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莱是如何利用洛克的实体学说和两种性质学说而得出了否定物质实体的结论?

题目

贝克莱是如何利用洛克的实体学说和两种性质学说而得出了否定物质实体的结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贝克莱把洛克关于物体的两种性质转换为主体的两种感觉即触觉与视觉,认为触觉的对象—广延、形相等—是客观存在的,而视觉的对象—光和色—则是主观的观念。他强调,“所触的广袤与形相”与“所见的广袤与形相”是完全不相同的东西,虽然它们常常被心理的联想习惯联系在一起。但贝克莱把事物的可感性质等同于感觉或观念,从而背离了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而走向主观唯心主义。他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思想中提出了否定洛克所说的物质实体,认为洛克的物质实体是不可知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James Martin给出了确定企业实体的方法,以下有关论述正确的是

A.实体是数据的载体

B.实体分析应自下而上进行

C.实体必需是具体的

D.实体集合因时间而变化


正确答案:A
解析:实体是数据的载体,是主题数据库建立的基础。实体分析是自上而下确定企业实体的过程。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一个抽象的事物。一般实体不会因为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除非企业改变经营业务。

第2题:

简述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


正确答案: 唯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斯宾诺莎以实体一元论来消解笛卡尔哲学的二元论,他的实体学说包括实体、属性和样式等三方面的内容。
“实体,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须借助于他物的概念”。从这个定义出发,斯宾诺莎推演出了关于实体的一系列的基本规定:实体是“自因”;实体是无限的;实体是永恒的;实体是不可分的;实体是唯一的。
“属性,我理解为由知性看来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所谓“属性”即实体的本质。按照实体的本性,它的属性是无限的,但是“从知性看来”亦即人的认识限度而论,我们只知道其中两个属性,思想和广延。由于种类不同,“物体不能限制思想,思想也不能限制物体”;然而两者所体现的是同一个实体的本质,因而“观念的次序和联系与事物的次序和联系是相同的”。斯宾诺莎以实体一元论来克服笛卡尔的二元论,但是由于他始终坚持不同性质的东西不能相互影响,因而二元论的难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通常人们将斯宾诺莎的上述观点称为“心物平行论”。
“样式,我理解为实体的分殊,亦即在他物内通过他物而被认知的东西。”宇宙间只有一个实体,万事万物是这个实体的特殊表现形式。所谓样式是实体的属性的“分殊”,也就是具体存在着的个别事物。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要么属于思想属性的样式,要么属于广延属性的样式。样式与样式之间的关系是有限的因果关系。自然之中,无一事物没有原因,因而万事万物都是必然的。

第3题:

日本的经济法学说在二战之前把经济法分为哪两种学说()。

A、肯定说和否定说

B、方法说和机能说

C、大经济法说和学科经济法说

D、后现代法说和社会调节法说


参考答案:A

第4题:

贝克莱反对洛克是因为后者坚持()观念。

  • A、物质
  • B、实体
  • C、精神
  • D、逻辑

正确答案:B

第5题:

微素理论认为()。

  • A、物体的性质是实体
  • B、性质决定物质
  • C、机械微粒决定物体性质
  •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C

第6题:

档案实体管理是(),而档案内容信息的开发利用是()。


正确答案:手段,目的

第7题:

简述洛克关于两种性质的观念的学说。


正确答案: 物体的性质分为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所谓第一性的质就是物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数目、位置、运动和静止。这是物体所固有的根本性质或“原始性质”、基本性质。所谓第二性的质则是物体中的一种“能力”,它可以借物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组织和运动等,在我们心中产生色、声、味等感觉。这种性质依赖于第一性的质的变化,又叫做“附属性质”。
与物体的两种性质相对应,在我们心中也存在着两种性质的观念。第二性的质的观念尽管也是由物体中的运动刺激感官而产生的,然而在物体中却不存在它们的“原型”,所以只是心灵对物体性质的主观反映。洛克关于物体两种性质的观念的学说代表了当时机械论物质观的典型立场,即只承认物体的机械性质,如大小、形状、运动等等,力图用数学和力学的观点解释自然,将物体的本质仅仅理解为量的规定。

第8题:

( 56 ) James Martin 给出了确定企业实体的方法,以下有关论述正确的是

A )实体是数据的载体

B )实体分析应自下而上进行

C )实体必需是具体的

D )实体集合因时间而变化


正确答案:A

第9题:

杂种优势的两种主要假说是显性学说和()学说。


正确答案:超显性

第10题:

李四龙老师对“凡夫”如何提高自我的修养,如何学佛的方法提出了“无得而修”。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