切权力都必须由主权者掌握,人民不能享有任何权力,反对分权。
洛克:主张法治和分权,强调依法行政,用法律约束和限制行政权力(即王权),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立法权是最高权力,但不是专断的权力。人民有权运用革命的手段建立新的政府,但他并没有得出人民主权的结论,一方面提出人民革命权,一方面又把最高权力交给议会,实际上是议会主权。
卢梭:主权实质上由公意构成,主权权力是绝对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主权是不可转移的,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主权是不能被代表的,人民必须直接行使主权。法律是国家的唯一动力,立法的原则是法的意志的普遍性与法的对象的普遍性,立法者只能是作为主权者的全体人民,法律的目的在于人民全体最大的幸福,即自由和平等,法划分为四种:政执法、民法、刑法和风尚、习俗和舆论。政府只是臣民与主权者之间建立的一个中间体,负责执行法律,政府不是由契约建立的,只是主权的执行者,权力来自人民的委托,只有选举的贵族制最适于运用主权者委托的行政权


第9题:

英格兰人与罗马教会之间的矛盾尤其深刻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试分析项羽性格的矛盾之处?


正确答案:①.胸怀大志而又目光短浅;
②.智勇双全而又谋事不足;
③.残暴凶狠而又过于仁慈;
④.冲动轻信而又多疑好忌;
⑤.坚毅果断而又刚愎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