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与邻居乙发生争执,将乙打伤,当时鉴定为轻微伤。市公安局决定对甲

题目

甲与邻居乙发生争执,将乙打伤,当时鉴定为轻微伤。市公安局决定对甲处以行政拘留10天。6个月后,乙以鉴定结论有误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甲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经重新鉴定,乙的伤情构成轻伤。某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甲拘役一个月。关于甲刑罚的执行,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甲被行政拘留的期间,应当折抵刑期
  • B、行政拘留的决定是公安机关作出的,而拘役的判决是人民法院作出的,故甲被行政拘留的时间不能折抵刑期
  • C、行政拘留是行政处罚措施,拘役是刑罚,二者性质不同,不能相互折抵
  • D、甲的行政拘留时间,能否折抵刑期,应由人民法院酌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96~98 题:

甲在公共汽车上因抢座位与乙发生争执,被乙打伤,甲告到大梁区公安局。

第 96 题 本案中,大梁区公安局在接待甲时,正确的做法有:( )。

A.要求甲必须写出详细的报案材料

B.告知甲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

C.告知甲到法院去起诉乙

D.应当保障甲的安全


正确答案:BD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5条第1款的规定,报案人不需要写出详细的报案材料,而且可以口头报案。故本题A项不正确。《刑事诉讼法》第85条第2款规定:“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故本题B项正确。根据第84条第3款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故本题C项不正确。根据第85条第3款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故本题D项正确。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BD。

第2题:

共用题干
甲在公共汽车上因抢座位与乙发生争执,被乙打伤,甲告到区公安局。请回答下列问题:

本案中,如果区公安局决定不立案,应当:()
A:在10日内通知甲
B:在7日内通知甲
C:在15日内通知甲
D:在30日内通知甲

答案:B
解析:
【考点】公安机关对报案的处理。详解: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09条规定,报案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不需要写出详细的报案材料,故A项错误。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故B项正确。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故D项正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C项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B、D项。


【考点】公安机关对不立案的通知。详解:《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75条第2款规定: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7日内送达控告人。因此,B项正确。


【考点】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详解:根据《六机关规定》的规定,公安机关在收到人民检察院《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后7日内应当将说明情况书面答复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发出《通知立案书》时,应当将有关证明应该立案的材料同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收到《通知立案书》后,应当在15日内决定立案,并将立案决定书送达人民检察院。因此,本题应全选。

第3题:

甲将乙打伤,公安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甲处以1000元的罚款。对此,有权提出行政复议的是:()

A.甲

B.乙

C.甲和乙

D.由公安局决定


正确答案:C

第4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甲市乙县的张某因在乙、丙两县招摇撞骗,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乙县公安局给予拘留7天的处罚,张某不服向甲市公安局申请复议,甲市公安局将处罚结果变更为罚款300元。张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若法院认为甲市公安局变更处罚结果错误,判决撤销复议决定,则()。

  • A、法院应对原行政处罚直接进行审查
  • B、甲市公安局不能再就本案作出复议决定
  • C、法院应责令甲市公安局重新作出复议决定
  • D、甲市公安局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处罚结果变更基本相同的复议决定

正确答案:C,D

第5题:

某日,甲、乙发生纠纷,甲用铁管将乙打伤,乙到派出所报案,要求严惩甲。派出所传唤甲,甲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调查,乙的伤情鉴定短时间内无法作出。下列对该案件说法正确的是:

A.可先按照行政案件程序办理
B.对甲打人使用的铁管予以追缴
C.经县公安局领导批准后对甲强制传唤
D.如乙鉴定为轻伤,应撤销行政案件后再立案侦查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察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五条规定,“对发现或者受理的案件暂时无法确定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可以按照行政案件的程序办理。在办理过程中,认为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办理。”故A项说法正确。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对下列物品,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依法扣押或者扣留:(一)与治安案件、违反出境入境管理的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适用扣留的车辆、机动车驾驶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法规规定适用扣押或者扣留的物品。”甲打人使用的铁管属于与案件有关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应依法扣押或者扣留,而不是追缴,故B项说法错误。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七条规定,“……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违反治安管理、出境入境管理的嫌疑人以及法律规定可以强制传唤的其他违法嫌疑人,经公安派出所、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传唤。……”经派出所批准可以对甲强制传唤,而不是县公安局领导批准,故C项说法错误。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根据行政案件的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下列处理决定:……(五)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转为刑事案件办理或者移送有权处理的主管机关、部门办理,无需撤销行政案件。公安机关已经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应当附卷;……”如乙鉴定为轻伤,无需撤销行政案件,转为刑事案件办理即可。故D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A项。

