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革命文学倡导发生在()

题目

初期革命文学倡导发生在()

  • A、1921年
  • B、1925年
  • C、1927年~1928年
  • D、1923年~1924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创造社、太阳社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观点及其错误


正确答案: 主要观点:1、文学是有阶级性的2、文学是宣传的武器3、无产阶级文学的作者,不必一定要出自无产阶级,要获得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错误:1、对当时中国社会缺乏准确的分析,因而对中国革命的性质、革命的主要任务、革命的对象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点2、夸大文学的作用3、对“五四”以来的文学进行批判

第2题:

简评初期革命文学倡导的主要主张及其意义与偏颇。


正确答案: 初期革命文学倡导,指的是1923年—1924年间一些早期共产党人邓中夏、恽代英、沈泽民、萧楚女等著文倡导革命文,学。他们的主张有:
①提倡革命的文学。要求文学反映伟大的时代,表现民众反抗精神,描写社会实际生活,有助于民族独立与民主革命运动,提出了以文学为革命的“工具”的主张,批评新文学创作中某些感伤颓废、无病呻吟的消极现象。
②为创作革命文学,强调作家要有革命的实际生活和革命的思想感情,要求革命文学家要从事革命实际活动,到劳动群众中去。他们的主张,其意义在于有助于新文学与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及劳动群众的联系。
他们的主张也有偏颇:
①对非革命“工具”的文学简单否定,尤其是共产党人作家蒋光慈对叶绍钧、冰心、俞平伯的作品以“市侩”的评价粗暴否定。
②对文学的艺术特征重视不够。1924年,蒋光慈、沈泽民等还组织革命文学团体春雷社鼓吹革命文学。1925年“五卅”运动前后至1927年北伐战争期间,茅盾、郭沫若、郁达夫、鲁迅等重要作家都发表了探讨革命文学的重要文章。

第3题:

初期革命文学倡导发生在()

A.1921年
B.1925年
C.1927年~1928年
D.1923年~1924年

答案:D
解析:

第4题:

初期革命文学倡导发生在()。


正确答案:1923年~1924年

第5题:

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最初社团是()、()和()。


正确答案:创造社;太阳社;语丝社

第6题:

简述“左联”对初期革命文学创作中错误倾向的纠正。


正确答案: “左联”成立初期,由于“左联”思潮的影响,轻视创作,甚至批评创作为“作品万能观念”、“作品主义”;同时,革命文学初期的图解左倾盲目动的政策,缺乏生活气息、艺术粗糙等偏向还没有清算,所以成功作品很少。1931年11月“左联”执委会通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其中由鲁迅、茅盾、丁玲等起草的“创作问题——题材,方法,及形式”一节提出创作问题在革命文学进入新时期占据了重要地位,而且必须正确理解,批评了忽视作品的错误倾向;在题材方面,指出需注意现实社会生活中广大的题材,并作了分类举例,以纠正初期革命文学对题材的狭隘理解;对创作倾向,提出要和“观念论,机械论,主观论,浪漫主义,粉饰主义,假的客观主义,标语口号主义的方法及文学批评斗争”。1932年,“左联”重版阳翰笙的《地泉》,对《地泉》及初期革命文学创作中的错误倾向进行批判,因此产生了积极的结果。“左联”中后期,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产生了不少优秀之作,构成新文学第二个十年繁荣局面的重要方面。

第7题:

简析革命文学倡导和论争的背景。


正确答案: ①从政治角度看,此期革命文学倡导势在必然。大革命失败,国内阶级关系发生剧烈变化,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无产阶级需要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学,以配合革命斗争;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浓厚的政治文化心理,是产生革命文学的合适土壤。
②从文学本身来看,由文学革命发展成为革命文学,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规律。从“国民文学”到“平民文学”再到“民众文学”最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其内涵是一脉相承的。
③从作家队伍来看,此期革命文学倡导和建设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大革命失败后,革命作家纷纷从广州、武汉、欧洲、日本、香港等5个方向云集上海,其力量的聚集和建设革命文学的愿望都是空前的。
④从国际形势来看,此期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是对国际文学思潮的回应。以苏联为核心,以日本和欧洲为两翼,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对中国呈包围态势。

第8题:

最早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是()和()。


正确答案:创造社;太阳社

第9题:

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社团主要是()


正确答案:太阳社和后期创造社

第10题: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者们曾错误地将斗争矛头指向()、()等作家,从而引起长达()的关于革命文学的争论。


正确答案:鲁迅;茅盾;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