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聚众斗殴致人死亡案件中,有甲、乙、丙、丁4名犯罪嫌疑人,他

题目

在一起聚众斗殴致人死亡案件中,有甲、乙、丙、丁4名犯罪嫌疑人,他们对于犯罪事实都供认不讳,都是主犯,但对于年龄都提出了异议,按照户籍证明四人都年满18周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父母提出甲作案时为17周岁,提出的出生证明文件也被查证属实,且有邻居等证言证实,可以认定甲作案时未满18周岁
  • B、乙的父母提出乙作案时为17周岁,没有出生证明文件提供,但有人口普查登记、邻居等证言证实乙为17周岁,可以认定乙作案时未满18周岁
  • C、丙的父母提出丙作案时为17周岁,提供了学籍卡、防疫证明等书证证明丙为17周岁,且有邻居等证言印证,可以认定丙作案时未满18周岁
  • D、丁的父母提出丁作案时为17周岁,但经查,没有相关书证印证,只有邻居、接生婆等证言证明丁作案时为17周岁,骨龄鉴定为作案时未满18周岁,因骨龄鉴定仅作为参考,可以根据户籍证明认定丁作案时为18周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

A.15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

B.15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

C.15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8000克

D.15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


正确答案:ABCD
【考点】限制刑事责任年龄构成犯罪的八类犯罪行为
【解析】根据《刑法》第292条,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以故意杀人论处;根据《刑法》第238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非法拘禁他人暴力致人伤残的以故意伤害论处。因此根据《刑法》第17条的规定,甲乙丙丁都应承担刑事责任。

第2题:

2001年钱百万死亡,对所遗财产无遗嘱。钱有二子一女,长子(1999年死亡)生一子甲(2900年死亡),甲遗有一子乙;次子(1998年死亡),遗一女丙;女儿(1996年死亡)收养一子丁。现乙、丙、丁为继承发生争执。丙认为乙是曾孙子(第四代),无权继承;乙、丙认为丁是收养的,无仅继承。问:依法谁有权继承?( )

A.乙、丙、丁都有继承权

B.乙、丙能继承,丁不能

C.丙能继承,乙、丁不能

D.丙、丁能继承,乙不能


正确答案:A
「考点」继承权
「解析」继承权男女平等;子女包括养子女,丁有继承权。根据《继承法》第11条的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丙有继承权。
同时,按照《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的意见》第25条的规定,代位继承权没有辈数限制,故乙有继承权。A正确,BCD错误。

第3题:

甲参与聚众斗殴中将乙打死,甲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下列行为中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有:( )

A.15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
B.15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重伤
C.15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8000克
D.15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刑事责任年龄。参考《刑法》第17条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八种罪应当负刑事责任,CD项属于八种罪中的贩卖毒品和强奸。同时,这八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只要故意实施了杀人、伤害行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后果的,都应负刑事责任。因此AB项应负刑事责任。

第5题:

1991年李某死亡,对所遗财产无遗嘱。李有二子一女,长子1949年死亡,生一子甲,甲1980年死亡,遗一女乙,次子1978年死亡,遗一女丙,女儿1976年死亡,收养一子丁,现乙、丙、丁为继承发生争执()。

A.乙、丙、丁都有继承权

B.乙丙能继承,丁不能

C.丙能继承,乙、丁不能

D.只有丁有继承权


参考答案:A

第6题:

甲雇凶手乙杀丙,言明不要造成其他后果。乙几次杀丙均未成功,后来采取爆炸方法,对丙的住宅(周边没有其他人与物)进行爆炸,结果将丙的妻子丁炸死。但丙安然无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甲与乙构成共同犯罪

B.甲成立散意杀人罪(未遂)

C.乙对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对丁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D.乙对丙成立爆炸罪,对丁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BCD

第7题:

甲欲杀乙而向乙开枪射击,子弹从乙的衣袖穿过,恰巧击中了与乙同行的丙,致丙重伤。丙在医疗过程中由于伤口感染而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

A.故意杀人罪(未遂)

B.故意伤害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过失致人重伤罪


正确答案:AC
解析:甲对乙开枪射击未射中,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甲的射击行为造成丙死亡,又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甲的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两个异种罪名,构成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处断。

第8题:

对下列哪些情形中行为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包括( )。

A.15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

B.15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

C.15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8000克

D.15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某地发生一起凶杀案。经分析凶手有两个人。侦察员拘留了甲、乙、丙、丁、戊五个犯罪嫌疑人,并掌握如下情况: (1)如果乙不是凶手,那么甲也不是凶手; (2)乙只有和丙在一起,才会参与作案; (3)如果丁是凶手,戊一定是帮凶; (4)甲和丁中至少有一个人是凶手; (5)丙没有参与这起凶杀案。 问:谁是杀人凶手? A.甲和乙是凶手 B.丙和丁是凶手 C.乙和戊是凶手 D.丁和戊是凶手


正确答案:D
由(5)可知丙不是凶手;再由(2)得,乙不是凶手;由(1)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可得甲—也不是凶手;再由(4)可得,丁是凶手;进而由(3)得,戊也是凶手。正确答案选D。

第10题:

甲、乙共谋夜晚抢劫丙,二人商定甲堵住胡同口,乙守候在胡同里。丁进入胡同,甲不便将这一情况通知乙,乙因胡同黑暗没看清来人是丁,以为是丙即下手抢劫,在丁反抗时,乙暴力致丁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是抢劫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B:甲不是抢劫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C:乙属于对象认识错误
D:乙属于具体事实认识错误

答案:B
解析:
【考点】共同正犯责任、共同犯罪中的认识错误。详解:AB选项是对向型选择题。本案中,乙抢劫致人死亡,结果加重。甲也要负责。共同正犯中同一犯罪构成内认识错误,出现犯罪结果,都应认为犯罪既遂。重要提示:结果加重在共同犯罪的责任问题是有特殊性的,考虑到结果加重犯的加重结果和基本犯罪行为存在密切联系。在共同犯罪场所,只要共犯人对基本犯罪成立共犯,对任意共犯人造成加重的结果,都要承担共犯的责任,不能认为是过限行为。如果是抢劫过程中,又强奸妇女,则另共犯人不承担强奸罪责。

更多相关问题