第6题:

下列选项属于刑法中的犯罪行为的有( )。

A.甲被持枪的歹徒威胁,歹徒要求甲打伤乙,否则歹徒就把甲打死,甲别无选择将乙打伤

B.甲女对欲实施强奸行为的乙男实行防卫,将乙男打死

C.甲性格孤僻怪异,常常设想各种杀人的手段,并记录在日记中

D.甲诱使自家养的恶犬将邻居咬成重伤


正确答案:D
[答案] D
[评析] 犯罪行为是指在人的意志或者意识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犯罪行为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在客观上是人的具体行为,排除“思想犯”;(2)在主观上是在行为人的意识或者意志支配之下;(3)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A选项中甲的行为不是在其意志支配之下的,因而不是犯罪行为。B选项中甲女属正当防卫,正当防卫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甲女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C项中甲属“思想犯”,其行为不是犯罪行为。只有D项符合犯罪行为的特征,D为正确选项。

第7题:

共用题干
甲在公共汽车上因抢座位与乙发生争执,被乙打伤,甲告到区公安局。请回答下列问题:

本案中,区公安局在接待甲时,正确的做法有:()
A:要求甲必须写出详细的报案材料
B:告知甲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
C:告知甲到法院去起诉乙
D:应当保障甲的安全

答案:B,D
解析:
【考点】公安机关对报案的处理。详解: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09条规定,报案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不需要写出详细的报案材料,故A项错误。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故B项正确。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故D项正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C项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B、D项。


【考点】公安机关对不立案的通知。详解:《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75条第2款规定: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7日内送达控告人。因此,B项正确。


【考点】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详解:根据《六机关规定》的规定,公安机关在收到人民检察院《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后7日内应当将说明情况书面答复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发出《通知立案书》时,应当将有关证明应该立案的材料同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收到《通知立案书》后,应当在15日内决定立案,并将立案决定书送达人民检察院。因此,本题应全选。

第8题:

下列情形中,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有( )。

A.某县公安局认定王某殴打孙某致轻微伤,决定对王某处以拘留15天的行政处罚。王某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经过审查,认定孙某辨认错误,不是王某而是刘某殴打了孙某,撤销了县公安局的处罚决定,刘某欲起诉

B.甲、乙为邻居,甲向当地规划部门申请建房,获得许可,但乙认为甲建房之后将影响其房屋的采光权,乙欲起诉

C.甲把乙打伤,乙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县公安机关作出对甲拘留7天的处罚决定,甲认为处罚过重,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经过复议,撤销了县公安局的处罚决定,乙欲起诉

D.张的自行车被盗,怀疑是李所为,遂举报,某县公安局对李作出治安拘留15天的处罚决定,后来发现错误,决定撤销该处罚决定,张不服,欲起诉


正确答案:ABCD
ACD三项均属于对行政处罚行为不服,法院应当受理诉讼。B项中公民对影响其相邻权的行政行为不服,属于行政诉讼范围。

第9题:

甲市乙县公安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对丙行政罚款3000元,丙可以向()申请行政复议。

  • A、乙县所在地的乙县人民政府
  • B、乙县公安局
  • C、甲市公安局
  • D、甲市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A,C

第10题:

甲乙二人因口角引发打斗,甲将乙打成轻微伤,公安局对甲作出拘留15天的处罚决定。甲不服,经复议后向法院提起诉讼,乙作为第三人参加了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有权对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 B、乙属于必要共同诉讼人
  • C、公安局有权提起反诉
  • D、法院有权判决被告公安局对乙予以处罚
  • E、法院有权变更公安局对甲的处罚

正确答案:A,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